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坏坏小懒猫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为什么很多人把特殊儿童理解为残疾儿童?
在社会工作范畴内,我国对特殊儿童的表述较多使用“残疾儿童”一词,所以很多人看到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和重组家庭儿童等也在特殊儿童范畴内会很惊讶。
不把“隐性”特殊儿童算在其中,根据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也占全国总人数的6.34%,其中残疾儿童占相当大比例。而在我国这些残疾儿童也没有完全得到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帮助,这个世界需要更多懂心理学的爱心人士站出来给予他们帮助。
无论是哪类特殊儿童,由于身心特点或特殊际遇,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往往更容易出现问题。
今天我们来主要学习任务是,了解儿童心得健康状况及影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大致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障碍性问题属心理疾患,症状较明显,人数也较少,如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
发展性问题是伴随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和交际范围扩大出现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适应,而非心理疾病。
发展性问题的儿童数量较多,就算是普通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问题,这类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发展成为障碍性儿童,今日所谓的普通儿童就会成为明日的特殊儿童。
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他们成长的环境日趋复杂,其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不良影响越来越大,致使心理问题更为显著。
近年来,国内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做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点击查看大图
上海市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通过对22个城市26个单位名4—16岁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儿童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急需得到改变
2、儿童心理健康存在发展性特点,即不同年龄段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不一样。
4—5岁(学前期)儿童主要为社会交往问题;6—11岁(小学时期)主要为注意缺损障碍;6—12岁(少年期)儿童主要为情绪障碍。
另外,父母外出打工形成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流浪儿童、艾滋病致孤儿童、服刑人员末成年子女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浮出水面。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遭遇困境,维护与促进这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已是当务之急。否则他们极有可能变成明日的“障碍”儿童。
在我国特殊教育视野中的特殊儿童(残疾儿童),尤其是障碍儿童,心理更容易出现问题,其心理问题又往往得不到切实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需要有实质性的突破。
影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多种多样,从功能上看可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从性质上看可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本体因素即为自已本身内部所具有的内在的因素。是心理健康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
诱发因素是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外在因素。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受外部各种因素影响而触发心理健康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诱发因素。
不过诱发因素必须要通过本体因素才能发生作用,比如说在同样紧张学习环境下,有的儿童会变得很有学习热情,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有的儿童则会过度焦虑,产生心理障碍。
所以只要内心坚定,诱发因素再厉害也动不了我们分毫,有的坚定是天生的,有的坚定是可以后期培养的,学习心理健康就是帮助我们内心变得更坚定。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的影响有遗传、病*或病菌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躯体疾病或躯体机能障碍、生化或内分泌、微量元素缺乏等。
1、遗传因素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人的身心做为一个整体,与遗传因素十分密切,特别是躯体、气质、智力、神经活动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比如在精神病者家族中,患精神类疾病的比例要更大。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人类变的越来越聪明,除了外界因素影响外,更大一部分来自遗传,我们读过的书,提升的一些技能,思维方式都有可能以一种我们无法察觉的方式遗传给我们下一代。
2、病*或病菌感染影响
如果我们的神经组织结构受到病*或病菌的损害会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也会阻碍心理发展,造成心理障碍,比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有心理障碍的人不但要进行心理辅导还要通过药物治疗的原因吧。
3、脑外伤或化学中*的影响
青春偶像剧中常会出现脑震荡失忆的场景,这就是脑震荡,脑外伤引起的心理障碍。
有害的化学物质侵入体内,*害神经中枢,如酒精中*、煤气中*、食物中*、药物中*等。也会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这种情况在电影中也很常见,比如电影《床下有人》就是使用了被放入有*化学物质的化妆品导致精神失常的。
4、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
除了疼痛、不适外,残疾与躯体疾病对儿童行为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抑郁。女孩以社会退缩为多,男孩以攻击行为为多。
5、生化和内分泌因素的影响
人类情绪变化都有生化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神经介质和内分泌,比如不少注意力缺损和多动症儿童可通过阻断单胺氧化酶提高单胺水平而改善症状;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躁狂症,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症。
6、微量元素缺乏影响
儿童心理智能的发展,取决于大脑高级神经系统发育。影响大脑发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营养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在孩子的奶粉及营养品广告中经常会看到类似“钙加锌让宝宝强壮又聪明”的广告词。其实就是抓住了孩子缺乏这些元素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这个特点。
比如缺铁会影响患者脑功能,缺锌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对维持脑的反应功能有重要作用。
心理因素
个体的心理因素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个性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各种认知因素的,这些认知因素中有协调的,也有不协调的,当有一天这些因素有其中几种不正常或几种认知因素关系失调,就会产生冲突,我们就会感到紧张、烦燥、焦虑。
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害人格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比如一个人的思维不断的开阔,但他的能力和行动跟不上思维,内心就会非常焦虑,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得不到调节,这个人可能就会从性格扭曲甚至伤害自己或别人。
人的情绪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我们生存和适应社会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变得越来越浮燥、负面情绪越来越多,所以,现在鸡汤文大行其道,明知是碗*鸡汤,但现实的压力还是让我们不由正主的先干为敬。
个性因素亦称为人格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等。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它对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一种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遇到困难自暴自弃,而有的人遇到困难越挫越勇。
相关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症基础。比如求全求美、万般苟刻、敏感多疑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
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
说一个人有没有教养一般说的就是家庭教养,这也说明家庭教养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不良的家庭环境易造成家庭成员心理行为异常。
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成员不全、家庭气氛不和谐、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庭变迁。这些家庭的子女、因得不到应有的关怀与照顾,缺少欢乐和睦的家庭氛围,接触语言简单有限,好奇心和探索行为被阻,安全感和幸福感缺乏,就会有一种孤独、失望感,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点击查看大图
2、学校环境与教育方式
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
3、社会环境与文化影响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等。
4、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如果儿童亲眼目睹可怕的事件或身受其害,又末得到及时的救助,其心理发展就易出问题。
另外,对于儿童来说,生活环境的变迁也会造成适应不良。如当今社会不断出现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艾滋儿童”和服刑人员末成年子女等。
以上几种因素相互制约,而且综合起作用,因此在观察、分析、诊断特殊儿童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逐一考查、逐一排除,作出全面正确的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适和治疗。
NED
以上为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次心得体会,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以后观点!
-作者-
坏坏小懒猫,自媒体小编。以梦为马,随处可牺的心理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