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导读
本文于年1月6日首发于医脉通精神科,今应多名读者朋友的要求予以回顾。
谵妄性躁狂(deliriousmania)是一种严重但临床识别不足的综合征,特征为急骤起病的谵妄、躁狂及精神病性症状,且与中*、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无关,严重时可致命。
以下个案报告中,患者的谵妄性躁狂很可能由药源性低血压所诱发并维持,停用降压药后,血压较前升高,相关症状也随之完全消失。作者认为,上述现象可能与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不足,和/或降压药自身直接的神经精神副作用有关。本病例提示,患者的精神症状出现波动时,不应想当然地将其视为原发病的复发或恶化,而应全面探寻潜在可逆转的原因。
病例
患者A先生,78岁,罹患晚发型双相障碍I型(DSM-5)。64岁时,患者以轻躁狂发作起病,表现为工作及社交生活中的易激惹、愤怒及活动过多,当时尚无需专门治疗。76岁时,患者首次出现躁狂发作,症状包括心境不稳、精神运动性活动过多、精力增加及妄想,首次入院治疗,使用丙戊酸盐mg/d。随后一段时间,患者的心境仍不稳定,表现为亚临床抑郁心境、淡漠、快感缺乏及「赖床」等,但患者已不再用药。此后,患者的状况有了起色,状态基本正常。
然而,好景不长,良好的状况仅持续了3个月,78岁时,患者再次因躁狂入院,表现为心境高涨及易激惹、睡眠需求减少、言语迫促、思维奔逸、随境转移、行为乱、幻听及幻视等。上述症状于入院前1周突然出现。患者家属报告称,患者表现为意识状态波动,言语不连贯,以及暴怒和破坏性行为。住院后,尽管重新使用丙戊酸盐mg/d,联合喹硫平75mg/d及劳拉西泮2.5mg/d,患者的症状仍未得到良好的控制。
精神科邀神经科及内科会诊,以寻找潜在的躯体病因。患者接受了全套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未发现可解释上述突发性症状的原因,物质滥用及戒断、恶性综合征及5-HT综合征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会诊专家在回顾患者的躯体病史,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巴雷特食管及轻度良性前列腺增生之后,决定沿用当前自备药——比索洛尔、阿夫唑嗪、依那普利、氢氯噻嗪、噻氯匹定及泮托拉唑。
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会诊结果,患者被诊断为谵妄性躁狂。入院前7天,患者定向力部分受损,认知功能波动,无意识的活动增多。情况稍好时,患者能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时间及人物定向力尚可;情况最差时,患者喃喃自语,存在大量无明确目标导向的行为,有时大喊大叫,并对幻听及幻视显示出恐惧。
入院12天后,患者在排便时出现晕厥发作,随后很快醒转。再次请神经科会诊,首先排除了急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可能,心电图结果同样为阴性。监测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为/70?mmHg,心率为78bpm;直立位动脉压为95/70mmHg,平均心率为90bpm。综合考虑后,停用大部分降压药,仅保留比索洛尔(2.5mg/d),动态监测血压及心电图,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后者提示双侧颈动脉轻度狭窄,但无显著的临床意义。
随后3天,患者血压逐渐上升,稳定在/80mmHg,心率正常。在精神科药物未调整的情况下,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定向力快速恢复,精神运动性激越症状减轻,行为正常。另外,患者的睡眠模式也逐渐恢复正常,可整晚保持睡眠状态。病情平稳后,患者好转出院,门诊继续使用喹硫平、丙戊酸盐及劳拉西泮。
一般情况下,谵妄性躁狂患者对包括劳拉西泮在内的标准治疗方案应答较好。考虑到本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疗团队认为,其谵妄性躁狂的改善可能与停用降压药、脑血流灌注恢复正常有关。
讨论
本例患者谵妄性躁狂的表现较为典型:急骤起病,定向力受损,感知觉功能波动,意识水平改变,高度兴奋,情绪不稳,言语不连贯,幻觉,妄想,睡眠紊乱,行为乱,且无明确的器质性原因。然而与其他大部分患者不同,本患者的症状对标准药物治疗应答并不理想,而在停用降压药后几乎完全消失。针对上述现象,研究者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机制加以解释:
1.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不足
长期以来,患者处于过度降压的状态,其降压治疗方案并未很好地针对其血压波动及脑灌注的特点,这也反映在了晕厥发作上。另外,双相障碍I型患者对血压调节的主观感觉存在异常,进而反复出现短暂性脑缺氧,进而诱发谵妄性躁狂。证据显示,老年人即便未罹患急性代谢或血流动力学疾病,其脑灌注也可能出现阈值下的一过性波动,导致多巴胺能亢进及胆碱能相对不足,升高谵妄性躁狂发生的风险。
2.降压药对神经精神系统的直接效应
多种降压药具有潜在的神经精神副作用。证据显示,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的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等,可诱发幻觉、躁狂、欣快等一系列副作用,可能与其抗肾上腺素能效应及针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有关。还有报告称,降压药对大脑β-肾上腺素受体及5-HT受体具有复杂的效应。以β受体阻滞剂为例,患者可出现抑郁、生动的噩梦、幻觉、谵妄、类似于急性精神分裂症的偏执性精神病等,尤其是普萘洛尔。另外,β受体阻滞剂的精神副作用似乎不呈现量效关系,而与个体敏感性有关。
更新型的降压药,如ACEI,同样存在诸多神经精神效应,包括诱发躁狂发作及精神病性症状。事实上,近期有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望成为心境紊乱的新靶点;前临床及临床数据显示,ACEI类药物可能具有潜在的抗抑郁效应,但仍需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确认。还有研究者提出,脑啡肽酶在脑啡肽的降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ACE蛋白酶抑制剂可阻断该酶,进而影响个体行为。
无论是何种机制,本病例均提示,针对联用降压药的双相障碍患者,应开展更为密切的监测,原因在于这一群体可能对很多药物的精神效应更为敏感。遗憾的是,谵妄性躁狂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大部分描述来源于病例系列研究,病程不同,病因也众说纷纭。对于本例患者而言,即便症状的确在减停降压药后显著改善,其因果关系也不能完全确定。
然而,无论如何,精神科医师应充分提高警惕,包括脑灌注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以及降压药的潜在精神副作用。
文献索引:ManuelGlaucoCarbone,MarioMiniati,MarlySimoncini,etal.,“PharmacologicalHypotensionasaCauseofDeliriousManiainaPatientwithBipolarDisorder,”CaseReportsinPsychiatry,vol.,ArticleID,3pages,.doi: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