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精神疾病患者长期承受各种压力和歧视,所以劳动就业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病人和家属的难题之一。不能否认的一点就是,精神障碍患者,比身体残障患者更难找到一份工作。
家属「过分照顾」不想让病人和外界过多交往,
一些病人因为自身的疾病而被公司「优化下岗」,
病人自己因为「病耻感」而害怕异样眼光,
……
与精神疾病共处20年的王明辉,最高同时接3份工作,定期捐款助人
精神疾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工作?
找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对许多患有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康复的表现。因为康复,不仅仅意味着消除疾病的症状和防止复发,更重要的长远目标,是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正常参与社会活动(包括生活、工作、学习等)。
事实上,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经过一系列的就业咨询、职业技能的测定与培训,也会慢慢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促进疾病的恢复。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病患家庭,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还能帮助缓解家庭经济负担。
但能否正常工作,不同精神疾病和不同患病程度的患者,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如果还处在疾病的急性发展期,病情控制不佳,不建议工作。
如果病人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而且治疗进入维持期后,经过医生的确认,病情稳定,并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可通过求职培训、技能评估和庇护性就业,逐步恢复劳动能力,重返职场。
就业前,需要进行工作能力训练吗?
精神疾病患者就业的最大困难,还来自社会形成的普遍认识,认为他们普遍没有工作能力。
相较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病情程度较轻的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这一方面,遇见的社会阻力更大。
患者在住院期间,就可以开展职业康复训练。需要进行工作相关的基本技能训练,如保持个人卫生与仪容整洁并与工作环境协调、准时上班、能听从具体指令、遵守规则和纪律、能有主动与同事交谈的能力等。如果是特殊职业训练,还需要根据患者过去的工作性质等,制定可行的职业技能训练或学习计划。
精神疾病患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很多环境稳定、简单、灵活、压力小的工作,都非常适合康复的精神疾病患者。当然,也不仅限于这些工种。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决定做什么工作之前,病人及家属需要考虑这几点:
●擅长做什么
●喜欢做什么
●病情限制
虽然不可能都满足,但尽可能找到三者的交集,或许能帮病人找到最适合的工作。
首先,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更容易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就需要病人要学会探索自己的内在需求,可以考虑自己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对哪些事情感兴趣、之前有何种从业经历、有什么技能和优势、职业目标是什么等。
最好能和家人一起制定规划,从而帮助病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家属需要给患者支持和鼓励,因为家属是患者接触最紧密的人,家属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择业心态。对于患者来说,只要是自己喜欢或参加过技能培训的项目,如制作手工、栽培、绘画、写作、烘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病情限制这个因素也要考虑好。找工作时要合理评估自身能力和岗位需求,根据自己的条件量力而行,但求先有,再找更好。
尽可能避免需要高强度的脑力活动以及环境嘈杂、噪音大的工作,不要在一开始就面对比较大的工作压力。
如果病人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可以考虑简单、节奏慢、工作环境单一、强度低的工作,例如面包店员工、检票员、图书馆管理员、美容师等。
如果需要规律作息,就找不需要倒班、可以按时睡觉休息的工作,比如办公室的文员等。
如果需要轻松灵活的办公时间,就可以尝试自媒体、餐馆小时工、手工工作者等。
台北一家雇佣精神障碍患者的咖啡店
在工作中,很多精神障碍患者找到了自我的价值
求职前做好哪些准备?
有条件的,可以先进入精神残障康复训练中心,开展作业训练和过渡性就业。
其次,建议做好万全准备。可以和家人一起模拟面试场景,练习怎么回答问题更加恰当,提前演练求职时可能发生的状况,预先想好应对之策,做好充足准备,帮助在实际面试中以平常心应对各种情况。
另外,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让自己情绪不佳或有压力的情况,要注意采用恰当方式及时疏解,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写在最后
精神病患有回归社会、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权利。也希望每个精神病患都能在与社会的碰撞及和解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如您还有“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