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提到,精神医学领域,普遍接受一种观点,那就是“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我们通常认为,心理疾病是受到了个体的生物易感性、心理特质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才会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
举例来说,一个人从出生那天算起,他或者她身体里就携带者与众不同的基因,这些基因,其实就是决定其身体健康程度的物质基础,包括心理健康。而环境中的因素,可能会成为诱发因素,导致有心理易感性的个体出现精神异常。例如,携带5-羟色胺短转运体基因的个体,在经历了儿童期创伤,或者应激生活事件后,就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的表现,甚至发展成为抑郁症。
而抑郁症,可能存在大脑神经递质水平的异常,如5-羟色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紊乱、异常,往往需要药物干预。目前临床一线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等)。需要强调的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原则上需要辅助心理治疗,尤其是在疾病的巩固治疗期和康复期。
除了要进行药物方面的干预、心理的干预,医生还要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患者的文化背景、家庭氛围、社会支持、宗教信仰等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等等,产生影响,包括心理疾病社会功能的康复。
的的确确,这也是我在临床工作中深深体会到的。比如说,当我们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患者的家属、患者的监护人有时候就会对治疗方法持反对意见,甚至不认为患者的异常言行是一种疾病,不认为需要西药治疗,仅仅是需要中药调理,或者回家做做法事就可以治病!可想而知,这样的态度很难保证服药依从性,或者治疗依从性,最终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做法事”这样一种古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轻度的心理问题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对于重性精神障碍而言,可能疗效就不那么好了。
下面我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大家知道文化以及我们的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于精神疾患患者治疗的一个影响作用。
举一个例子,一个印度尼西亚学生,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医生给该患者用了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这个学生的父母亲并不同意使用西药治疗,他们认为西药有很多不良反应,对身体不利。他们坚持使用中草药治疗,并且还请了萨满法师做法,希望治疗精神疾病,可想而知,治疗效果是很差的。
医生考虑到患者的家庭环境因素对于治疗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经过和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知道了精神障碍治疗的原则,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通过药物剂量的调整,实现最小化,之所以选择用药,是因为权衡利弊,做出的最后决定。家属表示理解,愿意接受西药抗精神病治疗。
因此,通过医生的努力,建立了有效的医患联盟,对于疾病的治疗十分有利!之后,医生通过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使得这个学生能够重返学校,完成学业。
这个例子说明了:患者所处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会对治疗精神障碍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文化对精神疾病的诊疗现状的影响作用,也提醒我们精神科医生,在治疗精神疾病的时候,可能要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