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景仰;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与心态。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言。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
分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
级
特征20
分
深刻丰富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内容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情境及任务要求,与之相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广州市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学科写作题,仿照年全国高考卷及
年适应性测试作文的命题形式,采用近年全国高考及适应性测试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考生须在阅读题目给出的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关于题意理解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写作材料、写作主题与任务、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由两个段落构成,整体上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第一段,由2个句子构成。指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处中的“俯视”“被俯视”情况。
(1)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
这句话从情感态度层面展示了人与人相处的一种常理:一方面,人人均有独立人格、权利与自尊心,需要得到尊重,故情感上不愿意被他人居高临下地俯视;另一方面,人与人交往应持对等之态,从态度上不应该用霸道、倨傲、轻蔑的态度俯视他人。
(2)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景仰;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
这句话紧承上文“被俯视”与“俯视”,回溯历史,由人与人的关系论及国与国的关系,对比中国在历史上曾“被仰视”和“被俯视”的史实。历史上,中国在经济、*治、文化等方面曾长期领跑世界,虽中华民族向来拥有“谦逊”“有礼”等姿态与心态,友好和平的交往方式在古代中外交流史上也长期居于主流位置,但先进的文明与强大的国力,还是使中国赢得了他国的“仰视”。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中国积贫积弱,经济、科技发展远落后于世界,处处挨打。一方面只能仰人鼻息,卑微地仰视列强;另一方面,则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肉,被列强俯视。历史兴亡,国运起伏,带来了“被仰视”与“被俯视”的视角变化,值得考生深思。
第二个层次即第二段,由3个句子构成。
(1)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
这句话既承接上文,指出文化与文化之间也同样存在俯视、仰视与平视的视角问题,将材料引向了更宽广的文化、文明的领域。“不愿被俯视”与“不应俯视”之道,不仅是人与人、国与国友好交往之道,也是文化与文化、文明与文明交流的原则。
中华文化崇尚谦逊、大度、包容、和谐,孔子有“有教无类”的主张,孟子认为“圣人与我同类”“尧舜与人同耳”,庄子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种文化到了今日,已内化为中国外交的核心。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国际关系民主化”,再到“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中国外交*策和实际行动始终拒绝居高临下地俯视他国,而是平视世界,这与世界上某些国家的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句话拓展了材料的视阈,有利于考生在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内进行思考与写作。
(2)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与心态。
这句话就视角背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给出站位、定位、姿态与心态四个方向,对上句及第一段的内容进行了哲理式的提炼与概括,启发考生对“被俯视”与“俯视”现象背后
的原因、内涵、意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得出更理性的认识。在此语境中,视角可以是仰视、俯视,也可以是平视。视角取决于彼此双方的站位与定位,是因为站位与定位往往代表了各自所持的立场与原则,定位往往代表了各自所确定的位置、座次与目标,而实力、信仰、制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则会带来各自站位及定位的高低差异,从而影响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的视角。
视角也取决于彼此的姿态与心态。姿态高高在上,心态妄自尊大,则会惯于以俯视的视角看一切;姿态卑微低下,心态不自信,则会习于以仰视的视角看世界。唯有以友好、相互尊重的姿态与不卑不亢的心态平视他人与世界,方能赢得尊重,收获和谐。
(3)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这句话提出问题,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将思考的内容引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与波澜壮阔的未来,对当代青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时代命题。“百年变局”指出目前中国面临的世界大环境:当下世界,单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严重,某些国家以坚定捍卫霸权为定位,以“教师爷”的姿态与傲慢的心态处理国际关系,并从贸易、科技、*治等各方面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攻击、打压,使中国面临着极为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此同时,当今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同寻常的历史性大跨越,这个大跨越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面对世界与未来,当代青年更需要以坚定的*治站位及准确的定位,以相互尊重的姿态与不卑不亢的心态去看他人、看世界,更好地处理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相处共存的问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
综合来看,材料的组织暗含三条线索:从回顾历史到展望当下再到面向未来,展开纵向的叙述;从人的相处到国家的交往再到文化的互融,进行横向的类比;从叙述现象到分析原因再到提出问题,做出渐次深入的探讨。
考生可依据材料组织的内在逻辑确定立意:既可以将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提出对未来的期待,也可以从不同层面思考视角对于个人、国家乃至文化的意义,还可以探究不同视角背后的因素,进而揭示“俯视”的危害。既可以立足古今,也可以放眼未来;既可以深思义理,也可以博引事实;既可以滔滔辩驳,也可以娓娓道来……
(二)对主题与任务的理解这一部分包括写作主题和写作情境、任务。
项目
任务情境
具体呈现
主题
拒绝俯视,共
创未来
写作的方向与范围
情境
世界青年交流论坛
开放、自由的表达空间,“交流”是重点,要营造现场感
身份
中国青年代表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阐述看待世界的视角,体现中国青年的气度和风采
对象
世界各地青年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