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都会感统失调吗/
/感统训练能有效干预孤独症吗/
/要不要给孩子报感统课/
这是选择的难题,我们常常难以判断,专业人士往往也是各执一词。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全面了解信息,继而做出选择。
1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由南加州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博士爱尔丝提出。
爱尔丝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
它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当这一过程出现问题的时候,儿童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兴奋好动、方向感差、动作协调能力差、偏食等表现。
爱尔丝将其定义为感觉统合失调症,并由此提出了感觉统合疗法。
不过,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倒没有将「感觉统合失调症」作为一种独立的障碍收录其中;
同样地,在世卫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中,也没有「感觉统合失调症」的相关表述。
「感统失调」在严格意义上没有被认定为一种疾病或者障碍,它更像是一种症状,在普通孩子和孤独症孩子身上都可能出现。
2
孤独症孩子都会感统失调吗?
在一些孤独症孩子的身上,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运动能力的差异:
一些孤独症孩子的运动能力和普通孩子无异,活泼好动,精力旺盛;
有一些孩子的运动能力则相对落后,例如在走、跑、跳等粗大动作,或者抓、握、捏等精细动作上表现了相对迟滞。
还有一些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在运动协调能力上具有障碍。
面对这些现象,有一部分人士将其归咎于“位于内耳的前庭功能障碍导致‘感觉统合失调’”。
但医院主任医师邹小兵等人认为,这一说法并没有足够的医学研究证据支持。
除了运动能力的表现,在孤独症孩子当中我们还可能会看到:一些孩子会对某些声音比较敏感,或者对某些材质的衣服比较排斥接触等。
是否孤独症孩子都普遍具有「感统失调」的症状呢?
在DSM-5中,关于孤独症的诊断标准、诊断特征、支持诊断的有关特征等内容,都没有「感统失调」的明确表述。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只有以下5个:
诊断标准
Diagnosticstandard
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持续性的缺陷;
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存在于发育早期;
症状导致社交、职业或目前其它重要功能方面的有临床意义的损害;
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来更好解释。
感统失调不是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也不一定是孤独症的症状表现(可能会有一些感觉异常现象),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孤独症虽然不一定会伴随感统失调现象,但可能会共患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当孩子共患多动症时,可能会表现为:多动坐不住、冲动、不受控制的行为、难以维持注意力来进行学习和接受培训等现象。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予以区分。
3
感统训练对孤独症有效吗?
年,美国国家孤独症专业发展中心公布了28项有针对性的循证干预实践,其中包括了感觉统合策略。
有3个关键点值得我们注意:
1、感觉统合由经过培训的职业治疗师(OT)实施,主要在临床环境中进行。
(因此我们不妨辨别一下:如今市场上的早教、孤独症干预等机构所提倡的感统训练,是否有专业的职业治疗师?)
2、SI(感觉统合)策略对3-14岁孤独症儿童、青少年的多个技能领域均有效果,尤其3-11岁为最佳。
(有些方面可能有帮助)
3、尚未有充分证据支持感觉统合策略在孤独症个体的共同注意、游戏、入学准备、职业、心理健康和自我管理方面的效果。
(感统训练能否改善孤独症的核心障碍尚待医学证明)
另外从国内的视角来看,邹小兵等人则认为:随机对照研究证明「感觉统合疗法」无效。
因其包含了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身体运动等能力的训练,可以选择使用。但不主张将感觉统合治疗设置为孤独症训练的主要课程。
著名的医疗类行业自媒体“丁香医生”曾在其平台发文指出:
同时,文章认为,爸妈在家就能提升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并提出了以下3个建议:
?
1、加强亲子互动;
2、鼓励探索;
3、不过分焦虑。
?
?
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侧重,感统训练对于孤独症孩子是否真的有用,这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暂无定论。
作为孩子的爸妈,我们可以陪着孩子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一起走出家门去感知、探索户外的世界。
在室外运动、家庭游戏、居家生活等真实的情境之中,抓住和孩子互动的机会。
这样做既能够提升孩子的运动、交流等能力,又能够增进亲子感情。
本文获“然和教育”授权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