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世上没有难教的小孩下
TUhjnbcbe - 2021/3/2 0:57:00
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22/4763423.html
第九章尊重孩子的心灵自由家长在帮助孩子成长时,心愿是好的,但常常事与愿违。很多家长不懂得掌握时机、步骤、策略,方法简单粗暴,不管孩子怎么抗拒,家长都不改初衷。为什么家长能这么牛气呢?就因为有个强大的理由——我是你的父母,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就算搞错了,也算好心办坏事吧,在道德上无过错。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陶行知(教育家、思想家)多管齐下,爱上钢琴让我学弹钢琴并不是爸爸妈妈的心愿,但他们是与曾老师配合最好的家长,他们三年里不说一句干预老师工作的话,完全相信老师会尽心做到最好。所以,弹钢琴这*念头,是曾老师的设计!大约是我到曾老师家三个月后,有天晚上,我和曾老师在书房里看电影《海上钢琴师》。故事讲述了一个始终坚守在一艘豪华游轮上的天才钢琴师的一生,里面的许多台词充满了人生哲理。电影结束后,听着片尾曲,我沉浸在故事里,十分感动。灯光亮起之后,曾老师轻松地和我随意谈论刚才的电影片段。你们知道,曾老师是个“心灵捕手”,看似不经意的聊天,其实从他嘴巴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有用意。何况,那一晚原本就是他打猎围捕我的专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这时必须要带出另一个重要人物——曾老师的妻子,这是魔术师身边最重要的助手。她很善于配合曾老师的教学方法,经常看上去像“路人甲”,其实是个训练有素的好助理。阿姨没有一点儿架子,我们常常互相斗嘴皮子。我们三个人围绕刚才电影的话题闲聊,气氛很愉快。聊了20分钟左右,曾老师说:“我要干别的,小松去洗澡吧。”我刚起身要回房间时,阿姨调侃了我几句,我停下来笑着和她斗嘴。就在这时,她笑着说:“哎,老公,我发现小松的手指很修长,长得挺漂亮的,适合弹钢琴呀。”她说这句话时的语调、表情,与当时的场景和整体气氛非常协调,毫无破绽,而且她是对着曾老师说的。当时我的笑容还挂在脸上,曾老师扫了我的手指一眼:“咦?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来,过来给我看看。”我的心情本来就很好,被别人赞美手指漂亮心里当然受用。其实我从小就觉得自己的手指挺修长、挺漂亮的,不过别人一般不会称赞男生的手指。我很自然地把手伸过去,曾老师瞄了几秒钟,轻描淡写地说:“确实不错,早一点发现就好了。好了,快去洗澡吧。去!”在洗澡时,我很高兴,情不自禁哼起歌来。我还不自觉地把双手放在水气蒙蒙的浴室镜子前,得意地审视这双刚刚被赞美的手。从浴室出来后,我听到书房传来放电影的声音。原来他俩找出几部有关钢琴的电影在看,像《钢琴师》《钢琴别恋》《闪亮的风采》等等,阿姨专门挑出弹钢琴的画面,评论电影主角的手指。他们在谈论时,都没有特别留意我,只是在讨论着关于手指长短和弹琴之间的关系。我也站在旁边一起看。阿姨笑着说:“小松,可惜了,你的手指那么好,小时候没学弹琴,浪费了好材料!”我就和她斗嘴说:“大器晚成的人更厉害!”曾老师马上接过话头调侃道:“是啊,听说苏东坡中年之后才开始练书法,人家很快就成书法家了。可惜你不是苏东坡呀!”我们三人就这么嘻嘻哈哈地贫嘴了一通。到了床上,我脑子里浮现出《海上钢琴师》中的很多画面,想起我那修长的手指,隐隐觉得有些遗憾!第二天午饭时,老师们都在议论我的手指。几位女老师还拉着我的手比较一番,夸我的手指漂亮。这事说完也就过去了,几天后没有人再提。当时曾老师家中有一个女孩小雯,她每周都要去附近一位钢琴老师家里学弹琴。平时由她的老师带过去,但有一次老师请病假了,曾老师叫我带小雯去钢琴老师家里。一开始我反对,不想去。曾老师笑着说:“你就去看看那个老师的手指有没有你的手指长嘛!”既然他硬要我去,没办法,我只好遵命了。到了钢琴老师家里,门一开,我的眼前一亮。哇!这位老师真漂亮,很有气质。青春期的少年如果说对美女视而不见,那肯定是骗人的。老师姓谭,非常有亲和力。她让我坐在旁边,给了一本杂志让我打发时间,然后她就去教小雯弹琴。我忍不住去看她的手指,真美!课程将要结束时,谭老师的另一位女学生来了。她的年龄和我差不多,长得也很漂亮。我见到同龄的女生就觉得很不自在,坐立不安。又过了几天,曾老师和我一起看电影《钢琴师》。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一名犹太钢琴家被人尽力保护起来的故事。电影告诉我们,一位有价值的艺术家是人类的财富。看完电影后,我们照例聊了一下剧情和观感。电影中那个德国*官为什么看到钢琴师却不杀,还要接济他、保护他呢?因为这*官本身也喜欢弹琴,也拥有良好的艺术鉴赏力。在古希腊,早有思辨的风气,民间崇尚讨论,崇尚逻辑,催生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以至后来影响到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这些思想精英和民间的土壤基础密不可分。德国、奥地利诞生了许多哲学家,康德、马克思、维特根斯坦等等。他们严谨、细致的作风,逐步变成了集体性格的一部分,因此整个国家发展进步很快。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文艺,各个领域都群星璀璨,就因为那片土壤中长年积累的厚度,终于大爆发了。欧洲发达国家的人民,文化素质高,学乐器的人多,虽然达不到演奏家的水平,但他们的鉴赏力都很高。这说明,一项艺术,群众中票友的数量众多而且水平高,就会催生舞台上的演奏家们精益求精。因为台下的观众品味高,台上的表演者想要博取掌声就必须奋力向上——土壤品质与产品品质的关系很大。《钢琴家》里的那个德国*官,居然冒着巨大的风险来保护一名犹太钢琴家,是因为他从小受过艺术的熏陶,这种熏陶赋予了*官另一层人格,这也是故事的动人之处——对艺术的珍重超越了*治!那位德国*官也因此而受到别人的敬仰!准确地说,正是音乐鉴赏力拔高了一个战争机器的人性!学习艺术,未必是要成为顶尖的专业人士。能成就一番事业固然好,但能获得成功的人毕竟只有少数。通过学习乐器、绘画等技艺,来提高自身的内涵和鉴赏水平,这些东西作用于内在,终生受用,并且对理解各种学问都有触类旁通的作用。学过弹琴的人,音乐素养一般比较高,至少能欣赏钢琴曲。比如,听一首肖邦的钢琴曲,不会弹钢琴的人和曾经练习过钢琴的人相比,感受是不同的。会弹钢琴的人听到的音符具有触键的质感,而别人却听不到这种质感。曾老师说:“小松,你希望以后成为一个对音乐有鉴赏力的人吗?”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想,可是我听不懂高雅音乐呀!”“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懂的,关键在于想不想开始,只要迈开脚步,一定会逐渐接近目标。我看,你干脆先跟谭老师学一学弹琴吧。不用学很深,达到3~5级的水平就可以了。”自从十天前阿姨夸我手指漂亮、可惜没有学琴开始,“学弹琴”这件事已经在我心底里流动了一段时间。所以,当曾老师提出来时,我没有反对,只是有点不好意思。曾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鼓励了我几句。他说只要我去开个头,不想学了可以停止。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并不强求在钢琴上有多深的造诣。像我这样的年纪才开始学,也别指望我能够成为钢琴家,纯粹学着玩儿。我觉得曾老师说的有道理。再说,其实我也想见到谭老师和那个女学生,能认识她们也是不错的。你说人是不是很奇怪,假如提前几个月跟我说学习弹琴,估计我是不会去的,可是现在我却觉得这是一件挺自然的事情。学习弹钢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开始是每周两节课,学习了一个月之后,曾老师问我感觉如何,我说还好,只是有些单调,那些初级练习曲太儿童化了。曾老师说:“你要增加练习的时间才会加快进度,像你这么大的孩子,学弹琴可以比年幼的孩子快很多。现在家里没有钢琴,让你妈妈给你买架钢琴来练习吧。”我心里想,能否坚持学下去都不知道,买了钢琴之后假如半途不学了,岂不是浪费钱了?于是我支支吾吾不敢答应。曾老师似乎看懂了我的顾虑,就说等我不想弹了,可以把钢琴运回家里给我妹妹学习。我想想也有道理,就同意了。后来我一直跟着谭老师学琴,一年之后,我的水平已经达到了4级,后来就没再学下去了。对我不想继续弹下去,曾老师持开明态度。他说:“你现在已经有了基础,以后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捡起来再学习,最可贵的是现在有了选择权。假如你从来都没学过,成年后基本上就失去了这种可能性——这也是当初尽量劝你学钢琴的原因。你现在觉得弹琴枯燥无味了,所以练习不下去,这我可以理解。但现实就是——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弹琴基础。而两年前,钢琴对你来说只是商场里的陈列品,你连摸一下的兴趣都没有。你觉得艺术和自己无关,你也不会买票去听名家的演奏会——而今天,一切不同了。”经过一番努力,后来我真正喜欢上了音乐。随着对古典音乐的喜爱,我确实觉得会弹琴和不会弹琴是不同的。正如曾老师所说,飘进耳朵的音符更多了些“质感”。曾老师谈思路音乐对于改善青少年行为及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润心”的一种直接手段。对于从来不爱学习的颓废少年,假如音乐能够被他接受,那么音符和歌词将如同春季的融冰渗透进干涸的草地,激发灵*深处“渴”的呼声。音乐是想象力的翅膀,少年人的思绪由音符牵引可以滑向远方。草原、冰山、森林,天地无碍,自由奔放。正因为音乐如此重要,我希望学生自己悄然去接受它。越是自然的,就越能在心灵驻留长久。对青少年而言,学会弹钢琴当然比不会要好。想让小松学习弹琴,是个艰巨的任务。在他刚来时,我简直无从着手,因为他各方面的基础都太薄弱了。引导学生学习乐器,不能无中生有,而是要结合他的条件、性格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在尊重小松基础的前提下,让他学习弹琴,如同在一片荒漠中要硬生生地开辟出一片绿洲来,这个弯,绕得很大。做正确的事,打破常规又何妨我一直没问曾老师为什么要我学弹琴,因为总觉得那是我自己想要做的。一年之后,他给我讲了我学习钢琴背后的故事。“刚来时,你的脑子一片空白,其实可怕的不是单薄空洞,而是造成单薄空洞的原因。我担忧你的自我意象是不积极的。你心中将自己放在与读书、艺术、精英相对立的阵营,这种心理的站位意识才是最大的阻碍。“人的自我意象像是导航仪里的地图,它影响着我们一生行进的路线。书店、音乐厅、乐器、文化思考或者领奖台,这些符号都成了你躲避的地方。就像磁铁的同极,碰上了自然就因排斥而绕开。“其实你钢琴学到什么水平是次要的。我的主要意图是要让你的手指去触摸琴键,让你出现在那些钢琴比赛和名家演奏会的观众席上。一句话——让你自己的身体触觉来说服你。“琴键是用手指去亲吻的,从童话般的虚无感开始,慢慢随指尖触觉走进你的神经深处,直到你看见琴键就觉得那本是属于你的地盘。你如果不去学琴,那些气质优雅的老师根本不会与你有交叉点。当她在身边亲手辅导你,你自然就会跟着她一起学习,并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以后,你可能会忘记她,可是却忘不掉那些知识了。“那充满艺术氛围的音乐厅,也是一种身份符号。进去一次不稀奇,任何人出于好奇都可能偶尔为之。可是,当你成为那里的常客后,你会无意中慢慢认同那种身份感,认同那个艺术殿堂是为你而建造的。“这种认同感是通过你和同学们的交流激发的。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适当鼓励你和同龄人交流就行了。“然后,你就会开始挑选另一种风格的衣服,从着装上开始调整自己,认同自己新的身份符号了。“还记得一年后,我带你去香港铜锣湾商场买衣服吗?你很想买一件在电影中见过的那种白衬衣,袖口是折过来扣、带有金色袖扣的那种。我答应了,陪你到处找,最后满足了你的愿望。虽然我提倡节俭,但是这种钱值得花,因为它是强化你新自我意象的黏合剂。你喜欢那种衣服,也就透露了你内心对形象的追求方向。“有天晚上,我发现你半夜两点还没睡觉,于是推开你的房门。你正躺在被窝里戴着耳机听歌。我并没有责怪你,因为深夜里听歌,本就是一个少年思考人生的灵感温床。“我拿过你的耳机来听,里面传来爱尔兰风笛的声音。我跟你聊了几句风笛的味道,还有风笛的名曲,然后就关上门,不打扰你了。“当时等于是给你一种授权:当你在做着正确的事情时,我会默许你偶尔打破常规。因为一时睡眠不足的不良影响远远无法和催生思考灵感的积极作用相比较。“其实,青少年只要是往积极的方向发展,父母应该灵活地给他们一点突破规则的刺激感,那些刺激感会比一千句鼓励、溢美之词更有用,而且能让孩子觉得父母贴心、开明,从而更有利于彼此的沟通。“你的手指长得修长,这点我一开始就注意到了。然后我发现你的性格比较柔和,可以往文艺方向发展。接着就是布局了。我先带你看一些有关弹琴的电影,听一些学习艺术的美女的故事,让主角的气质和不同凡响的味道感染你。我平时给你讲的许多小故事,也是描绘艺术的美感和人生的关系。“通过电影里的故事和我描绘的画面,引发你的情感产生涟漪,就像往平静的湖面不时扔一块小石头,激起内心一点点震荡。每次的分量都不用多,给你一点推力,但要让你感觉不到有我在推动,因为你们不喜欢按照大人设定的局面去走,而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感觉行事。“既然这样,那我就帮助你形成这种感觉。让你的脑海从洪荒野蛮中开始萌生弹琴这个念头。阿姨称赞你的手指也是抛出一个信号,促使你的内心去想这个议题。“所以,我持续地给你散播学习弹琴的正面信号,让你的脑海出现这个议题,然后再使这个议题在你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比如:夸你的手指长得好看却没有学弹琴,让你自己觉得遗憾。然后身边的朋友也多次认同你这种遗憾,更加加深了你的念头。“然后,谭老师出现在你的眼前,这是一种感官吸引。在这之前,很久不让你接触外面,制造渴望与同龄人为伴的心理需求,接着在琴房看见同龄的女同学,这些都是辅助元素。“当各种因素发酵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念头清晰了,这还不够。因为你自己不好意思主动说出一个让人感觉突兀的建议。我还要继续通过电影、故事和书籍等,通过多次提到钢琴对于提高艺术品位、雕琢自我灵*的功效,将你本来已经萌生的念头包装成一个高雅的、提高思想层次的积极追求。替你制造完美的理由,最后还临门一脚,主动劝说你一番,让你觉得不会特别难为情。好像是我劝你学弹琴,而不是你自己想学的。所以,说到底,学琴是因为你的内在先有了这个底子,我不过帮你发现并且激活它们罢了。“弹琴这颗种子一旦放进土壤发育,自然会催生后面的生态局面,那后续的发展就由不得你拒绝了。你开始学琴了,起初是兴奋的,但过程是枯燥的,要坚持下来才能继续进步。为了帮你持久学琴,我故意要求你妈妈给你买钢琴,就是想用这个套住你,让你不敢轻易放弃不学。既然买了钢琴,钢琴摆在那里,对你有种无形的鞭策。“你总算坚持学习了一年多,先不说水平到底如何,至少通过学琴培养了你体内的艺术种子。”曾老师谈思路家长在帮助孩子成长时,心愿是好的,但常常事与愿违。很多家长不懂得掌握时机、步骤、策略,方法简单粗暴,不管孩子怎么抗拒,家长都不改初衷。为什么家长能这么牛气呢?就因为有个强大的理由——我是你的父母,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就算搞错了,也算好心办坏事吧,在道德上无过错。由于家长手持天然的道德盾牌,因此就不管方法对不对,举着盾牌肆无忌惮地蛮推。即使把孩子的教育搞砸了,有“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块金牌顶着,他们就不会受到舆论谴责,在道德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家长的角色能够天然免责,才导致他们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在中国的传统家庭观中,父母容易把孩子的生命物化,将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这种以“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为前提的伦理观,融化在“传统文化”的水塘里,随其他养分一起灌溉着我们成长,成了中华文化中“孝道”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些家长不把孩子当做独立的鲜活的灵*来看待,所以他们才会自私蛮干,只求自己心安,不怕毁了孩子。自己的孩子自己养,不用别人说三道四!这语气掷地有声,好比“主权在我”的神圣宣言!其实正是这种“孩子是我的东西”的观点支撑着许多家长蛮横的行为。看看美国,他们的法律规定了父母不能过分体罚孩子,否则会剥夺父母的监护权。这条法规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孩子具有不可剥夺的独立人权。在未成年之前,父母有责任养育他们,但是无权伤害孩子。于是,美国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就有一道和我们不同的界线。那界线虽然无形,却导致了许多本质差异。中国的家长假如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反省错误。就像一种隐藏很深的电脑木马,你不用安全模式,根本无法找出并清除它们。一天不察觉,就会干扰一天的思考。只有把“父母伤害子女无愧”的道德盾牌打破,才能促使家长思考“如何尊重孩子的心灵自由”。尊重孩子,就要多考虑他们的感受。想帮助孩子,出发点再好,也要讲究方法才行。没有好的方法,就不会有好的效果。效果不好,你的动机再好有什么用呢?我见过许多被家长误伤的孩子,家长的错误方法造成了孩子成长中的种种缺失,等孩子长大了、定型了,家长也闹腾累了,那时再对孩子说“抱歉”,又于事何补?站在你对面的,可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啊!曾有个家长来找过我,他是部队的干部,一身*人的做派。他女儿16岁,成绩非常不好。他经常不在家,一回家就痛骂孩子,当然他是为了孩子好,可是方法简单粗暴。结果女儿成绩没有好起来,感情上却对爸爸很疏离,性格也很自卑。终于有一天,在被父亲责骂之后,她离家出走了。后来从女儿的好友那里得知,她和一个男人同居了。快一年之后,家里人才联系上她。此时,这个女孩已经流过产,更惨的是她还吸*了。这位父亲心都快碎了,他对一切也都无所谓了,只要孩子回家,戒*之后做回一个健康的人就好。所以说,教育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讲求提前预判,及早化解,而不是事后补锅。会做事的人一定懂得灵活运用方法。比如说,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或者把营养丰富的食物给孩子吃,首先要考虑到孩子会不会接受。就像医生给幼儿喝的止咳露一定得做成甜的一样,真正让病情好转的不是糖浆,而是混合在糖浆里的其他有效成分。有时看似无关的小环节,其实是整体成败的关键因素。多数家长教孩子都是苦口婆心,但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限于人生经验和心智,不可能真正明白那些大道理。年轻人的特点是容易被感官牵着走,过于注重眼前的感受,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一定要用心。如果孩子生病了不吃药怎么办?家长不但要让孩子喝药,还要想办法把那碗药熬制得甜蜜可口才行,让孩子欢欢喜喜地喝下去。先不告诉孩子这是治病的药,甚至还把中药装进汽水瓶子里。等孩子喝下去之后,疗效开始显现了,才将这些道理讲给孩子听。第十章体育锻炼收益多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管是打球还是周末定期的郊游远足,都会让父母和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不但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而且在“兴趣”这个筐里,家长尽可以巧妙地往里面装东西。五花八门的知识,都可以分多次一点一滴地在活动中装进去。这就是生活对孩子的浸润。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自己动手装篮筐在我过去单调的生活中,妈妈唯一允许我外出的机会就是每个周末我可以和一群同学打打篮球。其实打篮球只是活动的一部分,趁此机会,我们还会去网吧打游戏、在外偷偷地抽烟。除了篮球,我对别的体育项目也没啥兴趣。在学校里打篮球时,我的球技只是中等水平。每当球赛前进行分组时,我总是很羡慕那些技术好的同学,哪方都想争取到高手,两大阵营争来抢去。就像美国NBA赛场上的乔丹或科比,哪个队拥有他们,胜利的机会就偏向哪边。可我不是那种强者,从未受到大家的重视,我只是球场上可有可无的角色。自从去了曾老师那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到篮球,我非常想念篮球场,但我多次要求打球,都被他阻止了。曾老师说:球场只有一个,很多时候都是比你大的一群人在玩。你的实力不济,也只能旁观而已。越看别人打篮球,羡慕和嫉妒就越强烈,可是身体条件和本领都摆在那儿,这不类似于自虐吗?所以,大好时光别用于徘徊在球场外围。曾老师的话听起来总是有道理的,我默然无语。他看出我的沮丧,拍拍我的肩膀说:“这样,你要么苦练一番,技术好了再去,凭实力赢取别人的尊敬。要么就换一种体育项目,别玩篮球了。”我说:“换另一种项目?我不喜欢呀。”“那么就先用第一种策略吧。苦练技术,练好后再去球场上较量。你看那些赛场上的佼佼者,哪个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光看到他们人前显贵,不晓得他们背后受罪。”“你都不让我去篮球场,我怎么苦练?”我还一肚子抱怨。“只要你愿意苦练,我会想办法的。”曾老师说完就走了。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两天后,我发现家里有一个崭新的篮球筐。我很惊讶地问:“我们这里有空地安装篮筐吗?”曾老师说:“条件虽然差一些,但还是可以的。”原来他打算把篮筐安装在院子里。房子旁边有一条不到三米宽的巷道,篮筐就固定在一面8米高的墙上。家里各种工具都很齐全,曾老师是个DIY迷,他总是自己动手。他说人在少年时,每动手做一件事情,都等于为自己将来的账户上存入一万元。在后来的三年中,他利用一切机会让我动手学会了许多维修安装技术。那是我第一次动手参与的一个大工程。他拿来长梯、电钻、扳手、螺丝刀等工具,帮我扶好梯子,叫我爬上去给篮筐定位。天啊,我可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事情,于是有些犹豫。但是他态度坚决,一定要我自己动手,否则就没有篮球可打了。我胆战心惊地爬上高高的梯子。从小到大,父母都没让我干过任何一件工程维修类的事情,我甚至都不知道家里的工具箱在哪里。我有点退缩,曾老师说:“男子汉,干脆些。”没辙,我只好硬着头皮往上爬了。我敢肯定地说,站在梯子上面测量高度,再根据篮筐的螺丝孔确定好水平位置,是一件连大人都不太容易做好的事。曾老师一开始没帮我,只在下面扶着梯子旁观,让我自己想办法处理。我站在上面笨手笨脚地定位,方法弄错了,他就开口责骂。奇怪,在这时候他一改往日的和蔼,就像*队教官般严厉。我在挫折感中一点点接受他的指导、纠正,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完成了几个孔的准确定位。曾老师终于让我下来了,他说我还没学会用电锤,打孔的工作就暂时由他来做。我休息了几分钟后,他又让我上去拧膨胀螺钉。这个活更苦,因为一只手要拿扳手,一只手要拿着篮球筐。高空作业,不仅累,而且我的心还一直悬着,担心自己会摔下去。曾老师在这个环节没有严厉责骂我,他说没有干过的人不懂是正常的。他在下面指点我怎么把螺丝拧好。我完成之后,两只胳膊酸得不行。下来之后,迎接我的是他的微笑和一瓶冰镇可乐。他说:“怎么样?抬头看看篮筐,很有成就感吧?这个篮筐可是你亲手安装上去的,很不简单。以后你跟同学打球时,感觉就不一样了。而且,你经过动手操作,就会真切地体会到那些工人叔叔高空作业的危险与辛苦。因为你做过,自然会推己及人。”后来那几天,我一直扬扬得意,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件别人无法完成的事。而那些天其他老师都夸奖我,能够把篮筐装好真不容易,至少他们都做不到。“事非经过不知难”,亲自动手做过和光用嘴巴说就是不一样。经过无数次亲身体验后,这个道理现在已经真正成为了我的切身感悟。而触发每次感悟的具体经历却无一相同。并非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去体验这样的过程,有些人是为生活所迫,自然而然地去体验;有些是被别人推动着或引导着去体验;也有很多人根本没机会去体验,从而与“证悟”失之交臂。而我因为有曾老师悉心引导,堪称幸运。篮球筐装好后,曾老师在每天午饭和晚饭前30分钟都会和我玩投篮比赛,而且设计了一套奖惩的规矩。这样的游戏有竞争性,很好玩。曾老师说:“你的个子在球场上毫无优势,就苦练投篮吧。投篮命中率高可以弥补对抗时身体上的劣势。”就这样,我们每天在投篮比赛中玩得不亦乐乎。可是,我投篮的命中率始终没有超过他,我的技术提高了,他的技术也一样在提高,我俩始终保持旗鼓相当。由于场地的原因,没法训练运球突破等技术,但我们的投篮比赛奖惩机制丰富多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曾老师谈思路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受难者心生恻隐呢?因为会易位思考,己所不欲,也别难为他人。丰富的感情和触觉要建立在经验之上。假如一个人总是生活在深宫大院,从不出去了解世间百态,他就难以萌生丰富的情感。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力也同样重要。很多家长只知道鞭策孩子读书、做功课,此外什么活都不让干,这相当于把孩子的眼睛蒙住、手脚捆绑住,然后要求孩子智体美劳样样皆行。这样做的都是些缘木求鱼的糊涂人。有生活经历做基础,再看书就很容易理解贯通。反之,离开生活的土壤,缺乏训练,被剥夺了各种生动的情感体验,得到的只能是抽象而肤浅的想象。就如无土栽培,培养出的大多只是温室的花朵,怎么也培养不出山野间那些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选运动项目,先给个理由吧一段时间之后,我的投篮命中率提高了许多,自然就技痒了。我要求去篮球场找别人打球。结果曾老师又提出了要求:每次去打篮球,就要和他到体育馆练习两小时羽毛球。我当时根本就不会打羽毛球,对此也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可是作为交换条件,我也没意见。当天我就去篮球场找别人玩,我能明显感觉到我的投篮技术大有进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当然,晚上我就和曾老师去打羽毛球了。曾老师的羽毛球技术很好,可是我的基础实在太差,只觉索然无味。如此这般,在我们交战过几个回合后,曾老师建议我应该把羽毛球学好一点,因为篮球这种项目难以持久玩下去,它要有一个稳定的群体才好玩。但是步入社会之后,组织起一个有共同兴趣的群体是很难的,没有同伴就会持续不下去。而且,打篮球作为一种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对中年人而言会有较高风险,容易受伤。毕竟身体的柔韧性在35岁之后是每况愈下的。而羽毛球很适合长久坚持,对中年人的肩部、颈部、腰部都有好处。他还说:“等到你以后恋爱了,不可能在周末约心仪的女孩去打篮球呀,但是你们可以去打羽毛球。如果羽毛球打得好,人也会显得阳光帅气,还能通过指导她的球技而获得感情交流的机会,岂不是一举多得吗?”他又来这一招了。我被他说动了。可是对于从头开始的新项目,难免会觉得沮丧。我觉得自己没有打羽毛球的运动细胞,但是曾老师很耐心地手把手教我,如何发力击球、反手如何、战术如何,只是我的球技依然进步很缓慢。有一回,我们在篮球投篮比赛中,他跟人我打*,如果他赢了,他要我去体育馆的少儿羽毛球兴趣班学习;如果我赢了,由我选相应的奖品。我想了想,就说想要一周的假期。他答应了(一年后曾老师告诉我,其实和孩子们打*他是不会输的,因为方法和机会源源不绝,他随时都可以借题发挥。就算那时我获得一周的假期,他一样会让我的假期并不脱离他的培养思路。在精密安排下的时间不存在无效碎片,每时每刻都会别具意义。就算我在休假,他也会随时制定一个小目标,只不过让那些事情看上去不像是功课而已)。结果比赛还是我输了,我只好去参加羽毛球训练班。曾老师带我去报名,一次交了30节课的学费。第一次上训练班我就傻眼了。天啊!训练班里全都是小孩,我是其中年龄最大的。这样的情形让我无地自容,更让人难堪的是,我很快发现那些小朋友们只要跟着教练学过两年以上的,在球场上基本都可以把我当猴耍。看来,从小接受正规训练的效果不是吹的。最初的羽毛球课程很无聊,无非是如何握拍,怎样挥拍,连续对空中做一个动作。第一节羽毛球课上完后回到家,曾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他没问我训练班的情况。第二节课,教练把我调整到和一个13岁的男生搭档。每当我训练回来,发牢骚说练球无聊时,曾老师就笑笑说:哪有不经历风雨,天天看见彩虹的好事。苦练基本功,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于是,我就这么坚持把课程学了下去。这过程中,他每周都陪我去球馆打球,只要看到我有一点进步,他就不停地鼓励我。上完30节训练课之后,他也没再要求我去了。这时我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本功。曾老师每周都和球馆里的一群中年球友打两场球,他们这群球友关系很融洽,曾老师是这个小队伍的组织者。有一次在打完球回家的路上,我问他:“你们一帮人每次打球都很开心,嘻嘻哈哈,好像从不谈论工作的事情。”他笑笑说:“也曾经有爱打听人家工作的球友,总想从打球中牵引出一些社会利益,都被我慢慢清理出去了。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是个纯洁的队伍。“大家工作之余,本着运动健身的目的和对羽毛球的爱好,聚在一起是为了放松,而不是社交。越纯净的气氛越能产生凝聚力,所以我们不管年龄大小,大家都玩得像孩子那么开心。“其实群里面有几个人是每天要穿西服板着脸到办公室上班的单位领导。大家都很珍惜这个不用互相设防的氛围。我们这群球友一直坚持每周两场的聚会,能够风雨不改到什么地步?每到打球日,我们都把能推掉的应酬推掉。”时间长了,我偶尔听到他们在场边休息时,有些球友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抱怨唠叨一通,曾老师听了,也跟别人一样平淡地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却并没有告诉人家他就是教育方面的专家。我觉得很奇怪,在回家的路上就问他原因。他说:“我就算给建议也没用的。简单说,别人听不懂;就算听懂一些,也做不到。解决教育问题重在行动。这里面有个悖论:你一点他就能通的人,通常不用你点,他的视听范围内自然会有书籍或者其他信息去推动他思考及行动。而另外一些家长,你说了他们也听不懂你建议的可行度,反而会反感你装专家。”原来好人就算肯帮人也未必帮得上。不是一相情愿就可以把事情办好的。后来,我看到他和许多家长的接触,就更加印证了他说过的话:一个无法从逻辑上感受真理的人,只能从市场肤浅的吆喝声中汲取信仰!曾老师曾经说过,在平静的水面上,没有不推就走的船。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必是经一番努力推动的结果,前面偷懒就没有后面的舒坦。没有行动力的家长,嘴上说得再好听也没用。对孩子不但要有牺牲精神,更要有牺牲的行动。曾老师还经常让阿姨来陪我打球。有一回在打球中途休息时,曾老师特意在我耳边说:“你好歹要让一下阿姨,让她觉得好像能赢你,却又总是差那么一点儿,她就会有兴趣陪你打下去了。如果你一下子把比分拉开,人家就不跟你玩了。知道不?”说完,他还朝我做了个*脸,逗得我哈哈大笑!我的球技就这样慢慢进步了。有一回,我妈妈和圈子里那群阿姨一起去打羽毛球,把我也叫去了,结果我的球技让她们吃惊不已。其实打赢这些阿姨也没多大成就感,不过作为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都会觉得欣慰。学习羽毛球大半年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去打篮球了。有一天,我和曾老师看篮球比赛,我才突然想起自己已经离开篮球场很久了。虽然几乎每天都和他在巷道里玩投篮比赛,可是我好像没有跑去篮球场打球的强烈念头了。于是我顺口就问他:“当时你劝我打羽毛球,难道打羽毛球比篮球更好吗?”曾老师回答道:“如果仅从锻炼身体的角度看,任何一种运动方式都是可取的。比如上下楼,或者在自己家里从阳台快步走向卧室,连续来回次,这些都是锻炼。我有个朋友就是专门用爬楼梯来锻炼身体的。那个人你认识,就是郭叔叔。”我点点头,我们和郭叔叔一起爬过山,他是个知识很丰富、思维很敏捷的人。曾老师继续说道:“他住在高层住宅里,经常回到家就穿上跑步鞋和短裤,戴上MP3,一边听着奥巴马或者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录音,一边沿着楼梯从1层爬上35层。他为什么要选择如此枯燥的方式来锻炼呢?除了爬楼梯相比于出外打球更节省时间外,最重要的是,他没有一项擅长的球类爱好。在学生时代他就不爱好运动,错失了发展球类技术的机会。人到中年后感觉该运动锻炼了,才发现兵乓球、羽毛球、网球他全都不会。于是,爬楼梯就成为无奈之选了。当然他就算爬楼梯也能甘之如饴,孤独却快乐着,但毕竟这不是他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小松,你以前除了会一点儿篮球之外,基本不碰任何其他运动项目。你离开校园之后,一旦失去了打篮球的环境,就没有锻炼方式了。篮球是一种集体运动,球友圈子不稳定,场地也少,条件的制约自然会逐渐浇灭兴趣的热火。“而且,你的篮球技术和身体条件很普通,很难在这方面获得自信。假如你无法通过某个项目长久地获得他人的尊重,就难以持久地汲取快乐,那么终将无法持续。不管你现在多么渴望它,不久你也终将渐渐疏离它。“当然,对成年人而言,这条规则略有不同。有些成年人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安身立命的强项和自信支撑点,那么他们走向球场的目的很单一,就为了锻炼身体,结果就会出现像郭叔叔那样以爬楼梯为锻炼方式的人。一来因为他在事业上有自信的支撑点,二来有些成年人能够为一个理性的目标而长久忍受枯燥。“可是你的年纪和综合基础,暂时不具备他们那样的条件,因此为了促使你学习新项目,就要用迂回的办法了。“羽毛球在城市中的普及率不错,属于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项目。可持续性好,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不高。在少年时期苦练几年,可以打赢很多人,综合来看,玩篮球的长远效益不如羽毛球。”每周数次跟着曾老师打羽毛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一年之后,曾老师在教我“声东击西,转移注意”等孙子兵法里的一些策略时,顺便又提到了当初引导我打羽毛球的想法。他说:“当时帮助你将运动爱好从篮球转向羽毛球,还有一层考虑,就是帮你从情感上逐渐和原来那批同学剥离。你刚来我身边不久,离开了群体,进入比较孤单的生活状态中,很自然会更留恋群体生活,孤单反而会强化思念。你去篮球场,其实也折射出对往日生活的留恋。在篮球场上,似乎回荡着你和朋友们的欢声笑语,虽然不是同一个球场,但是那里能勾起你的许多回忆。让你喜欢上新的运动项目,是帮你割断与过去的情感纽带,它和剪头发、换眼镜、看书、提升思想内涵、弹琴等措施一起,属于系统的配合措施。这些措施在你来到我身边的半年内,分批次地逐一登场。其中的上场次序和间隔密度都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见机而动的。从效果上看,短期内恰当的饱和攻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效果。“知道什么是饱和攻击吗?就是战争中那些惊人的立体轰炸场面,电影《现代启示录》里面就有这种画面。为了瞬间消灭某区域的所有敌人,我*集结空*和炮兵以及导弹部队,弹药、后勤全部一级待命,突然同时对锁定的区域发起无缝隙无死角的猛烈打击。那种场面是很惊人的。瞬间一片火海,区域中的敌人基本被歼灭。虽然弹药消耗很大,但是效果也很好。引导你打羽毛球就是前半年中饱和攻击中的一环。“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在生活中被经常运用。比如,电影《甲方乙方》里面有个情节:一个痴情男子被恋人甩了,他成日精神恍惚,寻死觅活。冯小刚帮助他渡过难关的方法就是介绍另一位大美女给他,勾得痴男*都飞了,他发誓要好好活下去,等公主回来。”过分限制孩子的运动,不是真正的保护关于羽毛球的话题,时常会在曾老师的谈话中被带出来。一年多之后,当他手把手教我教育学知识时,还常常拿我自己做案例来进行剖析。有一次他专门讲述运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顺便分析了一下现在学生不爱运动的问题。曾老师说:“现在许多家长忽视了孩子的运动训练,这样害处是很大的。它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缺失某些必要的元素而产生缺陷,最终也让家长们深受其害。”以前,孩子们的活动空间还是很大的。放学后打球、玩耍、游戏,甚至还有许多家庭中孩子也需要承担家务,这些都是身体和智力锻炼。孩子们在比较宽松的氛围里成长,自然拥有更多乐观精神和自爱意识。心理比较健康,生存能力也比较坚韧。但是,现在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于是,血缘和情感意识轻易战胜大多数人的理性。只有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家长们都要在悬崖边行走了。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就成为了整个家庭的希望。父母就会把全部的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疼都疼不过来,更别说让孩子做家务了。过分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上没有难教的小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