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年5月5日,一位名叫代兴华的精神病住院患者的姐姐浦玉兰以十分感激之医院送来“高尚仁德、排忧解难”的锦旗,这只医院精心呵护精神病人赢社会认可的一个例子。
故事二:在采访中总护士长包红梅、精神科护士长杨庆芬芬介绍说,去年10月份她们到阿都乡开展健康扶贫时了解到,阿都村大佐一名叫做王祥汝的精神病患者,患病多年,在村里惹是生非,并打伤了他的父亲,其家人只好远离他而居住,为让其维持生命他的母亲看到患者不在家时才送些食品。出于医生的使命感,包红梅、杨庆芬设法将其约束并接医院治诊,3个周后其母亲前来控视,已经能够与亲人正常交流,目前该患者病情康复得比较理想。
故事三:副院长夏本义讲述了一个更让人心痛的事,宣威市东山镇镇雄村委会孟家村有个名叫孟云省的精神病患者,因发病时自身无法控制其行为,给亲属及邻居们惹出不少难于接受的麻烦事,对此发病期间家里不得不将其拴在厩里以控制其惹事生非,由此身患重性精神病的孟云省几乎失去自由,夏副院长于去年7月25日到东山镇开展健康扶贫时得知此事后,及时将患者接到本院,经精神科李兴林主任7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目前这个被亲属认为是个“废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全部恢复,生活也可以自理了。
向精神病患者代兴华、王祥汝、孟云省得医院关爱和精心呵护后获得再生的事例不胜枚举,采访中记者深切体会到那里一个个让人揪心和苦楚患病故事,然而就是医护人员天使搬呵护让患者及亲属看到了希望。
据宣威市残联在年至年对宣威市26个乡(镇、街道)调研和统计,宣威共有精神患者人,其中精神分裂症人,市残联尽其所能从年开始对其重症病人中的贫困户患者采取发药居家治疗,并由当初的每年给人发药增加到目前给人发药,没有享受到发药治疗精神病患者怎么办?故事就从一个人的初心说起。
缪祥荣——宣威守护精神病患者第一人
面对群体巨大的精神病患者,能否在宣威建医院?切实解决宣威精神病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方便当地精神病患者看病就地就近就医,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方便就近探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居于这样的初心,缪祥荣对宣威精神病患者发病率、病人对家庭及社会造成的不安隐患进行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后,通过论证他毅然作出决定,即使倾家荡产,也要医院办起来。在宣威市残联、卫生局和民*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夫不负有心人,缪祥荣终于在年8月创办医院。创办之初,无场地、无房子、无设施,医院需要什么就购置什么的标准,他不息血本、不畏艰难、用心经营,医院实现从无到有、从当时的租房办院到目前精神病医院拥有业务用房平方米。目前宣威精神病医院被行业主管部门认定为“二级精神病医院”,承担着宣威市精神残疾患者的防治工作。依托医院为载体,由上级主管部门挂牌成立了“宣威市精神病防治中心”、“宣威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培训中心”、“宣医院”、“云南省重性精神病定点医疗机构”,共有开放床位余张,设有精神一科、精神二科、精神三科、综合科,有职工人。
建院至今一直承担着宣威精神病人的预防、治疗、康复、培训与重性精神病人的体检、发药工作。鉴于宣威精神病医院的特殊贡献,曲靖市残联授予扶贫助残先进集体。
不忘初心,牢记健康扶贫使命
经统计,宣威精神病医院建院至今,共收住精神病人约00余人次,门诊约人次,为贫困精神病患者减免治疗费用累计余万元。在市残联组织下,年10月至年底,完成了覆盖全市24个乡镇、街道和4个千人以上厂矿单位共名精神病人的建档立卡工作,对24个乡镇、街道的村(社区)卫生所医务人员开展了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服药、监测等培训。年以来,担负起全市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和免费发药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
结合宣威实际,为减少宣威市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逐步实现精神病防治“应治尽治、应收尽收、应管尽管”的目标要求,真正减少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的发生。宣威精神病医院不折不扣完成省残联、省精协、市*府,及市残联、市卫计局安排的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全市基层医务人员和残疾人联络员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到目前为止,已对海岱等6个乡镇的基层卫生人员、残疾人工作者共计余人进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经过培训,切实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对精神障碍患者管控、防治、康复的能力,为精神残疾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建设健康宣威、法治宣威、平安宣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扶贫工作决策部署,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健康扶贫,遏制和减少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宣威精神病医院结合实际从五个方面融入到全市健康扶贫的实际工作中:一是严格执行“一站式救助”补偿*策;二是完成了本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免费健康体检筛查,摸清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和疾病信息,按照一人一卡的要求,建立了健康档案信息;三是组建医疗服务下乡服务团队,按照分片负责、统一管理的模式,对全市目前已建档立卡的患病群众全面开展一对一健康问题咨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危险因素干预和精神疾病防治指导,让每名建档立卡患病群众享受一个服务团队和一名医生电话回访的双重服务,切实提高其健康水平;四是开通健康扶贫就医绿色通道,建立24小时健康服务热线电话应急医疗服务,配备专用救护车开展接诊服务;五是开通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绿色通道,设置健康扶贫门诊,在醒目位置张贴贫困人口就诊流程、制作健康扶贫宣传标语、贫困群众优先就诊;在住院部设置健康扶贫专用病房,最大限度地方便贫困人口看病就医,在挂号、就诊、检查、化验、取药、住院方面做到“六优先”;实施挂号费、普通门诊诊疗费、门诊出诊费、急诊观察床位费“四免费”,切实减轻贫困群众看病就医支出,提高患病群众的“满意度”。
“四位一体”呵护精神病人
在宣威精神医院采访时负责行*工作的副院长仇国告诉记者,医院从年8月挂牌成立到今天走过26年发展历程,如今实现了“四位一体”呵护精神病人。为满足全方位呵护精神病人的需要,年1月,由宣威市人民*府批准在宣威精神医院的基础上挂牌成立“宣威市精神病防治中心”,年11月,由云南省残联批准在已有基础上挂牌成立“云南省宣威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培训中心“,同时由宣威市卫计局批准挂牌成立宣医院。“四位一体”各展其长,26医院共计收治住院精神病患者00余人(次),门诊17万余人(次);宣威精神病防治中心成立以来,完成了宣威市28个乡镇街道、厂矿共名精神病人的建档立卡工作,日常工作重点对精神病患者的跟踪、回访、康复等服务;宣威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培训中心成立以来,担负起宣威市28个乡镇街道残联专干、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基层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康复培训,到目前为止,共开展培训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防治和康复能力,为精神残疾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宣医院成立以来,对之前建档立卡的名精神病人进行筛查,共筛查出重性精神病人人次,医院成立了精神病防治科,配备专人进行日常电话康复回访,开通24小时健康热线电话,自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年已经64岁缪祥荣院长,他不仅是宣威精神医院创始人,更是始终坚守这份事业并引领宣威精神医院迈向明天的领路人,在省、市相关领导为宣威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培训中心、宣医院授牌时他庄严表示:精神残疾患者防治康复是个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我有幸成为一个从事精神残疾患者防治康复事业的医护人员,注定了我们的事业只能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全面落实《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中提出的“建社区、抓康复”以改变出院病人“易复发、难恢复”,引领全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构建和谐社区。在市委、*府的统一领导下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带领下,切实做好宣威市精神残疾患者的防治工作、按年度计划做好对基层精神康复卫生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以提升全市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专业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为全市精神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使精神病患者困难家庭早日脱贫。
文/沈良斌图/张坤
责任编辑徐兴敏晏廷勇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
此消息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