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行为障碍是指行为表现与一般学生应有的行为明显偏离,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影响教育的,明显的而持续的行为特点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足,但不能用智力,感觉和身体的原因加以解释;不能与同龄人和教师建立或保持良好的关系;对正常环境缺乏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容易出现与个人学习困难有关的生理症状或恐惧反应。
分类:
1.障碍程度(情绪和行为两个维度)
(1)轻度:情绪与行为不明显,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害羞和爱乱发脾气,可能有某些焦虑型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安置方式是在普通班就读。有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变而转变。
(2)中度:有严重的情绪与行为表现,多是属于非社会性行为,不是社会性行为。
(3)重度:情绪状况较差,不良行为习惯比较顽固的儿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可能形成发社会的行为习惯。
2.控制程度
(1)超控制型:对于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过分的控制,从而表现出害羞,焦虑,孤独,胆怯等行为特征。对这类儿童的教育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减少心理防卫,勇敢的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2)低控制型:这类儿童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缺乏控制,在行为上表现多动,侵犯,攻击等行为特征,常常习惯将自己受到的挫折发泄到同伴和他人身上,对这类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自控的能力,学会心平气和地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
3.障碍行为后果
(1)非社会性行为:小范围内的、社会影响程度不大的,比如上课不遵守纪律,和同学吵架,和老师对抗,与家长争吵等。非社会性行为比反社会行为较容易教育和矫正。
(2)反社会性行为:违反了社会生活的准则,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行为。
情绪与行为障碍出现的原因:
1.基因遗传
2.脑损伤
3.生化失调:人体内出现有*物质,以及维生素或矿物质不足或过量而导致的儿童情绪反应异常。
4.内分泌障碍或其他功能严重生理疾病
5.母亲妊娠期严重的精神创伤
6.儿童的气质类型:易相处,兴奋缓慢,困难
7.家庭因素:家庭的自然结构,人际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态度。
8.学校因素
9.社会因素
10.心理因素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共同心理特征
1.智能特征:由于常受到情绪的困扰,无法在智力测验中表现出其实际拥有的智能水平。但从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观察判断,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智力是接近正常范围的。
2.学业特征:部分学生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同年级的普通学生,然而大部分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学业表现达不到预期水平。
3.情绪和行为表现异常:与普通同龄学生有显著差异,在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不当的情绪行为反应,如攻击,自伤,不成熟,严重退缩,冲动,过动,注意力短暂,无法与人沟通或维持正常互动关系等,或者过度焦虑,恐惧,忧郁等不快乐情绪,导致无法建立或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有时会出现无生理病因的生理状态。 (多动,焦虑,恐惧,行为)
4.认知不协调
①认知内容与认知过程的不协调: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本身的不协调。记忆不能为理性思维提供充分的信息;认知不协调使儿童缺乏纵向和横向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②认知成分与认知方式的不协调:个体认知的不协调将会产生焦虑和其他类型的情绪失调和行为失控。
③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三者之间的不协调,是认知不协调的主要原因,这种认知不协调会直接导致人格障碍。
5.挫折感强: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导致了个人目标不能实现,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出现借用幻想来逃避现实,采用攻击性行为或呆板的重复性行为来掩盖挫折感。
6.心理冲突过强:挫折感和认知不协调导致的,自我意识:自我中心倾向严重,自我认识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可能会出现行为问题,*博问题。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
1.基本原则(环境,控制,心理冲突,正强化)
①减少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平衡。
②组织活动,利用同伴文化来发展儿童的情感和社会认知。
③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合作意识,避免孤独感,经常开展有关学习问题的讨论,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④用奖励为主的正强化方式来改变儿童现有的不良行为方式。
⑤创造和谐的环境。(学习,教育环境)
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他们行为的控制能力。
⑦树立正确的集体气氛和舆论导向。
2.模式和策略
①心理治疗:都强调过去的经验对现在的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