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具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病程多迁延,约一半的患者以精神残疾为最终结局。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性障碍中最常见的形式。
年3月24-25日,在广州举办的“TOP聚精汇神-第五届赛诺菲中国神经精神疾病高峰会”的精神分裂症分会场中,多位专家学者就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以及急性期和维持期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医院的精神科主任医师陆小兵教授也应邀接受了访问,为我们展示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和维持期的治疗艺术。
陆小兵教授访谈
首先,陆小兵教授介绍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评估方法。精神分裂症的评估主要分为5个方面。
第一,对症状的评估,比如精神病症状、躁狂症状、焦虑症状等,应主要对精神病症状进行评估;第二,对合作性的评估,评估患者在急性期状态下能否配合治疗、配合干预;第三,对躯体状态的评估,例如意识状态、是否存在其他躯体疾病、甲状腺情况、水电解质的问题等等;第四,一般的病史记录、性别、年龄、既往的诊断和既往用药情况等;第五,风险性评估,比如是否有自残自杀风险,是否有冲动攻击人的风险,是否有用药依从性不良的风险。只有在完成了这多方面评估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诊断和治疗方案。
关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用药的问题,陆小兵教授同样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用药时,应该根据上述多个方面的评估结果,结合对患者的诊断结果,制定一个相对精准的个体化方案。这个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应该分成两种情况来制定。
■一种情况是病人相对比较合作,愿意配合干预。这类病人如果是复发患者,原则上使用以前有效的药物;如果是首发患者,原则上使用对阳性症状,或者对阴阳性症状均起效快、安全性高的药物,例如氨磺必利、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如果患者有兴奋或激越症状,可以选择有镇静作用的药物。
另外还需从性别和年龄方面进行考虑。如果是女性患者,尽量使用对内分泌、代谢方面副作用较少的药物;如果是老年人和青少年,考虑到安全性问题,尽量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如果伴有其他躯体疾病或者水电解质不平衡的患者,应先纠正躯体状况,然后小剂量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抗精神病药物。
■另一种情况是病人不愿意配合治疗,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如果是躯体状况不好、水电解质下降或伴有其他躯体疾病,原则上要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进行精神症状的干预。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应该应用容易吸收的剂型,如口服液、口崩片、针剂或肌注用药。
因为患者不愿意合作,刚开始剂量可偏大,在短时间内足量、足疗程的用药,尽量以口服用药为先;如果实在不合作,可以考虑肌注或者静脉滴注。同时也要考虑性别、年龄和既往用药情况。
精神分裂症维持期的治疗方案,与急性期用药会有一定的区别。“急性期的用药原则一是快速,二是足量,三是安全”,陆小兵教授说道。急性期的治疗要讲究快速起效,快速控制症状,并且应足量和安全,在保证病人躯体情况的同时安全有效的用药,以便于以后维持期的序贯治疗。
而在维持期的治疗,陆小兵教授也总结了三点,即保持疗效、提高依从性和适当减少剂量。第一,维持期用药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保持原来的疗效;第二,需要用安全性高的药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急性期不同,维持期要考虑服药依从性和长期药源性副作用以及合并症的出现;第三,相对于急性期,维持期的剂量在稳定一段时间后要适当减少,减少到急性期的1/3至1/2,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另外,维持期在治疗同时需要进行不断的定期复查,包括肝肾功能,血药浓度等。同时,心理治疗和家庭社会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陆小兵教授总结道:“如果要达到好的维持期治疗效果,最重要的是在于急性期症状控制的快速和全面,让所有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再在这个基础上让患者有一定的自制力,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服药。另外,要选择有效、但药源性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治疗的药物。只要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在维持期较好的坚持治疗,并达到令患者满意的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