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2
TUhjnbcbe - 2021/7/26 8:31:00
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12/4786407.html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2)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分型:消瘦型(热能不足)、水肿型(蛋白质不足)、混合型

2.病因:

原发性---如喂养不当、奶粉配制过稀、未及时添加辅食等

继发性---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异常、消耗性疾病等

3.临床表现

活动减少、精神变差、体重不增加甚至下降,主要表现为消瘦。

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重要指标之一,消耗顺序为: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血浆白蛋白(<20g/L)明显下降时出现:凹陷性水肿。合并严重感染时可有:慢性溃疡。

4.实验室检查

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为特征性改变。但半衰期长不够敏感。

前白蛋白和视*醇结合蛋白较敏感,胰岛素生长因子1被认为是早期诊断灵敏可靠指标。

5.治疗

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蛋白摄入量。

调整饮食---强调个体化,勿操之过急。

药物治疗---消化酶、口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射蛋白质同化类固醇、胰岛素。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

1.病因

能量摄入过多、活动量减少、遗传、其他。

2.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婴儿期、5-6岁、青春期最常见,男多于女。患儿食欲旺盛,喜吃甜食。明显肥胖者常有疲劳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严重时可有低氧血症、气急、发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

2.诊断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3.治疗

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维生素D的来源

A.母体-胎儿的转运: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25-(OH)D3。满足出生后一段时间需要。

B.食物中维生素D:天然食物含VitD少,母乳含VitD少。但配方奶粉和米粉摄入足够量,婴幼儿可从这些强化食物中获得维生素D

C.皮肤光照合成:是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是内源VitD3(胆骨化醇)的前体。

2.维生素D的转运

3.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重吸收和骨样组织成熟和钙盐沉积。

4.病因

1.摄入不足

(1)围生期维生素D摄入不足:妊娠期母亲严重的营养不良、慢性肝肾疾病、双胎等均可导致胎儿体内储存维生素D不足。

(2)日照不足:紫外线照射不足或高指数防晒霜的使用均可导致小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

(3)食物补充不足:母乳喂养的小儿未及时的进行辅食添加可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

2.需要量增加

婴儿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特别是早产儿及双胎婴儿,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

3.吸收障碍或代谢障碍

(1)小儿出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吸收:慢性腹泻等。

(2)肝、肾损害可导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

(3)长期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抗惊厥药可使维生素D加速分解。

(4)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

4.发病机制

5.临床表现

初期(早期)---6个月婴儿,特别是3个月小婴儿

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闹、摇头擦枕(枕秃)。非特异性,仅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多无骨骼改变。

枕秃

活动期(激期)---主要为生长发育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

a头颅

6个月:颅骨软化,枕骨、顶骨后部乒乓球样感觉

7~8个月:方颅

b胸廓

1岁左右:7~10肋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

漏斗胸

c四肢与脊柱

6个月以后:小儿出现手镯、足镯改变

1岁以后:可出现O形腿或X形腿。脊柱出现后凸、侧弯畸形

恢复期---经过治疗或日光照射之后临床症状、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该期小儿的表现基本恢复正常,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6.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冬季出生+枕秃/骨骼特异改变+25-(OH)D3下降。

确诊依靠血生化和骨骼X线检查。

7.治疗和预防

(1)加强护理,适当增加晒太阳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及时添加辅食等。

(2)维生素D:

每天口服剂量为~IU,1个月以后,改为预防量~IU/d。

如有口服困难者或重症患儿,可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一次肌注15~35万IU,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IU/d。

(3)钙剂:

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建议小儿适当增加含钙丰富的食物,如有严重佝偻病可补充钙剂。

(4)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如患儿有锌和铁等的缺乏,应及时补充,以促进骨骼的成长。

(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一、病因

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的分泌增加。血钙继续降低(至1.75-1.8mmol/L),或离子钙<1.0mmol/L则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患者可出现抽搐,即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二、临床表现

1.隐匿性:当总血钙<1.75~1.88mmol/L,患儿可出现隐匿表现,需要通过刺激而出现以下体征:

(1)面神经征(Chvostek征)

突然刺激小儿颧弓和口角之间的面颊部,可导致眼睑和口角抽动则为面神经征阳性。

(2)腓反射

突然刺激膝下外侧腓骨小头上腓神经处,可导致足部向外侧收缩则为腓反射阳性。

(3)陶瑟(Trousseau)征

使用血压计袖带包裹小儿上臂,充气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5分钟内引起该手出现痉挛表现则为陶瑟征阳性。

2.典型发作:血钙低于1.75mmol/L可出现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抽搐等表现

(1)惊厥:一般无发热。轻者仅有短时的眼球上窜和面部肌肉抽动,

而且神志清楚;严重者可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动,双眼上窜,面部肌肉颤动,时间从数秒至数分钟,长时间发作患儿可出现发绀。发作停止后,患儿意识恢复,清醒后活泼如常。发作次数不限。

(2)手足抽搐:见于较大婴儿或幼儿等,患儿可突然出现手足强直痉挛,双手腕部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踝关节伸直,足趾同时向下弯曲。

(3)喉痉挛:多见于婴儿,患儿可持续按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无热惊厥+无神经系统表现+佝偻病表现+血钙下降。

鉴别:需与低血糖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喉炎相鉴别。

四.治疗

1.急救治疗

(1)立即保持气道通畅并吸氧:如有喉痉挛,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气道通畅后,为其吸氧。

(2)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可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也可使用地西泮肌内或静脉注射。

2.药物治疗

(1)钙剂:尽快静脉滴注或推注10%葡萄糖酸钙,患儿清醒后可进行口服。(2)维生素D治疗。

文章看完了,如果觉得有用的话请将

1
查看完整版本: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