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学心理学(学习前人的科学理论)自我认知,理解人性。这是现代人最喜欢的用专家思维进行解题的方式。所以你要是说心理学都不能治愈自己,那将怎么办?
学,绝对是第一步。因为,学,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提升认知。
你出生后价值观,习性,被遗传和原生家庭的环境框死了。好像一辆有出厂设置(心理模式)的车,你可以自动驾驶,完全是通过设置。
这是你未经选择的人生,比如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没有安全感,只是想牢牢控制金钱,殊不知这种设定就是你的原生家庭给你的金钱观。
2、提高觉察能力。
有了一些理论工具后,你提高了觉知。
比如你能辨别出自己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一种某一种固定模式,你抱怨配偶时不再笃定是“我遇人不淑,而是开始觉知是自己非常敏感于人际关系的某些点。
心理学理论千千万,总有一款理论让你重新看到“一个平常的日常”,它并不日常,它有来龙去脉。这就是你识别出厂设置的觉知时刻。
运用心理学理论了解了自己的一些模式后,这时候比如你在抱怨另一半的时候,你会有一些猛然“意识”到一些东西的时刻——我眼里这些是“事实”吗?此时你不再对“自动驾驶”的一切深信不疑。
一旦你有了觉察,你的人生就进来一道光,像黑屋子被点亮,而不是在盲盒中受黑暗的驱使。慢慢从“认知觉醒”,进入到“潜意识觉醒”,这是学习心理学到实践心理学的中间步骤。03为何“学习”心理学有用与无用?大部分受过教育的人,比较适合从道理进入反省,再从反省自我进入觉知,到实践某个理论,这个转换完成也是自我成长。然而,受教育的人也容易被自己禁锢,因为教育本身就是障碍。这也让很多人的认知觉醒变成了一个怪物——“逻辑怪物”。没受过教育的人这样学心理学:通过领悟,从生活中学习。这是为什么很多学历低的人他也有可能活得通透,他经历的事虽然不多,但是能悟,所以能举一反三。一来二去他能够把握自己、人性和生活。但很多受教育多的人其障碍是“所知障”,就是很难识别自己的心理防御。因为他长于理性,分析,逻辑,道理,所以用这些做了很高的防火墙,他以为自己改变了,其实却是用心理学实现新的理论优越感。他们短于悟,不去做。就像你喜欢听书,感觉“得到”了知识,但是那个知识不是你求索而来,所以只能当谈资,不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任何真知必须长成你的一部分,成为你行事的自然才算得到。很多人说心理学不能治愈,就是因为觉察是难的,理论则是一种总结,总结的文字是在描述一个系统性的体验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体验本身。所以你学心理学,非常要小心,学的是一套思维方式,还是一句话。再说白了,学习心理学有时候就是“找感觉”,而不是懂道理。而学习心理学最容易上瘾,就是容易有一种我得到了领悟,我通透了的陷阱,很容易你就觉得你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了那么多理论加身,站在了无数优秀的理论之上。这样的人有一种检验方式就是,学了那么多,生活中还是烦恼重重。比如学了心理学多年的人,也常因为父母一句话就让你深陷童年阴影,原因就是安在我们身上的情绪按钮,以及情感开关它不在理性这个脑区。换句话说,如果你能把理论的精髓也学进了潜意识脑区,你才算真学会了。那要靠做,做是对潜意识的锚定。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只有做到了才算是真学到。04扩大所谓“学习心理学”的外延心理学这门科学的特点是实用的,而且它有间接性。它是对人心理的描述,不是心理本身。研究动物,动物生理反应就是动物的生理反应,有数据。而大多数心理学,除开脑科学的一些可以量化的实验,心理学都是对人类灵*黑匣子的描述。所以它非常间接,需要每个个体再进行转译码,其中转译的人还有个体差异。比如什么是幸福快乐,每个人理解很不一样。我们要从共通一些心理学的描述中,找到个人的加减乘除。所以这一样是一个回到体验和自己的过程中。这正是心理学的实用性。心理学有真理吗?很多时候都没有。其实很多心理治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一种理论建构,无法看作真理。既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然而,诡异的是,你先相信后才有改善。然而这无关紧要,“只要对你有用就是好的心理学”。这是为什么心理学流派众多。八千个法门,只要有一条触动你的心,就对你有用,而你无需学会所有,而你也无需证明这就是真理,你认定的、能够临床有效果的就是真理。所以不要被“心理学”这个名相左右了。心理学是一个人为划分的科学学科。他的现代化做了很多科学化、量化的发展,为了汇入科学的语汇。但实际上,它真正的外沿就是我前面说的灵*学。不过它正在发展中,不够完全。你可以把它当工具。学心理学就只是你认知自己灵*的一个方式,你可以学理论,可以去体验一对一心理咨询,也可以体验团体,总之,学有多种途径,这些学习里本身包含体验,有了体验才可以觉察,有了觉察才可能过渡到不一样的实践。学一切可以打开你认知局限,提升觉察力,触及灵*的事。包括去了解心理学的某些源头,哲学宗教文学等,如果你所说的是“治愈自己”的话,那你应该早日过上灵*的生活。05学习心理学与东方的修身传统再来说一个东西方差异。你想想,心理学来自西方,而中国古人有没有烦恼?有啊。人之为人生离死别,十之八九不如意。而古人如何解脱自己?他们没有心理学却能有别的方法。比如他们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有礼法孝道。如果有烦恼,读书人通过读书明理,进而修身齐家,做君子而达到悠然。不读书的人遵守礼教,或信仰宗教,加入一套成熟的思想体系,也能去除烦恼。这背后都有灵*安放的方法,他们的生活本身蕴含着心灵的制度。但话说回来,读书明理这件事非常考验个人品性和悟性。读书人也有读迂腐了的,那不怪圣贤书,只怪钻进书里却又不能从书里出来,不能因此怪书本身不能够经世致用,不能加成你的品性。而即使你有悟性,所有的圣人君子都有认知升级的痛苦思索过程,曾国藩,王阳明等等,精进勇猛外别无他途。这是一个门槛高的精神冒险活动。道德完善的理想,我们中国人不似西方是要在一个告解室,一对一向神父忏悔(心理咨询的雏形)。我们中国人就是通过闻思修来进行个体化的修身。今天的中国丧失了一些文化自信,认为西方心理学即是灵*学。我们需意识到我们在找的和古人还是一样的东西,是心里的平静,通过懂得自己,懂得生活,变得更好。那么我们要养的其实是自己的心和性。我们为何不能通过学习触及灵*的性命之学到达更安宁之处?中国古人的修身养性,就是身心一体,内圣外王的过程,本就不是信专家信学科,拿学历考证书。只因为这是一个崇尚头脑和资历的时代,你就失去了想象力,但也只有你走出心理学的名相,知道自己是为了生命找答案,才会把区区心理学看作是其中一个工具。你会知道主体是你,心理学会在你的创造性使用下,在你的求索下帮你得到更多体验和觉察。而这时候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而是你灵*的镜子,同样的“镜子”还有哲学宗教文学诗歌音乐美术等等一切触及灵*的东西,它们和学习心理学是一样的意思。包括生活本身,所有能让你理解痛苦和自我的都值得学习,你周围的快乐的人的思维方式,一件有所启迪的小事……关于灵*的学习无处不在。写在最后:心理咨询,其实也是偶尔“治愈”,总是安慰,但心理咨询师的所谓安慰,其实是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