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非器质性遗尿症概述病因及临床表现
TUhjnbcbe - 2022/2/23 13:31:00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了解几种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其他行为与情绪障碍,主要包括非器质性遗尿症和非器质性遗粪症。今天先介绍非器质性遗尿症。

(一)非器质性遗尿症概述

非器质性遗尿症也称功能性遗尿症或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儿童5岁以后反复出现不能自主控制排尿,但无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等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遗尿(指在能自主控制小便的年龄出现非自愿的或非故意的排尿现象),包括夜间和(或)白天遗尿,以夜尿症居多。功能性遗尿症在儿童中的患病率较高,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据统计,5岁儿童平均每周尿床2次者占15%~20%、7岁为7%、9~10岁为5%、12~14岁为2%~3%,15岁以上为1%~2%。

(二)非器质性遗尿症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例如家族性遗尿史)、神经发育迟缓(原发性遗尿的主要病因)、睡眠过度、上呼吸道阻塞、婴幼儿时期排尿训练不良、社会心理应激(在儿童排尿训练关键时期突然遭遇父母离异或死亡、社会隔离、意外事故等创伤)、家庭矛盾等。

(三)非器质性遗尿症临床特征与评估

1.临床特征

(1)原发性遗尿:是指儿童遗尿一直持续到5岁从未间断过,且无器质性或心理问题,占75%~80%。

(2)继发性遗尿:是指5岁以前曾有一段时间能自主排尿(至少6个月),5岁以后再次出现遗尿。从时间上分,可将功能性遗尿症分为夜间遗尿(最常见,约占80%,男孩多见)、日间遗尿(较少见,约占5%)和混合性遗尿(占15%)。部分患儿可与功能性遗粪、智力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尤其是选择性缄默症)共病。

2.临床评估

依据患儿病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尿流动力学等)、超声检查、尿道造影、脊椎X线片、脑电图等予以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年版).年11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更多呵护健康和疾病防治知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器质性遗尿症概述病因及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