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儿功能性腹痛(FAP)作为西医病名,由Apley和Naish两人最先提出,FAP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其疼痛部位在胸剑联合以下、耻骨联合以上,好发为脐周部疼痛。再发性腹痛(RAP)呈慢性、反复性发作,且无器质性病变,多数功能性腹痛为再发性腹痛。
01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原因很多,临床上该病的发生与人体多个系统相关
1、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定义及新标准
罗马Ⅲ标准中,将与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分类如下: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消化不良(FD)、腹型偏头疼(AM)以及功能性腹痛(FAP)。满足功能性腹痛诊断的患儿,如果同时伴有失去部分日常功能或身体有其他不适症状,则符合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的诊断标准。
所以,在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腹痛包含儿童功能性腹痛(FAP)、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两个部分。在最新的罗马Ⅳ标准中,以非特异性功能性腹痛(FAP-NOS)代替了罗马Ⅲ中的(FAP)和(FAPS)。
委员会考虑到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亦可见于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如IBS),所以将FAPS这一类取消。新标准中,将FAP更名为FAP-NOS,对该疾病的诊断与理解更加方便有利。
2、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腹痛的原因很多,腹腔脏器器质性病变如肠扭转、肠套叠等外科急腹症可导致腹痛的发生,而功能性腹痛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腹痛,为非器质性病变。目前,现代医学对功能性腹痛的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共识,但是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人体多个系统相关。
(1)内脏高敏感性
有研究表明,罹患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结肠气囊会反复扩张,不仅使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疼痛刺激引起机体反应的临界值也会降低,多数功能性腹痛患者存在内脏敏感性高的现象。功能性腹痛患者对正常的生理刺激和异常刺激(如疼痛刺激)反应灵敏,所以本病的发生与内脏高敏感性密切相关。
(2)胃肠动力紊乱
胃肠动力紊乱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胃肠动力不足,会延缓胃的排空时间,使肠道蠕动的速度变慢、蠕动的强度变弱,肠道中的内容物多且排便困难,造成肠道压力增大,从而产生腹痛。有研究显示,功能性腹痛患儿的胃窦收缩能力减弱,延缓了胃的排空时间,所以认为该病与胃肠动力不足有关。
(3)不良生活习惯
通过观察例功能性腹痛患儿,进而分析探讨该病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患儿占58.17%,有不良排便习惯的患儿占63.40%。临床上部分功能性腹痛患儿有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肉类、甜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腹痛的发生或加重腹痛的程度。
小儿胃肠黏膜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冷饮、辛辣之品的刺激,进而使胃肠发生痉挛而致腹痛。另外,便秘的患儿因排便不及时,肠中内容物多占据肠道空间,增加肠道压力,也会引起腹痛。
(4)心理因素
消化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赖于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及肠神经系统的共同调配,三者中但凡有一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则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功能性胃肠病的患儿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精神因素对功能性腹痛患儿的影响较大。
多数功能性腹痛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异常的现象,这种异常可改变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交感神经活性升高,迷走神经活性降低,进而对消化系统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者内脏敏感性增高,导致胃肠功能失调。
当今儿童因家长溺爱,性格乖张,一旦情志不遂,便易出现心理问题;又或者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学业给予厚望,给孩子们造成较重的压力,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影响,进而影响胃肠功能。
(5)脑-肠互动异常
在罗马Ⅳ标准中,功能性胃肠病(FGID)有了新的解释,该标准将此病重新定义为脑-肠互动异常。脑-肠轴是中枢和胃肠道之间能够进行双向调节的重要通路,中枢神经可通过某些神经递质经相关通路调节胃肠道的功能。
相反,也可以从胃肠道出发,经过相关通路对大脑进行调节。有学者研究,生理及心理的改变会刺激脑-肠轴,大脑的情感枢纽得到信号后,通过促进激素的释放调节胃肠道功能,从而使内脏敏感性增高,引起腹痛。
(6)肠道菌群失调
有研究表明,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在正常状态下,具有以下几种作用:a.屏障功能:菌群与肠黏膜紧密结合,构成天然的肠道保护屏障,避免致病物质进入机体,产生炎症反应。B.免疫调节功能:肠道菌群中含成千上万种微生物,具有塑造免疫系统的重要作用,故正常的肠道菌群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参与营养代谢的功能:能够参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代谢,让机体保持动态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胃肠动力。若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胃肠功能,进而产生腹痛。另外,因为脑-肠轴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此轴与中枢神经联系,并相互影响,进而增强内脏敏感性,导致腹痛的发生。
02了解现代医学治疗研究,家长要在日常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调整饮食结构
常常会导致腹痛的发生或加重腹痛的程度,家长应尽早给孩子做食物不耐受检测,使孩子远离使之过敏的食物,调整相应的饮食计划。另外,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孩子膳食均衡有营养。
2、心理干预疗法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向孩子科普与本病相关的知识,让孩子对本病有所了解,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教会孩子转移注意力,使其不要对腹痛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