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躯体形式障碍男女均有,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躯体形式障碍女性多见,常在成年早期发病,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查无实据的躯体主诉至少两年,未发现任何恰当的躯体疾病来解释上述症状;拒绝多名医生关于其症状没有躯体疾病解释的忠告与保证,不遵医嘱;注意集中于症状本身及其影响,过度使用消除症状药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依赖或滥用;症状及其所致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和家庭功能损害。常见的症状有胃肠道不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或咽喉异物感等)、性及月经方面的症状;通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本病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的严重障碍。患者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患者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
躯体形式障碍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有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经检查这些症状都不能证明有关器官和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
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而严重的疼痛,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多见。疼痛的发生与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有关;医学检查不能发现疼痛部位有相应的器质性变化;病程常迁延并持续6个月以上。常见的疼痛是头痛、非典型面部痛、腰背痛和慢性盆腔痛,疼痛可位于体表、深部组织或内脏器官,性质可为钝痛、胀痛、酸痛或锐痛。患者常以疼痛为主诉反复就医,服用多种药物,有的甚至导致镇静止痛药物依赖,并伴有焦虑、抑郁和失眠,社会功能明显受损。不适的主诉集中于身体特定的部位,如局部的肿胀感、皮肤蚁行感、麻刺感或麻木感,心因性斜颈、心因性瘙痒、心因性痛经等也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疾病的治疗需要结合临床患者具体病情决定的,每个人病情不一样,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躯体形式障碍大多都是和很多神经症疾病相鉴别,比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神经症疾病。
经王世龙医师近30年临床研究,躯体形式障碍在治疗上也是需要结合患者精神状态,五脏失调,气血运化,血液循环不畅进行辨证施治的。一般躯体形式障碍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去进行治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第一阶段: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散寒活血以通导痹阻的络脉,行气促进气血的运行缓和不通则痛的症结,温经祛风以清除隐伏躯体的寒湿外邪。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第二阶段:补肝益肾强筋健骨运脾养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津液源于脏腑化生封藏,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消除引起病症的根源,以期治病溯本求源。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第三阶段:培本固原、宁心定志、增强免疫、通过调补本源、加强身体素质,增加抗邪能力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实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念!
治疗就诊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