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TSD
汶川地震那年,正好到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其中一个紧要任务就是创伤后的心理干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在一些核心期刊上也有所发文:如《汶川地震丧亲与非丧亲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对比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年第12期。
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有4条: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4.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让实证精神病学困扰的在于,所有经历创伤的人,并不一定构成PTSD:其比例只有1%-4%;与此同时,这些创伤性的精神症状本身无法建立联想。因而,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即不能透过创伤的回忆进行工作确保将创伤代入象征并且修改认知,甚至也无法说当前的创伤本身就是原因。因此,创伤仅仅构成PTSD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即便我们上面提到的丧亲人群也是如此:如在都江堰重灾区,有的人因为亲人离世而自杀的虽然不在少数,然而,大多数丧亲人群的反应却并非如此。
二、PDM系统
DSM-4的标准显然无法说明症状和背后的精神机理,药物治疗也选用SSRI类药物,这也是针对焦虑症、抑郁症当前较好的精神科药物。PDM手册给出的一条意见是较为合理的,即创伤应激障碍来描述某个儿童期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次复杂的唤起:这牵涉到早年建构的自我功能——包括现实检验、现实感、情感调控能力、防御机制模式、记忆的整合机能等,创伤构成了心理学的退行,人格结构的破裂,以及客体关系还有自体感受能力的变动。
上述的四种症状,均集中在创伤无法被精神机能所象征,进入联想世界,思想被创伤事件打乱;同时,因此影响了人际和客体关系:患者从当前世界撤离,麻木,情感失调。我们此前介绍过的精神动力诊断PDM手册的制定者认为,从儿童期的创伤(TSD)而出现噩梦、恐惧、焦虑等应激失调出发,与创伤后3-6个月持续的PTSD的症状是不同的,二者虽然都属于创伤事件引发,但对人格组织的作用是不同的。也是因此,制定者进一步提出CPTSD的术语:复合创伤后应激障碍。
CPTSD将让当前创伤和儿童期的创伤复合,构成更为复杂和严重的精神紊乱。这里诠释了PTSD在精神科和实证心理学的一个困境,任何过往的人格组分:从记忆、情感、人格结构、无意识纹理,均可以参与到这种复合过程中,构成强迫症、解离症状、性欲和性活动紊乱、成瘾问题、躯体化、睡眠和饮食障碍、人际紊乱——缺乏信任感。
三、创伤、发作与症状
实际上,如果我们回顾弗洛伊德对神经症的发作问题上,从来都涉及二度创伤:即一次早年的情感创伤,经常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因为该情结涉及主体核心幻想和身份认同的建构;一次是很常见的青春期及其后的创伤——经常是情感创伤,导致已经建构的主体身份被彻底质疑,激活旧有的创伤而发作。
虽然,弗洛伊德强调的更多是癔症以及强迫症的症状的形成,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