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谵妄的管理
作者:刘文汐,PharmD
审核:ShanWang,PharmD,BCCCP
翻译:刘姝灵,复医院
英文原文链接:
ManagementofDeliriumandAgitationinCriticallyIllPatients
背景
谵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生往往会延长ICU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增长呼吸机通气时间,以及增加医疗费用。ICU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可达80%。而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发生率3-29%.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将谵妄定义为:定向、集中、维持、转移注意力的降低,常常合并认知能力减退,如记忆受损或感知障碍。谵妄往往表现为精神状态从基线突然发生变化,一天内症状波动反复。
谵妄可以分为三种亚型:躁动型、萎靡型、混合型。发生最多的两种是混合型(全部谵妄患者中占54.9%)和萎靡型(43.5%)。萎靡型谵妄主要表现为昏睡、呆滞、活动减少,相比躁动型谵妄(烦躁、激惹),症状容易被忽视。
诊断
谵妄诊断的权威标准是DSM-5制定的全面精神评估量表,医院并不实用。因此发展出其他筛查工具,被验证后广泛在临床上被使用。年危重医学协会疼痛(P)、躁动(A)/镇静、谵妄(D)、麻木(I)、睡眠障碍(S)协会在成人ICU指南(SCCMPADIS指南)推荐使用ICU精神混乱评估法(CAM-ICU)和ICU谵妄筛查量度表(ICDSC)对ICU谵妄患者进行监测和监护。
CAM-ICU主要检查谵妄患者的四大基本特征:精神状态急性改变/波动、注意力分散、意识改变、思维无章。ICDSC主要包含8项诊断标准:如意识改变、注意分散、定向障碍、精神异常、精神活动变化、语言/情绪失控、睡眠障碍,症状反复。由于谵妄的形式多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天持续性的监护和复查。
最后,以上评价方法受训后的护士便可有效实施,医院应用广泛。
风险因素
谵妄的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诱发因素和致病因素。高龄、认知能力基线水平受损者在很多情况下都有高发风险。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尤其会增加谵妄发生风险。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是导致ICU谵妄因素之一。
谵妄的管理
谵妄的管理包括行为异常的管理及纠正原发疾病两方面。关于谵妄虽然有大量研究,但目前尚无最佳疗法。有限的证据表明,典型(如:氟哌啶醇)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利培酮)可辅助治疗谵妄引起的躁动。但是,抗精神病药有诸多不良反应,从锥体外系反应到心脏副作用,如Q-T间距延长。应用于谵妄患者时需谨慎选择。
典型抗精神病药有较强多巴胺D2受体拮抗作用,相比非典型类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如: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肌肉震颤、急性肌张力障碍)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率更高。另外,静脉注射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和甲硫哒嗪更易引起Q-T间隙延长。但是,氟哌啶醇口服或者肌肉注射引起Q-T间隙延长风险较静脉注射低。研究显示,氟哌啶醇并没有缩短谵妄发生时间,只是减轻症状。
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仅有多巴胺D2受体拮抗作用,还有抗组胺、抗5-HT、抗α2受体作用,因此会出现一些相应的不良反应:如体重增长、直立性低血压、抗胆碱作用。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奥氮平和氯氮平更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导致体重增长,齐拉西酮引起Q-T间隙延长风险更高,可能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和心律失常。应用抗精神病药之前,心律不齐高风险患者应做心电图监测。氯氮平和喹硫平的镇静作用更强。因此,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个性化因素。
SCCMPADIS指南不推荐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缩短谵妄发病时间。对非酒精或苯二氮卓类戒断症候群的ICU谵妄患者,推荐右美托咪定代替苯二氮卓类药物持续静脉输注。
指南强烈推荐应用非药物方法预防和治疗ICU谵妄,如光线声音控制、尽早活动、疼痛控制、定向训练等。睡眠保健是预防和管理ICU谵妄的重中之重,推荐使用耳塞、强化昼夜节律、尽量减少睡眠紊乱。另外,对插管患者尽早使用物理和康复疗治疗,可以减少ICU谵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最后,避免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过度镇静,应以每日间断性镇静和轻度镇静为目标。
根据现有的指南,非药物疗法是控制谵妄的首选,无效时再考虑药物治疗,不推荐将抗精神病药作为常规治疗。专家小组临床经验建议,对症状严重的患者,如焦虑、恐惧、出现幻觉、激惹,或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则应短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直到症状缓解。最后要注意在患者出院前停用控制谵妄的抗精神病药,以免长期不必要使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总结
谵妄是住院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引起各种负面影响。因此,对住院患者尤其是ICU患者的谵妄进行常规的评估和筛查十分重要。目前尚缺乏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非药物疗法对谵妄的预防和管理应常规实施。最后,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谵妄的长期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ThomRP,MockCK,TeslyarP.Deliriuminhospitalizedpatient:risksandbenefitsofantipsychotics.CleveClinJofMed;84(8):-.
2.DevlinJW,SkrobikY,GélinasC,eta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ManagementofPain,agitation/sedation,delirium,immobility,andsleepdisruptioninadultpatientsintheICU.CritCareMed;46(9):e-e.
3.HayhurstCJ,PandharipandePP,HughesCG.IntensiveCareUnitDelirium:AReviewofDiagnosis,Prevention,andTreatment.Anesthesiology;(6):-.
4.VanRompaeyB,SchuurmansMJ,Shortridge-BaggettKM,etal.Riskfactorsforintensivecaredelirium:asystematicreview.IntensiveCritCareNurs;24:98-.
5.VasilevskisEE,HanJH,HighesCG,etal.Epidemiologyandriskfactorsfordeliriumacrosshospitalsettings.BestPractResClinAnaesthesiol;26:-87.
6.ElyEQ,InouyeSK,BernardGR,etal.Deliriuminmechanicallyventilatedpatients:validityandreliabilityoftheconfusionassessmentmethodfortheintensivecareunit.JAMA;:-10.
7.GroverS,SharmaA,AggarwalM,etal.Comparisonofsymptomsofdeliriumacrossvariousmotoricsubtypes.PsychiatryClinNeurosci;68:-91.
8.MeagherD.Motorsubtypesofdelirium:past,presentandfuture.IntRevPsychiatry;21:59-73.
9.PageVJ,ElyEW,GatesS,etal.Effectofintravenoushaloperidolonthedurationofdeliriu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