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患者和家属有过这样的经历:认真仔细的通过网上的或者官方媒体宣传的内容,确定了想找的两三个精神科大咖,结果去了以后,也许是失望,更常见的感受是:不踏实,或者感觉不靠谱。
怎么判断一个精神科医生,是否足够靠谱,或者比较靠谱呢?
普通老百姓首医院排行榜,因为没有医生的排名,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
医院排行榜,主要占比的分数,是科研论文,不是临床诊疗水平。
医学的科研论文,和其它很多专业的论文意义不同。
芯片的创新、高铁技术的突破等等,是有极强的产业价值的,也就是说,这些领域的科研论文,是能够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
医学的科研论文大部分不是,精神科领域的更明显。大部分情况下,SCI论文能够直接转化为临床实际的诊疗水平吗,当然不会。
一个简单的常识比喻:
开车好的司机是开着车天天摸着方向盘,不断练出来的,而不是天天研究发动机、研究新能源电池的工程师。
同样,想要把病看好,就得更多更深入的、和更多的病人在病房、门诊等场所,以言语进行接触和交流,而不是天天待在实验室和病人的细胞、基因、血液指标等打交道。
从患者角度来讲,精神科领域最需要的科研论文是研究更好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可是一个整体的常见印象是:搞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更容易出SCI论文;搞临床试验的,重点在对患者各项指标的采集和收集,有时候研究结果也有作假的可能;搞心理治疗的,呵呵,很难出SCI论文。
于是,一个悖论就出现了。
一个医生出越高SCI影响因子的论文,医院的排名,而医院也越会青睐和重视对这些医生的宣传,可是当大量的患者慕名找他们看病时,他们平时接触患者、治疗患者的病例数,却是要远远低于搞临床的一线医生的。
就类似,你乘坐的巴士车司机,却是更多精力投入在研究发动机的工程师。
再次重复,大部分的论文,是没有多少产业能力的,没有多少能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技术的。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写论文的目的,并不在此。
前些天接诊一医院医生家的孩子,我说您应该找教授给自己孩子看病,她说她现在对医生教授半信半疑,宁愿按照患者们的口碑来找。
她称,为了孩子,曾经亲自参加过某次的大型精神科学术交流。
本来是想追着会上的某个大专家想问问孩子的病情和诊疗,却发现包括那个专家在内的很多她想找的耳熟能详的精神科大咖,他们的讲课课件来源于她也知晓的某家医药公司,她一下子很难信任专家所讲述的这些课件PPT上的各种药物疗效数据。
她是北大的教授,向我描述着中国医生发表论文更常见的意义:大多是为了晋升职称、获取某个岗位等等。
她说,你会发现,很多医生一旦升到了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他做出好的科研论文的速度一下子就降下来了,有很多甚至直接封笔,不再写论文。
而那种一直不断出论文的,往往常见于专家本身是研究生导师,每年必须不断的培养出研究生,论文是硕士生和博士生顺利毕业的必需品。
或者是为了保“位”,不得已而发论文。
可惜,老百姓不懂她说的这个道理,他们只看以论文为医院排名、医院宣传的那些医生。
很多医生就像那些工程师,说起研究和理论来,一套一套的,你仔细观察他看病的过程,就会发现:他可能连合格的精神检查都做不好。
他们定性抑郁症的情绪低落,经常是一听患者说我天天心情不好、有时候觉得生活没意思、我觉得自己抑郁了等等,就迅速下结论:“你得抑郁症了!”。然后就是开药。
精神症状的澄清他不做,也许是没时间,也许是他不会,也许是他没兴趣。
你要是和他说,我得抑郁症是因为什么什么原因,他就没有什么耐性听多少。
他更喜欢实验数据,他可能不喜欢和人多打交道。他的内心声音可能是:赶紧回去吃药就行了,说这些有什么用。
而且,
能出SCI论文的大部分偏生物学领域研究,而生物学派的精神科医生,本着唯物主义的精神,容易缺乏人文关怀精神,他们的脑海里,治疗最有用的、甚至是唯一有用的,就是药物。
即使现在,还有很多精神科医生认为心理治疗没用。
也有一些生物学派的精神科医生也并不是觉得心理治疗没用,而是他们自己不懂心理治疗。
不懂,为了避免暴露出自己在心理学领域的无知,于是可能会说你这个病心理治疗没用,或者需要加药。
而很多心理学派的精神科医生,容易把很多症状用心理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特点是:很少调药、或者调药不积极。
他们经常说一切症状都是有心理意义的,会说有些症状药物治疗是不会有多少效果的。会说她得抑郁症,是因为失恋、因为亲子矛盾、因为学习压力过大等等造成的。
可是我看过很多抑郁症患者,来的时候似乎原因都是各种心理刺激和压力,可是一旦抑郁症状缓解,大量的心结不知为何自然可能就松动和解开了。
例如,一个遭到寝室同学强行把她脱光衣服的抑郁症女生,羞愧难当,自责,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自己,无价值感明显,觉得自己以后是个废物,每天抑郁不想活,被强行送住院。
治疗有效后,对被脱光衣服的解释,变成了我觉得是因为我发育的好、长得漂亮,遭到室友的羡慕嫉妒恨所致。
入院时的自责、无价值感、无用感、自杀想法等,统统都没了。
熟悉抑郁症表现的人都知道:这些是抑郁症很常见的症状。
举这个例子,不是想说被室友欺负没有多大影响,也不是说药物就一定能够解决各种“心结”。
而是想说,老百姓以为的各种抑郁心结,也很可能是抑郁症本身的衍生品,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完全可能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心理影响的。
我见过不止10个有自杀自伤想法或行为的抑郁症孩子,主打心理治疗的精神科主治医生居然不积极的调整抗抑郁药物,以小量到中量的抗抑郁药物维持着。
原因可能有二,我臆测一下:
第一,他只擅长心理治疗,没有多少药物治疗的经验。
第二,怕转躁,转躁以后,家长会责备他,更重要的是,转躁以后,他不懂怎么治疗双相障碍。
他宁愿让孩子一直这么郁着,或者让很多成人抑郁症患者一直这么郁着,也不愿意调药。
最奇葩的一次,是有个孩子转躁为轻躁狂状态,由原来的内向自责,变成了过于的外向和攻击言语,主治医生不认识,不懂识别,居然说孩子病情好转:把向内的攻击和愤怒,终于从自身抽离出来,勇敢的面对外人。
门诊我把孩子的抗抑郁药物逐渐停下来,加上情感稳定剂,一周后病情就缓解下来了。而这一周,孩子是没有找他做心理治疗的。孩子的改善,是调药的结果。
最近一位跟诊我的心理咨询师,在旁观我的接诊后感叹:唉,这些孩子吃药后居然出现这么神奇的变化,我突然觉得我学心理学有什么用啊,我突然很后悔,当初应该先读医,再读个心理学研究生。
这位心理咨询师给我一个启示:那些主打自己心理治疗的精神科医生,也许他们潜意识里会有这样的担心:如果调药改善了抑郁症患者的症状,那么我的心理治疗就没什么用了,我会变得没有价值了。
生物学派的精神科医生,可能会开很多各种检查,尤其是心理测查,他们可能会更多依靠检查结果来判断疾病,特别是心理测查的检查结果,以弥补他们在精神科临床方面的不足。
尽管,他也知道,所有的检查结果,对于疾病的定性和治疗来说,都只是参考地位。
心理学派的精神科医生,可能只开很少的检查,因为他们看不懂某些检查对于诊疗疾病有什么辅助价值。他们也可能经常会忘了给患者检查甲功、肝肾功能、血细胞、心电图等。
一方面,他们容易忘记重视这些,另一方面,他们很少给患者积极调药,查这些东西变化估计也不会太大。
读者可能会问我,排名不大靠谱,那靠谱的医生怎么找呢?
下次,我们接着谈。
欢迎转发本文给你可能受益的朋友!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点击下列可以看:(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