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吴和鸣第三方会谈心理咨询中与青少年来
TUhjnbcbe - 2021/11/4 3:58:00
01

引入概述

1第三方会谈:咨询师与青少年来访者父母的会谈,目的在于与父母沟通孩子的症状、治疗,介绍基本设置,帮助后期咨询顺利开展。

2精神分析的治疗:根本目的不在于缓解症状,而是借由症状促进、加深对个体的探索和理解。症状本身是一个富矿,意义丰富。要以这样的态度进入访谈与治疗。

3对家庭的认识:既可能是造成症状的原因,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02

重要议题

1来访者是谁

①在第三方会谈中,来访者是青少年的父母,咨询师工作的对象也是父母。

②认同与保持中立:咨询师有可能认同青少年对父母的控诉,也有可能认同父母对青少年的成见或者说投射,咨询师应努力做到觉察并坚持中立立场。

③工作重点:共情作为来访者的父母,以情感为中心开展工作。

●共情:指的是站在来访者的位置上,面对他所面对的,以一种整体的方式描述来访者所经历、所体验的。

●自体心理学中的共情:神入

●对青少年父母的共情:焦虑→内疚和羞愧→愤怒

2来访者是否真的在场

来访者是否真的在经验一个治疗,是否真的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体验,表达,并思考。

①焦虑:

毁灭/存在焦虑、被迫害焦虑、失去客体(分离)焦虑、失去客体的爱的焦虑、阉割焦虑、超我焦虑。6种焦虑产生于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父母被孩子问题激发出不同的焦虑。

②精神分析的范式、范畴:

古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

内驱力→关系→自尊(包括归属感和掌控感)

范畴:先天和后天,现实和幻想等。

3倾听故事

①与青少年父母进行会谈,需要倾听父母讲述三个故事。症状的故事(何时开始、由谁发现、如何发展),个人史的故事,以及家庭、家族史的故事。

②故事描述的维度:时间和空间(何时发生,在何种情景下发生,来龙去脉的事件流,情境中的重要客体等)。

③分析模型:具体情境→身体感受意象→认知情感→行为(反馈回具体情境)

④工作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和鸣第三方会谈心理咨询中与青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