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WD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疾病,致病基因ATP7B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血清铜蓝蛋白(CP)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蓄积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处沉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肾损害以及角膜色素环(K-F环)等。
本病在中国多见,好发于青少年,男比女稍多,如不恰当治疗将会致残甚至死亡。WD是至今少数几种可以治疗的神经遗传病之一,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晚期治疗基本无效。
病例分析:
患儿,男,11岁(发病年龄多在5-55岁),因“步态异常,口齿不清1年”入院(临床分型-脑型:帕金森综合症;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涎,讲话困难,声音低沉,吞咽障碍等;精神症状。)
入院查体:脾肋下3-4cm,余无殊。
否认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生化类+ESR:未见明显异常。
铜蓝蛋白测定:0.04g/l(小于0.08g/l是诊断WD的强烈证据)
24小时尿铜测定:.7ug/24h,正常参考范围0-60ug/24h。(WD患者24小时尿铜增加)
腹部B超:脾肿大。
头颅MRI:双侧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对称性片状异常信号影,考虑遗传代谢性脑病。
约85%脑型,50%肝型患者的MRI表现为豆状核(尤其壳核),尾状核,中脑和脑桥,丘脑,小脑及额叶皮质T1加权低信号和T2加权高信号,或壳核和尾状核在T2加权显示高低混杂信号,还有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眼科会诊:眼部K-F环(见图示)
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脑型)(患者具有锥体外系症状,K-F环阳性,血清CP低于正常下限,加上24小时尿铜大于ig,可确诊WD,不需要进一步检查)
治疗:(早期治疗,建议终生治疗)
青霉胺(PCA):青霉素皮试阴性后,每次0.g,每天2次,空腹服药,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或睡前口服。(络合剂,能强力促进体内铜离子排出)
葡萄糖酸锌颗粒:每次35mg,每天3次,与青霉胺间隔6小时口服。(阻止肠道对外源性铜的吸收)
对症治疗: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脑甘肌肽注射液,3天1次,肌注。
饮食治疗:避免进食含铜量高的食物,尽量减少含铜量较高的食物,适宜的低铜食物,高氨基酸和高蛋白饮食,勿用铜制用具及食具。
红字内容参考:《年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