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低血糖昏迷的患者日益增多。
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诊断标准为≤3.9mmol/L。在糖尿病治疗中,尤其是应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的任何不可解释的现象均要排除低血糖。
低血糖病因分类 1空腹低血糖症的病因胰岛β细胞瘤又称胰岛素瘤,发生率约1/。疾病特点为反复发作的空腹低血糖症,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常常空腹或餐后晚期(餐后3~4小时)低血糖,可为难治性空腹低血糖但常常是自限性的;药源性低血糖症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制剂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的使用中,由于剂量过大、用法不当、摄食不足、过量运动、老年和合并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出现低血糖发作;肝源性低血糖症患者随着肝脏疾病的进展低血糖发作的程度和频率增加,随着肝脏疾病的好转而减轻。2反应性低血糖症反应性低血糖症为餐后早期(2~3小时)和后期(3~5小时)低血糖症,也称为食饵性低血糖症。2型糖尿病早期反应性低血糖症是由于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反应迟钝常伴高胰岛素血症,在进食后4~5小时出现低血糖反应;胃大部切除术后低血糖是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食后胃排空过快,胃内容物迅速进入吸收面积大的肠腔,葡萄糖迅速吸收入血,使血糖急剧升高,刺激胰岛素过量释放,在进食后2小时左右,可出现急剧低血糖反应;功能性低血糖症患者无胃肠手术史,无器质性疾病依据。常有疲乏、焦虑、紧张、易激动、软弱、饥饿、颤抖,与多动强迫行为有关。
低血糖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以交感神经兴奋和神经精神障碍为主。早期为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现:心慌、冷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四肢颤抖、饥饿感、血压高等;进一步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头晕、烦躁或精神恍惚、视物模糊、瞳孔不等大,反应迟钝、性格改变,幻听、幻视、甚至抽搐、昏迷。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取决于:(1)血糖下降速度;(2)低血糖持续时间;(3)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性也与年龄、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合并症有关。
关于临床表现,还要强调的是对低血糖不典型症状的早期识别,患者可以表现为紧张和不快,焦虑和抑郁,甚至愤怒、躁狂、谩骂,不理智的攻击行为和异常举动。尤其值得注意和警戒的是老年糖尿病的低血糖和无感知性低血糖。老年糖尿病的低血糖急性起病时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表情淡漠、抑郁、少言、少动、昏迷、偏瘫、意识模糊、运动性失语,病情持续发展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害,广泛损害可表现为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精神异常。
低血糖处理流程发生低血糖后及时处理非常重要,当患者出现有关上述症状时,有条件者指尖血快速测血糖,若血糖<3.8mmol/L立即处理,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让患者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并及时通知医生做下一步处理。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低血糖诊治流程
低血糖的预防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包括:(1)应用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后要按时进餐,若不能按时进食可进水果、饼干等;(2)空腹不宜运动,运动应在饭后进行;(3)病情平稳血糖下降后听从医生指导及时将降糖药物减量;(4)身体不适进食减少时应将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适当减量;(5)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时要注意药物在体内蓄积的可能性;(6)合理监测血糖:睡前监测血糖可以预测夜间是否会发生低血糖,适当的睡前加餐也可以预防夜间低血糖。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者,宜测定临睡前及凌晨1:00~3:00血糖。合理判断清晨高血糖的真实原因,若是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则应减少晚餐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剂量。
参考文献
[1]何曜.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04).
[2]罗淑凤,陈丽磊.糖尿病低血糖的急救和预防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10).
[3]糖尿病低血糖应急处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0).年10期.
[4]穆雅慧,马笑堃,秦贵*.低血糖临床表现与病因[J].慢性病学杂志.年09期.
[5]周佳雯,胡耀敏.低血糖症的病因分类和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年22期.
[6]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糖尿病分册)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3(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