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中我们已经了解由躯体疾病所致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我们今天继续深入了解继发性抑郁症。
继发性抑郁易感人群
慢性疾病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过于敏感,容易放大自己的感受。
通常这类患者自我压制明显,患病之后容易责怪自己,感到自己患病给身边的人带来了麻烦,把自己看作是家庭的累赘。
于是便出现了抑郁、自责、退缩等负面的情绪,有的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
神经递质缺陷:研究表明,情绪调节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的功能和效果的变化可能在引起抑郁症中起重要作用。
荷尔蒙水平:荷尔蒙平衡的变化会令人更容易抑郁。例如,妇女通过与生孩子有关的荷尔蒙变化、或有某些甲状腺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状。
如何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一般有ICD-10和DSM-IV。
国内主要采用ICD-10,是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情感障碍。
主
要
症
状
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其他常见的症状:
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②自我评价降低
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④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⑤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⑥睡眠障碍
⑦食欲下降
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如何预防?
反应性抑郁
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患者的素质因素有关。抑郁症的发病是生物学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抑郁症的预防不仅包括一般人群,也包括易感人群,例如具有情感性精神疾病或者抑郁症阳性家族史的人群。
01
提高对抑郁症疾病的认识,了解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特征;
02
自我调节心态,对不利环境能够积极应对,而非消极逃避,掌握积极的应对策略等;
03
对某些易感人群来讲,在抑郁症发病前期,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及时心理干预,防患于未然。
继发性抑郁
01
慢性病:内科门诊病人有抑郁征象者占12-36%,住院病人约三分之一有中等程度的抑郁症状。
患者在警惕躯体疾病侵扰的同时,还要注意是否会产生抑郁症,一经发现应立即对症治疗,以防长期拖延导致酿成悲剧。
02
积极筛查:情绪变化无法自行恢复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详细描述自身状况,筛查各类激素水平
①保持开放态度,留意情绪、睡眠、食欲变化,与医生及时沟通;
②警惕出院后,会面临由疾病所引起的躯体和情感的变化,疾病对其身体或生活的巨大威胁和明显影响,会产生迟发性的情绪反应;
③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就算出现也不用害怕,抑郁症已经拥有完备的治疗流程。
03
原则:需要患者与家属一同积极面对,共同努力。
重视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相互影响关系是疾病防控不可或缺的一环。
抑郁症并不是该感到丢人的病,也不是谈“郁”色变的疯病,它和任何常见疾病都是一样,是生活中的一场阴雨,应在专业机构早筛查、积极配合治疗,拥抱晴朗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