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学会这5招,轻松与抑郁症亲朋好友相处
TUhjnbcbe - 2022/12/9 23:14:00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这个TED演讲的演讲者比尔博耐特(BillBernata)是一名喜剧演员。比尔给观众带来欢乐,但他其实罹患抑郁症(更确切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不过,发表演讲时,比尔已经走在了康复的道路上。

有过患病的亲身经历,比尔自然对抑郁症(视频中指的是广义上的情感障碍,包括双相情感障碍等,下文同)患者的心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尔指出,很多人与抑郁症患者之间隔着一堵墙,不懂得正确与他们打交道,又或者表现得过度关心和敏感,反而让抑郁症患者更难受。

喜剧演员比尔博耐特(BillBernata)的演讲视频《TED视频:如何与抑郁朋友相处》,大家可在腾讯视频上搜索。

那我们到底如何跟抑郁症患者更好地相处?比尔提出了一些建议。从精神心理临床角度来看,这些建议有一定的借鉴性,但也有不完善之处,接下来分享我的个人意见,主要是以下五点:

第一,比尔称,不要用“过去了就好了”这类的话来安慰抑郁症患者,我非常赞同。

我常说,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这些“正确的废话”,诸如“想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别放在心上了”等等。这一类的话根本起不到安慰、劝导的作用。

如果是对方健康群体,你用这些话去安慰再合理不过,也能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但对抑郁症患者,不但无用,还很可能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举个例子。有些抑郁症患者曾在学校遭受过同学的欺凌、老师的误解,对他们形成了创伤,一直是心里的结。当他们对父母抱怨这些遭遇时,很多父母都会安慰孩子,“都已经过去了,想开点,他们现在又伤害不了你”。

然而,孩子往往会想:“我当初被欺负、误解,我那么痛苦!直至今日,我仍没办法走出来,你们现在却让我想开点。我也想啊,但我就是做不到啊!”

甚至,他们还可能从负面角度去解读:你是在指责我想不开,指责我钻牛角尖吗?指责我不够宽容吗?

他们的内心可能会因为不被理解而更加愤怒。

我们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临床实践,尤其是在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技术(TPTIH)治疗中得知:

绝大部分抑郁症的心理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情绪平和时,他们可能比较理性。但一旦出现负性情绪,陷入抑郁状态,他们会对以往给自己造成创伤的人和事耿耿于怀,然后与负性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他们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偏执型人格改变,敏感、多疑,容易把别人的好意当坏意。

所以,如果不了解患者的病因及心理活动,人们可能好心办坏事,安慰变成了刺激,甚至造成二次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比尔说“告诉抑郁症患者‘过去就好了’,就等同于与癌症患者说这句话一样无济于事”。这句话的后半段并不全对。

把抑郁症比喻成癌症是不恰当的。这透露出将抑郁症看作器质性疾病的意味,如基因缺陷、大脑异常等等。

而我们早就写过不少文章分析过,绝大部分抑郁症的根源来自于社会心理因素,其器质性变化是社会心理根源导致的中间环节。而所谓的遗传因素,虽未能排除,但目前仍没有确切答案。

现时,更多科学家认为,抑郁症是通过表观遗传学起作用的,也就是说,后天的药物、心理干预、生活环境等因素可改变遗传特质。

而且,从严重性看,用癌症来形容抑郁症也不妥。虽然现在部分癌症有很高的治愈率,但大众对癌症仍然充满恐惧,谈“癌”色变,条件反射地认为这是不治之症。但抑郁症的预后并没有那么悲观。将抑郁症等同于“癌症”是一种严重的误导,可加重抑郁症患者及家庭的心理压力,甚至令病情恶化。

而且,话说回来,现在的医学科学技术远比癌症刚出现时发达得多,很多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得非常好。大众对癌症的认知也需要更新了。

此外,网上还流传着关于抑郁症的另一种比喻:抑郁症是“心灵上的感冒”。

这个比喻也不恰当。一般的病*性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予以临床干预,一、两周就自行痊愈了,一般也不会带来重大的伤害。

但抑郁症的危害远远超过了感冒。这种比喻可令人们对抑郁症过于轻视,掉以轻心;也体现了大众对抑郁症仍缺乏客观认识的现状。

我认为,抑郁症更适合比喻为“心灵上的胃溃疡”。

胃溃疡看似很平常,但如果治疗不及时,胃溃疡可发展为胃穿孔、胃癌,危及生命。但胃溃疡的本质又并不那么可怕。其有确切的病因,只要病患足够重视,及时接受专业的、正确的治疗,它是可以被治愈。

而且,大多有过胃溃疡的患者深知其痛苦,康复后非常注意饮食健康,这倒成了一桩好事。

胃溃疡的这些特质与抑郁症很相似。抑郁症看起来似乎只是情绪不好,想不开,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不重视,不采取正确和积极的干预,病情往往会恶化,导致悲剧的发生。

但如果抑郁症患者接受了专业的治疗,尤其是精准化地修复了叠加性心理创伤,那么不但可以高效康复,还可能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将患病经历转化为人生的财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比尔强调,不要试图拼命地安慰抑郁症患者。这一点值得大家借鉴。

生活中有很多热心人,想帮助抑郁症患者。但往往他们也不是专业人士,只能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来理解抑郁症。可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五花八门的机构和方法都声称对抑郁症有效。

且不说这些方法到底科不科学,但每个抑郁症患者的情况都不同,即使是科学的方法也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的。

但这些热心人通常不具备鉴别能力,光凭着一股热情,经常将这些方法推荐给抑郁症患者,甚至不由分说地带上患者去那个机构。

但剃头挑子一头热,热心人是出于好意,但抑郁症患者未必乐意接受。这不但会给患者增加心理压力,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内心抗拒,慢慢疏远。

因此,如果真的想要帮助抑郁症患者,必须对抑郁症有一个全面、理性、科学地认识,并清楚他们患病背后的心理因素。

既然,绝大部分抑郁症的病因是叠加性心理创伤,那么在患者愿意倾诉的时候,我们就要认真地倾听患者过去有过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再根据具体情况寻找适合的方法。

还有,最近这几年不少城市兴起“跑步疗法”,不少“跑步团”通过各种途径号召抑郁症患者加入。

跑步的确能促使大脑产生内啡肽、大麻酚,产生愉悦感,缓解抑郁情绪。但更重要的是,跑步治疗抑郁症一定是以团体为单位的,而非个人。而且,只有在这个团体中,大家毫无歧视,互相理解和鼓励,令患者有归属感,有被信任感,跑步才有可能起到明显缓解抑郁的效果。

而患者独自跑步,即使在康复期,也未必能缓解情绪,甚至难以坚持。

而且,不能指望只通过跑步就把抑郁症治愈了。跑步期间服用的药物、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家庭环境的改变,也发挥着作用。看上去似乎有人只通过跑步就康复了,但事实上往往没那么简单。

再说了,但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起床已是一件难事,若还强迫他去跑步,不亚于把他架到火上烤。这可以直接加重病情。

所以,对于跑步疗法,大家一定要理性对待,不要盲目推荐。

第四,比尔提到,要用正常的口吻与抑郁症患者讲话。这并不完全对。

其实,抑郁症患者曾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敏感、多疑,很多患者已有偏执型人格改变。所以与他们对话应该有所意识,注意不要激活了他们的创伤。

我们曾接诊过的患者俊泓,从小,他的母亲经常否定他,“你不行的”、“你就是这么笨”。他因此出现了幻听。明显,这两句话对俊泓来说是一个刺激点,哪怕只是无心调侃,也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与抑郁症患者相处不能只用正常的口吻,更不建议与他们开玩笑,因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可以对他们造成伤害。但确实也没必要用低沉、悲伤的语气与他们交流。

应该尽量用友善的、带有肯定和信任的言语跟他们交流。

第五,比尔指出要让抑郁症患者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甚至可以让他们帮个小忙。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更需要成就感来填补内心的自卑。所以,让抑郁症患者适当帮一些小忙,其实相当于行为治疗中的行为激活。

但一定要注意,发出邀请时一定要给抑郁症患者选择的余地,必须是患者愿意的。不要一上来就带着不容置疑、不容推脱的语气。否则反而导致患者的抵触情绪。

当他们同意帮忙以后,一定要及时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具体的肯定,这样能够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感,形成良性循环。

抑郁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有罹患抑郁症的亲朋好友。希望今天分享的TED视频和我的意见能让大家更懂得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如果想了解更多抑郁症相关的专业知识,可留意我们近期正在不断更新的系列文章,掌握正确的方法去预防、应对、战胜抑郁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会这5招,轻松与抑郁症亲朋好友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