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教师招聘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
TUhjnbcbe - 2021/3/2 0:54:00
白癜风能快速治好吗 http://www.jk100f.com/
01教育学概论

一、学校萌芽传说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活的发展,教育内容逐渐丰富。

2,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出现了劳心和劳力的分工,体脑分工。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的出现提供了有力条件与社会需要。

(二)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学校类型

1,五帝时期

根据文字记载,已有“成均”和“痒”的教育场所。“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大学”,相传成均为乐教为主,“痒”是传说中有虞氏时代的学校,辛者,养也。原为养老、存储谷物之处,兼作教学机构。

2,夏代的学校

夏代已经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根据文字记载,夏代有两类学校,“序”和“校”。“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校”原指用木材围成的围栏,是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利用这一宽广的场所进行*事训练,成为习武的场所。欠着面向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教育,后者分布于乡里,面向平民甚至奴隶进行教育。

3,商代的学校

商代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根据甲骨文或者其它文献记载的商代名称“右学”、“左学”等,瞽宗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当时大学教育以乐教为重,乐教的教师就是乐师。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学在官府”(“学术官府”)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在这种体制下,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官吏既是教育行*官员,也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府”;

第二,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

“学在官府”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西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为:(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大学与小学

按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划分,可分为大学和小学。西周大学,“天了口辟雍,诸侯口泮宫”。只招收少数符合资格的贵族子弟,平民中的优秀人才,要经过乡大夫和司徒的两极选拔,方能进入入大学,学制约为九年。西周小学有宫廷的贵胄小学与各诸侯国的贵胄小学两种,其学生是王太子、公卿太子、大三元士的嫡子以及从地方层层选拔上来的优秀学生,学制约为七年。

大学学大艺,履大节。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学记》记载西周大学分别在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行和道艺两方面。七年告一段落,称之为“小成“。第九年时经过考核,德行和道艺都达到要求,结束学业,称之为“大成”。

(三)国家与乡学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之为国学,即中央官学。设在王都郊外、地方行*区中的学校,总称之为乡学,即地方官学,如闾(家)塾、*庠、州(术)序、乡校等。

(四)家庭教育

西周家庭教育既注重知识教育,也重视品德与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西周家庭教育中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做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

三、“六艺”教育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之一。“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具体说,“礼”是*治伦理道德教育课。

“乐”是综合艺术课,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射”、“御”是*事训练课。“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指书写文字,“数”指计算、算法。

西周书写的工具是刀笔,书写材料为竹木,字体为大篆。西周已有供小学文字教学的字书,《史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求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修养。六艺教育有许多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在教育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一、私学兴趣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私学兴起的原因

1,士阶层的崛起与养士之风盛行

2,学术下移与“学在四夷”

3,西周官学的衰老

(二)私学讲学兴起的意义

1,兴起了自由讲学之风

2,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3,扩大了教学内容

4,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5,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

(三)百家争鸣与诸子私学

所谓“诸子百家”是虚指,一般指的是“九流十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为“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是“十家”。在诸子百家之中,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在百家争鸣中,教育问题始终是一个中心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参与争鸣的各家各派本身就是一个个教育团体,都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可以说,有多少家学派,就有多少家私学;而且,差不多每家每派在认识和说明自然与社会问题时,都涉及到对教育的认识问题。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重点)

(一)性质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一所著名学府,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设在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虽为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是一所私学联合体。

(二)办学特色

1,学术自由,来者不拒,各家各派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自由讲学;

2,“不治而议论”,先生们不担任具体职务,但齐王鼓励他们大胆阐述自己的主张,批评时*,从而起到咨询或智囊团的作用;

3,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

4,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

5,制定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以加强学生管理。

(三)影响

1,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老学派、阴阳学派、荀子的儒家学派就是在稷下学宫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2,其自由办学之风,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3,显示了中公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4,留给人思考

三、控球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子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风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

二是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

(二)论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庶、富、教”

1,教育的社会作用:“庶、富、教”。孔子把众多人口,富足的财富,发达的教育,当做立国的三个要素。

2,教育与经济、*事

3,教育与*治

4,教育与行*、法律

总之,在孔子看来,治国治民,经济、*事、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提到很高的地位,是有历史进步作用的。

(三)论教育的个体功能与“性相近,习相远也”

“性”指人的先天素质,“习”即后天的习染,包括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习”可以影响人的性格品质。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它是古代中国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肯定了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打破了奴隶主贵族比平民天生高贵的思想从而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四)“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意思是说,不分贵贱、贫富、种族、地域,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观点:第一,播学于平民。第二,播学于四夷。

历史作用:

第一,扩大了教育对象。

第二,“有教无类”把教育扩大到平民阶级之后,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

孔子从“为*在人”的*治主张出发,一方面提倡“礼贤下士”、“举贤才”,要求吸收和重用社会上已有的贤能之士,另一方面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从*人才。虽出自子夏之口,但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它打破了西周世袭制的宗法观念,批评当时奴隶主贵族子弟不学则仕、仕而无学的现象,认为凡是不学,或者虽学而不优裕者,就没有资格做官。具有很大的进步作用和很强的时代意义。它对以后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也有消极影响,即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把求学当作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

(六)论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学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的教学内容论有三方面的特点: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偏重文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比较贫乏。

(七)论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入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言必行,行必果”。

(八)论道德教育

德育至上论;以“仁”和“礼”为核心,以“孝”和“悌”为基础;提出立志乐道、克己自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德育原则方法

(九)论教师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3,“循循善诱”与“教学相长”

4,“尊师爱生”和“宽严结合”

(十)历史影响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治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他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他重视道德教育,提出道德修养应该遵循的立志乐道、克己自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原则方法;

他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尊师爱生,树立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典型形象。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同时,孔子作为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对世界文化、教育、学术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四、孟轲的教育思想(重点)

(一)思孟学派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派,孟子所代表的思孟学派和荀子为代表的荀卿学派便是其中两个重要派别。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伋,所以在儒家中,子思、孟子之学,被称为“思孟学派”。这一派主要继承了孔子“仁学”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历来被视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他认为人生有三大乐趣:“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中教史上第一次把教育二字连用。

(二)“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孟子提出“性善论”,“人性”表现为“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在“四心”之中,“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仁”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之贤愚,取决于对先天的善性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如果自暴自弃,就会失掉或摒弃这种善端。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从教育可能性角度上说,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如同有口便能尝味、有耳便能听音、有目便能观色一样,有心便能识理义,人人平等,“尧舜与人同耳。”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勤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论证了人人都可接受教育、都有培养成为圣贤的可能性。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人伦”是人类的本质表现,也表现了人类生活的特点。具体来说,“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后世所说的“五伦”,体现了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四)“大丈夫”的人格思想

提出了“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的主要标准:富贵不能乱我之心,贫贱不能变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节。这就是说,一个能自觉维护封建利益的人,一定要经得起富贵、贫贱、暴力的考验,把封建伦理的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

(五)“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深造自得。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孟子主张,深入的学习,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在提倡主动积极求学问道的同时,坚决反对自暴自弃、不愿主动努力去学习的行为。

总之,孟子从正反两面来强调要求学习必须主动积极,充满自信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至今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的教学思想具内倾性,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强调深造自得,“求在我者也”。

五、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六经”传人

荀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治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乃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重点)

1,性伪之分。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器善良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

2,性伪之合。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仁义礼法有可以被认识掌握之理,任何人可以习得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

3,化性起伪。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所以需要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来改变自己原有的恶性。教育对人性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即变化自己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三)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搏,以今持古,以一持万”。荀子认为教育应当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四)以儒经为教学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传播。他认为,儒家各经自由不同的教育作用,但是《礼》在诸经中处于最高地位。

(五)“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思想上,与孟子“内求”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这充分说明荀子的教学思想的特点。荀子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其基本路线是:闻—见—知—行,他还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学习心理状态:“虚壹而静”,“虚”:不以己接受的旧知识(就观点)妨碍新知识(新观点)的学习。“壹”:当多个学习对象同时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专注于其中之一;当不同的观点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择善而从,或将他们统一起来。“静”:排除各种杂念和胡思乱想,使精神专注于学习对象。

(六)论教师

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

六、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在春秋战国之际,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和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两个著名的学派,在战国时并称“显学”。墨子主要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

(二):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墨子不仅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而且同样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与苍则苍,染鱼*则*,所入者亦,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这就是著名的“素丝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染丝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三)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兼士”,这种人才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已任,勇于承担国利民、兼爱相利的职责。墨子认为这类人才是否在位,对国家的治乱兴衰有决定性的影响。总之,墨家主张培养具有“兼爱”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而又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兼士”。

(四)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墨家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注重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方面的教育,科技知识教育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训练则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进行其“兼爱”主动。

墨家的科技知识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工艺技术知识,二是自然科学知识。

墨子也非常重视对弟子的思维训练。《墨子》书中充满了“辩”、“言谈”教育弟子。

墨子的*治和道德教育。主要是墨家的十大纲领,即所谓“十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

(五)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

七、道家的教育思想

(一)“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本。道永远不变地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着。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没有它就有宇宙,它不依赖于人们的主动意识,客观地存在着,所以叫做“自然无为”,没有目的、没有意志、自然而然地产生万物。

道家认为一切的东西都是错误的,教育是最大的人为,它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教育是多余的,不应该教人知道更多的东西,而应让人们把一切知识忘掉,“绝学无忧”,彻底地取消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当然,道家并不完全否定教育的作用,他们反对的只是违背“自然”的教育。事实上,道家也提倡教育,即“自然之教”。把一切自然之道,当作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顺应自然。道家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为道”。(二)“逍遥”的人格理想

道家强调自然人性,反对儒、墨学者以“仁义”为追求的圣贤人格,要求教育为张扬人的个性服务,因此道家理想中的人生境界,在于追求物我不分、与道合一的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超现实性和神秘性。

(三)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道家怀疑乃至否定一切社会文化知识,反对所谓的“前识”,即先知先见,老子认为这种先知先见完全是一种无根据的臆断,并不能知“道”。他强调“正言若反”,通过否定的办法,否定一切外在的形式的束缚,或者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刻意去做做某些事情,而是依据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去做。道家怀疑乃至否定一切社会文化知识,反对所谓的“前识”,即先知先见,老子认为这种先知先见完全是一种无根据的臆断,并不能知“道”。他强调“正言若反”,通过否定的办法,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或者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刻意去做某些事情,而是依据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去做。

八、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商鞅认为犯人都贪生怕死,好逸恶劳。“民生则计利,死则虑民。”韩非认为人的行为总是从私心私利出发,从考虑个人厉害的角度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充满着自私自利的打算,他把君臣关系比作买卖关系。法家讲人性自私是为了强调严刑峻法,说明只有严刑峻法,才能使恶人就范。荀子肯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而法家肯定的是法治对人性改造的功能,一个强调礼仪教育,一个强调刑法治理,这是儒家和法家的不同之处。

韩非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不得为非,圣人治国不是依靠人民替我做好事,而是使他们不能做坏事,这样就便于统治和管理了。

(二)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为了推行“法治”,法家从历史进化的思想出发,提出“废先王治教”的主张,要求废除旧的教育内容,尤其是儒家的仁义之教。法家的教育内容突出了“法”,提出了“燔诗书而明法令”。“以法为教”的主张,。所谓“以法为教”,即实行法治教育,这里所说的“法”包括由朝廷统一制定的一切*治、经济、法律条文,经由官府公诸于众,必须坚决实施执行。

(三)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法家认为各家私学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的统一,不利于法制教育的实行,故他们明确提出“禁二心私学”的主张。韩非明确提出了“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主张。

九、战国时期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一)《大学》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一篇论文,它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即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条在于“明明德”,侧重于修身的目的;而后三条在于“亲民”和“至于至善”。

(二)《中庸》

《中庸》是《礼记》中理论性较强的哲学名篇,所谓“中庸”,实际上是指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哲学观点和方法,但其中也包含着一些教育基本问题的论述,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中庸》开头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的天命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

2.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确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

3.关于教育途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诚明,谓之教。

4.重视主观努力作用,《中庸》认为:虽然人的智力和能力存在差异,但通过个人努力,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三)《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1.关于教育作用于目的。在论述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时,《学记》认为教育作用在于服务*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二是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

2.关于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当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轻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3.关于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4.教师观《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

(四)《乐记》

《乐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的论述乐教的论著,它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这本书意味着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

03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一、“独尊儒术”文教*策的确立

(一)“独尊儒术”文教*策的确立

汉代建立后,统治者先是提倡道家的*老“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轻刑薄赋等措施,在文教事业上,也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策,同时解除了秦对私学的禁令,民间私学教学活动得以恢复,特别是儒家派得以发展起来,为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策奠定了几处。

汉武帝即位后,在教育上转而采用儒家主张,重新肯定了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为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汉初三大*策为:

第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文教*策的总纲领,体现儒学在封建*治中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

第二,“兴太学以养士”,指*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策的重要的步骤;

第三,“重视选举,选贤任能”。

汉武帝在这三大*策下,具体措施主要有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确立察举制。

(二)“独尊儒术”对汉代教育的影响

1.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2.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

3.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二、汉代学校制度

(一)大学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下诏在长安设太学,置博士弟子,这便是汉代正式成立太学之始。由此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官方主办的教育活动。

1.太学的教师即“博士”,太学博士各专一经,在太学中以专经对弟子进行讲授,博士传经要严格按照师法、家法,如果发现篡改了师法、家法,皇帝就要取消其博士资格。恪守师法家的传授体系,是汉代经学教学的一大特点。博士通常推一德高望重者为首领,博士首领在西汉为仆射,东汉则称博士祭酒。太学的学生即博士弟子,亦称诸生。

2.太学的法定教材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太学教学的形式:太学最初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教学,后来太学学生人数增多,出现了“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或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

4.太学有定期的考试制度,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设科射策”可以理解为:有甲科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按成绩等第,分别传授给不同的官职。

5.太学产生的历史意义

(二)郡国学

汉代的地方官学通常称为郡国学或者郡县学。

郡国学办学目的有二: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李活动,向社会推行普遍的教化。

文翁兴学:“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办郡学,”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文翁兴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三)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东汉汉灵帝在洛阳办的官学(因校址在洛阳鸿都而得名),是一所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专门机构,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在教育上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一大进步,促进学校多样化;其次,鸿都门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最后,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注:鸿都门穴学的创办是统治集团内部各派*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应,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爱好有密切关系,鸿都门学在*治上代表官宦集团利益,收到官僚集团的猛烈抨击。

三、察举制度

(一)察举制的建立与发展

汉文帝二年(前年),诏“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者”,这是察举制制度的正式开端。汉武帝时,察举制开始制度化;一是设立常科,二是确立察举责任制。

(二)察举科目

一类是常科,如孝廉为岁举,茂才(秀才)在西汉为特举,东汉定为岁举;二是特举,如贤良方正科、明经科、童子科。

(三)察举方式

察举科目繁多,最初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察举是否得人,还要经过考试,量才录用。在西汉,以荐举为主,考试只作区分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这与后世的科举不同,西汉末也有不经过考试而直接授官的。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年)时,尚书令左雄建议察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且要经严格考试。

(四)察举制的影响

四、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策

汉武帝时期,命各地推荐“贤良方正”之士以备咨询,董仲舒连对三策,史称《对贤良策》,由于基本内容是关于天人关系,所以也被成为“天人三策”。

三大文教*策及具体方案:

一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是“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即由*府兴办教育以培养贤才。

三是使“诸侯、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即建立选士制度以选拔任用贤才。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在人性问题上,董仲舒认为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善”与“恶”两种可能性。董仲舒认为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笔记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要使性成善,由“可能”变为“现实”,必须通过教育,善是教育的结果。董仲舒还提出了“性三品”论,他把人性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shao)之性。“圣人之性”为上品;斗筲之性“为下品;“中民之性”代表万民之性,他们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三)论道德教育

董仲舒论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及相应的忠、孝、顺等道德观念。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则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概念。其目的是从理论上确证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

他认为处事应以正义、明道为行为动机及准则,而不应考虑功利得失。

具体的原则包括:

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2.“强勉行道”。

3.“明于性情”。

4.“必仁且智”。

5.“重义轻利”。

五、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对谶(chen)纬神学的批判

王充,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其著作《论衡》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有:1.天道自然,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而且万物都由元气构成。3.人死神灭。

王充对谶(chen)纬神学进行了批判与驳斥。王充认为万物是由于物质性的“气”自然运动而生成的。“气”是客观世界的基本元素,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禀受天地元气而形成的。他不承认神的意志的存在,认为一切自然灾异变怪,是“气”运单变化的结果,同社会人事毫无关系,也不是神的暗示。在教育上,王充对迷信、繁琐的经学教育进行了严厉的批判:1.反对“信师师古”,主张“极问”。2.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贵通”。

(二)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

王充重视教育对于人性发展的作用。他把人性分为三种:一是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而是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三是无善无恶或善恶想混的人,是中人。王充肯定性可以变化,人性善可变恶,人性恶亦可变善,关键在于教育而不在于本性。王充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他把当时的知识分子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鸿儒、文人、通人、儒生、文吏。把“鸿儒”当作理想的培养目标,因为“鸿儒:不仅遍读群书,而且”精思著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在系统掌握现存知识的基础上,不受前人思想的束缚,能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创新知识。在中国教育史上,这是首次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三)论学习

1.“见闻为”与“开心意”

2.王充认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与“开心意”两个阶段,所谓的“见闻为”,就是说,教育中首先你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做,去直接接触客观事物,独得感性知识,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但只凭耳目,只能得到片面的、不完整的或不完全正确的知识,所以还必须把感性认识加以深化提高,即“开心意”。

3.“效验”与“有证”

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违背事实效果的思想理论,即使说的再好听再动人,也是不能让人信服的。“效验”的方法是“引物事以验其言行”,即引用实际事物来证实他的言论行动,

4.“问难”与“距师”

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对明显的错误,要敢于批判。“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04封建国家教育体系的完善

一、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一)西晋的国子学

创于晋武帝咸宁二年(年),晋武帝下令国子学,以后国子学制度逐步得到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

创立原因:一为整顿太学,二是调和士庶矛盾,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招门门阀士族子弟,限五品以上。国子学的设立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

(二)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1.四馆:南朝宋元嘉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官学教育出现了暂时的繁荣,元嘉十五年(年)宋文帝下令设立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等四馆,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是为学制上的一大改革,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的实际变化。

2.总明观:年,宋明帝因国学废止,下令设立总明观,又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阴阳五科,阴阳科未招生,实为四科。每科学士10人,总明观至年因国学兴建而废止。总明观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构。

二、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一)文教*策的探索与稳定: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重振儒术”的文教*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尊孔;整理、统一儒经;提高儒士的地位。(二)中央*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隋文帝袭北齐国子寺之名,在中央设立国子寺,总结国子、太学、四门学等学,设置祭酒作为长官,专门管理所属各学。这是我国设立专门的教育行*部门和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隋炀帝大业三年(年)改国子监。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国子监,设国子祭酒1人,为最高教育行*长官,祭酒之下设司业,助祭酒掌邦国儒学训导之*令;设丞1人,管理六学学生的学习成绩;设主薄1人,负责文书薄籍,掌管印鉴。

(三)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

隋代国子监下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五种学校,另有一些专门学校是与行*业务机构结合在一起的,如大理寺下设律博士,太常寺下设有医博士等,可见隋代学校有两条:一是儒学学校,二是专业学校。

唐代中央设有“六学”和“二馆”。“六学”属国子监,长官师祭酒,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前者归东宫直辖,后者归门下省直辖。“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另有医学自成一系,直辖于太医署。唐代在各府、州、县分别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在县还没有市学和镇学。

(四)唐代私学的发展

隋唐时期私学也很发达,社会上每一种专门学术都有私学传授。唐朝明文鼓励私人办学。

(五)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的教育行*体制。

2.形成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3.学校类型多样化和设置多样化

4.学校分布面广,意味教育及程度高

5.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6.与科举关系密切

7.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三、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于确立

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战争频繁,地方组织遭到破坏,致使“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九品中正法(九品中正制)品评的结果往往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种制度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必须最大限度得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机会,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官吏,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府手里。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爷二年(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年之久。

(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1.唐代考生来源有二:一是“生徒”,即当时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上学的校生。二是“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的,可自备怀牍(即身份、履历表),向所在州、县报名。具体程序:每年仲冬,中央和州县馆监通过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乡贡”则由本人带自己的身份材料、履历证书向所在州县报名。无论“生徒”或“乡贡”送至尚书省报到,均需要填写履历(三代)及具保洁(担保人),无担保人则不可报名。尸部审查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后移于礼部。参加省试(即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考试)省试时间是第二年的暮春(农历三月),省试发榜后,合格者再参加吏部复试,包括书、判、身、言四方面,吏部发榜后,合格者才可授官。

2.常设的科目: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唐代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帖经、墨义与口试、策问、诗赋。

(三)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1.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

1)士子们有了读书的目标,动机更加强烈了,一般出身份地位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次,客观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2)科举以儒经为内容,统一了教学的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的主导思想,这对于学校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一致以读书人积极向学风气的形成;

3)科目众多,尤其是明法、明算、武举等,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局面;

4)科举造就了大批科举人口,促进了民间私学的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繁荣又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考生来源;

5)科举制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2.消极作用:中唐以后,科举重乡贡轻生徒,使许多知识分子可以不经学校而博取入仕资格,严格地影响了官学教育的养士功能,遂导致了重科举、轻学校现象日益突出,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事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流弊。

(四)科举制度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科举把选拔才与育才统一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权的欲望,为知识分子打开了进入统治集团的门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2.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之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

3.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4.养成了勤奋读书的社会风气

5.科举的影响还波及国外,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洲均有影响。

2)消极影响:

1.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受到了科举的限制,科举的内容同时成了学校的教学内容,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

2.科举制也造成了“学而优则仕”的学术风气,使入仕成了读书求学的唯一目标,这种观念亦深入人心,甚至成了一般读书人的思维定势和深层心理结构。

3.科举制度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四、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颜之推(-约),南北朝梁朝人,著名教育家。他出身于士族家庭,思想以儒家为基础,晚年杂和佛家,主张儒佛调和,认为佛学为主体,儒学为附庸。他从士族地主的立场出发,为保持自己家族的传统与地位,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用以训诫其子孙。

(二)论士大夫教育

1.士大夫必须重视

2.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3.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论家庭教育

《颜氏家训》以讨论家庭教育为主。

1.家教奠基,父母有责;

2.教儿婴孩,勿失良机;

3.偏宠有害,严教师爱;

4.注意环境的影响;

5.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

6.重视儿童心理观察。

颜之推指出的早教原则、重视语言和思想品德教育、慈与严结合等方面外,他还认为,在多子女的家庭,不能因子女长相、性格、智愚等方面的不同有所偏爱,并进而采用宽严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子女,他认为,偏爱是形成儿童狂妄、偏执、自爆自弃等不良人格的重要因素,需要家长对子女的均爱。

五、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一生有很长时间在从事教育活动,曾先后担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及国子祭酒等,对国学祭酒等进行整顿,还积极倡导恢复地方官学等。韩愈著作被变为:《韩昌黎集》

(一)“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韩愈从天命论出发,提出“性三品”说,又为此理论依据,提出教育作用论。他将人性分上中下三品,上为上智,是善性,指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内容:下为下愚,是恶性,不可改;只有中品可善可恶。人性中除性外,还有情,情是性接触到外界事物后而产生的内心反应。情亦分为三品,是性的表现:“接于物而生也”。具体说,情有七种表现,即喜、怒、哀、惧、爱、恶、欲。从天生不平等性来论证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具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总结韩愈的人性论,可知:其一,人性是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二,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因此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既没必要也不可能普及教育。说到底,只有中品以上者才能接受教育。“而下者可制也。”其三,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人性本身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是把这些道德内容发扬开来。

(二)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

1.培养人才

2.选拔人才

3.爱惜人才

(三)论尊师重道

《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是教育名篇。韩愈重师道的原因:一是师道即君道,尊师即忠君,这是深层因素。二是社会原因,安史之乱后,唐代国势日衰,学校教育也随之衰落,使儒家师道观日趋淡化。三是科举使文学的地位逐渐超过经学。

1.教师的意义

2.《师说》内容:(1)提出教师的任务(2)提出教师标准(3)提出师生关系

05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宋代对科举制度做出了许多改革:

改革科举程序,科举地位提高;增加取士名额,提高及第者的待遇;体恤久考不第者,开设恩科;考场制度日益严格,实行“别头试”、“封弥”、“誉录”、“锁院”等制度;考试规模扩大,录取人数增多;考试内容改革,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专用《三经新义》;考试时间上改为三年一试。

元代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科举仿行宋制。明清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明清以“八股”取士。八股文是一种四班的排偶文体,又称“时文”或者“制艺”。“股”是对偶的意思。清时,考试程序为乡试--会试---殿试,但在正式开考前有“童试”,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

(二)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明清是科举完善和制度化时期。1.确立三年大比制2.科目:进士科3.科举三程序:乡试--会试---殿试4.考试方法:八股取士制度

随着科举制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明清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因此,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三)宋代“兴文教”*策

北宋建立后,吸取唐代潘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重用文士,依靠科举选拔人才。宋代在文化*策上遵循尊孔崇儒,提倡佛、道*策。归结起来,宋朝在这样的文教*策下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第一,重视科举,重用士人;第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第三,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四)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1.兴学原因:

1)外因:*局动荡。、学校萧条2)内因:养士与选士的矛盾至宋初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2.意义:中国古代太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3.兴学内容:

(1)第一次是庆历兴学

时间: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人:范仲淹,这是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大规模兴学运动,也是庆历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2)第二次是熙宁兴学

时间:神宗熙宁--元丰年间,领导人: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这次兴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太学,扩大太学规模,创立“三舍法”

(2)整顿地方官学

(3)改革科举制度

(4)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初无限员,后定额为人,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参考其平时行艺,升入内舍学习,成为内舍生,定员人,内舍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在前两等者,参考平时行艺,升入上舍,成为上舍生,定员为人。上舍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方法与科举相同,成绩分为三等:上等面殿试,直接授官,中等免礼部省试,直接参加殿试。

(三)第三次崇宁兴学

时间:宋徽宗绍圣、崇宁年间,主持人:蔡京,他恢复和发展了“熙宁--元丰兴学”,这也是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兴学运动。

崇宁兴学的内容主要有:

(1)重新推行三舍法,并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学”,专处外舍生,太学则处内、上舍生,诸路贡士初至,皆入外学,经考试合格补入上、内舍后,方可进处太学,上舍人,内舍烦,外舍人;

(2)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地方官学;

(3)建立县学(经选考可升入州学)、州学(每三年可经选贡入太学)、太学三级相互联系的学制系统。

(4)改革取士制度。崇宁三年(),提出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上舍考试如礼部试法,崇宁四年()曾赐上舍生35人及第,崇宁五年(年)科举、舍选并行。

(5)恢复、扩建专科学校:书学、画学、算学、医学、武学,亦采用“三舍法”。

(五)、“苏湖教法”

“苏湖教法”是宋代学者胡瑗在主持教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胡瑗,宋著名教育家,他早年在苏州、湖州两地进行讲学达二十余年,他在苏湖州学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部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旨在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胡瑗的苏湖教法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六)“积分法”

元代中央官学实行积分法。“积分法”是元朝国子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方法是每月考试一次,依据成绩来积分,积到一定分数可升级,不及格者继续学习,成绩优异者,只要达到积分标准,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由于积分法汇总学生平时成绩,具有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

(七)“六等黜陟法”

这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清代在府、州、县学中创立严格的“六等黜陟法”,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其基本特点是:生员的等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或升或降。把生员的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八)“监生历事”制

明立国改革建国子学,扩大规模,次年改国子监。明初国子监实行“历事制”,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年年限,分到*府各部门“先习吏事”。历事期间,他们白天到各部门值班,晚上则归宿国子监斋舍,温习功课。历事时间短则三月,长则一年。期满后考核任官。“历事制”可视为是一种实习制度,该制度时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

(九)社学

社学是一种设在乡镇地区最基层的、以民间子弟的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元代开始社学,明朝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社学制度,并使之更趋于完善。元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为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明代地方普遍设立“社学”,民间十五岁以下的幼童可入学就读,学习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并兼读“御制大诰”和“本朝律令”。清代各直省的州、府、县都设立“社学”,每乡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补。

二、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1.书院的产生。书院萌芽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兴盛于宋代。书院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影响2)受佛教影响3)我国有悠久的私人讲学传统,绵延不绝,书院就是这一传统的延续4)由于印刷术的发展,书籍大量增加。“书院”之所以称之为“书”院,原因就在于其有丰富的藏书。书院的性质:新型、特殊、高层次的私学。

2.书院的正规化、制度化(宋代)1)教育场所的规模化2)教育设备的制度化3)教育管理的规范化4)教育经费的专门化5)书院在讲学方面,既注重教学,又要注意学术研究,同时书院还允许不同学派的相互间进行讲学,由此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院“讲会”制度,这是书院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

3.书院的官学化(元明清)

(二)《*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洞书院在江西(今九江)庐山五老峰下,南宋时期淳熙六年(公元年)朱熹重修庐山*洞书院,讲学授徒时为书院生员订立的学官,其中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改已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

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目的基本宗旨,就是要贯彻“明人论”的纲常礼教。

2)“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3)“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4)“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世的基本原则。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3)

(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明代书院的议*特点以无锡的东林书院最为代表;东林书院也叫“龟山书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他是当时的理学家杨时创办的,但是存在的时间不长,废弃后一直没有修复,明朝顾宪成、顾允成等复创,是明朝名声、影响最大的书院。顾宪成还定制《东林会约》,书院的基本思想是推行程朱,反对王学。

东林书院的教学和活动有以下几点特点:

1)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

2)讲会过程中常以诗歌调节气氛,活跃思想

3)既论学,又议*,追求“为圣为贤”的“实学”

4)主张学问必须“质诸大众之中:,相互帮扶,相推相引,相渐相摩

5)讽议朝*,裁量人物。书院讲会是书院独具特色的制度,这是书院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

(四)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清代以考据训诂的书院,影响最大的阮元创立的“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专攻经史,而排斥举业。学海堂则是阮元任两广总督时所建。讲求实学,专以诂经课士,兼及天文、地理、算学、文史等课程。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办学特点:

1)打破了清明以来专习八股时文、沉溺科举俸禄、追逐富贵利禄的恶劣学风,都主张教以经世致用的实学,提倡实事求是、无证不信的学风。

2)对教师各用所长,对学生因材施教。

3)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师生一边教学,一边从事学术研究,对师生优秀的研究成果编辑刊刻,营造了较浓的学习气氛。

(五)书院教育的特点

1.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佳偶写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书院往往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

2.书院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求士子学做人,它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

3.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

4.书院教学以学生读书钻研为主。。

5.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彼此间感情相当深厚。

6.实行山长负责制,其经费来源多样化。

7.实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三、私塾与蒙学教材

(一)私塾的发展与种类

私塾是民间举办的蒙学的统称,蒙学是指从事小学阶段所上的学校。中国古代习惯上把十五岁以前的教育阶段称之为“小学”,十五岁以后的教育阶段称之为“大学”,蒙学是指从事小学阶段教育的学校。发展:蒙学在西周时为官办,称为“小学”,学习书、数。春秋战国后,蒙学阶段的教育主要由私人办理。在两汉以前,多称“书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有家学、蒙馆等名称的教育组织,多属于蒙学性质。宋元明清有私塾、社学等。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种类:

1)私塾在自己家里活借用祠堂庙宇开馆设学,学生交纳一定“束修”入学就读的---“家塾”、“门馆”。

2)一族或一村延师设学,本族本村子子弟免费入学==“村塾”、“族塾”。

3)富贵人家聘请塾师来家教授自己和亲友字第---“坐馆”、“教馆”。

(二)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史籀篇》(zhou)是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明清时期的蒙学教材大致有以下几类:

1.以识字为主的教材。流行最广泛的就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伦理道德教材。流传较广的有南宋朱熹的《小学》,吕祖谦的《少仪外传》,《儿童须知》等,清李毓秀以学规、学则的形式编写的《弟子规》,也是主要进行道德教育的课本。

3.综合知识类教材。《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是这类蒙学教材中的代表作。

4.诗歌类教材、以《千家诗》和《神童诗》为代表。

5.历史教学教材。如《十七史蒙求》、《史学提要》、《蒙求》、《叙古千文》等。

6.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特点。

四、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1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对宋代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朱熹很重视整理编著教材,这也是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后世影响极深。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四书章句集注》,暴扣哦《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注释中多发挥理学家的论点,较系统地反映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

(二)“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朱熹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天理“挂搭”在人身上,叫做“性”。他采取“二程”和张载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理”与“气”相杂的人性叫做“气质之性”。“理”是最高最完善的;“气”有清浊、昏明的差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者即为“人欲”。既然“气质之性”中,理和气,善与不善,杂然并存,就要通过教育把“气”与“不善”清除干净。这个清除过程,就是“明天理、灭人欲”的功夫。

(三)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朱熹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十五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十五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作诗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时“教以事”,即向十五岁一下的少年儿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和培养训练他们的封建道德行为习惯。

他认为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发明此事之理“,即在已经获得初步的道德观念和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进而讲明“义理”。

(四)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五、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王守仁与“阴明学派”

王守仁)-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是明代中叶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思想主张上,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阳明学派”。

(二)“致良知”的教育作用与目标论

王守仁把人心中的“天理”叫做“良知”,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先天的、不教自能的封建道德观念和品质都包括在“良知”之中,这个“良知”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既不会减少,也不会丢失,但都可能被蒙蔽。他认为先天善性只存在蒙蔽的问题,故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去掉后天的与外物接触产生的各种昏弊,使“良知”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王守仁的教育作用论,要求人们向内心去寻找先天存在的道德,以“心学”观点来论证教育作用,让人们把封建道德看成自发的而非强制的,内在而非外加的,使人更易接受伦理道德的束缚。

(三)“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王守仁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量力而行(施教);循序渐进、施教有序;因材施教。

(四)“六经皆史”与教学内容

王守仁强调读经,但反对盲从。王守仁反对训诂、记诵、辞章之学。

(五)论儿童教育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他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评

2.儿童教育顺应儿童年龄

3.儿童教育内容一诗歌、习礼、读书。

06理学教育思想的批评与反思

一、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实学教育思潮,出现了一批以*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对理学教育和八股取士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他们主张“实学”“实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并积极的付诸实践。

二、*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宗羲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承揽*府机构的某些职能,并且还应该议论国家*事,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事之是非标准。

“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

*宗羲主张将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实现全国城乡人人能受教育,人人能尽其才的理想,并且还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于议*紧密结合,学校集讲学和议*于一身,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府,议论*事利弊的场所。

三、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颜元与漳南书院

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深刻的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实学”和“銮里”的教育,晚年受聘主讲漳南书院,主要的教育著作由《漳南书院记》。

(二)“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

颜元认为教育应当培养能够积极改造社会和建设社会的人,即教育要培养实用的人才,实用人才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经世”的人才,即各级*府的管理人才,既要懂治国治民之术,也要了解社会现实,能够为国家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封建官吏,第二类是“百职”人才,即各种专门的人才,社会有分工,每个人的性格,志愿都不同,圣贤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有一技之长,能各专一事,便可成为贤才,强调百工农医在教育中的地位,也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进步。

(三)“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

他认为尧舜周孔都提倡实学,行实教。既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所以他认为必须恢复其道,主张以他们所倡导的三事,六府(认为此乃尧舜之道),三物(六德,六行,六艺,此乃周孔之道)为教育内容,另外还把劳动教育与体育列为教育内容。

1.治事斋:教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

2.武备斋:教*帝,太公的书,以及孙,吴,五子兵法,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击技等科。

3.经史斋:教《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

4.艺能斋:教水学,火学,工学等科。5.理学斋:教程朱陆王之学。6.贴括斋:教八股举业。

(四)“习行”的教学方法

教人为学既然主动,就必须重习行,习即练习,行即实行,主张以行动为中心原则,他提倡的习行主动的教育方法是与书本教育相对应的,他主张通过习行的方法获得经验和知识,发对理学教育把读书作为唯一的求职途径。

07近代教育的起步

一、教会学校在中国举办

(一)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物逊学堂

马礼逊于年捐资在马六甲创办的英华书院,年英华书院正式迁往香港,次年更名为英华神学院,年停办,英华书院不是设立在中国本土,但是他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教学以华语为主,主要科目为华语、英语、地理、历史、数学等。

年底,独立的马礼逊学校在澳门成立,由美国人布朗主持并任教师,马礼逊学堂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马礼物逊而得名。

(二)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三)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

(四)早期教会学校产生的意义

积极方面:1.促进了西学传播2.引进了先进教育理念、制度、方法3.扩大国人教育视野4.培养了新式教师消极方面:教会学校在性质上市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

二、洋务学堂的举办

(一)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

1.洋务学堂的举办

2.洋务学堂的类别

年,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管在北京设立,洋务学堂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方言学堂、*事学堂、技术学堂。

3.洋务学堂的特点:

(1)洋务学堂既具有与封建官学、书院、私塾等中国传统不同的新的特点,也保存了不少封建的特点。

(2)封建体现在:1)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2)在“中体西用。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必然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3)洋务学堂的管理具有封建官僚习气。

(3)现代性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早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2)教学内容上,洋务学堂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3)教学方法上,洋务学堂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4)教学组织上,洋务学堂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突破了传统的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

(二)京师同文馆

年,京师同文馆创办,它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其目标是培养洋务人才(外国语人才和外交官),教学内容主要是“西文”、“西艺”。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在学校管理上,以外国人为主,受外国强烈控制。

京师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三)福建船*学堂

福州船*学堂是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于年创设的,左宗棠主张,中国欲巩海防,需整顿水师,欲巩海防,需整顿水师,欲整顿水师,需设厂造船,欲设厂造船,需学习西方先进造船技术,故设此校。

福州船*学堂是我国较早把西方自然学科引进课堂的近代科学和海*学校,为我国近代海*和造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洋务学堂举办的意义

洋务学堂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它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引入资本主义的因素,初步具备近代教育的特征。它产生之初,并未有意与以科举为核心的旧教育相对抗,但产生之后,逐渐动摇和瓦解旧教育体系,实际上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历史意义重大。

三、留学教育的起步

留学教育是洋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洋务派认为必须熟悉西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是,只靠在国内兴建学堂是不够的,需要到外国学习考察,师彼技长、以图自强,这是派遣留学生的重要原因。

(一)幼童留美

(二)派遣留学

成绩与影响

(1)像外国人展示了刻苦好学、“锐意考求”的求学精神。

(2)为中国近代海*培养了一批重要的骨干力量。

(3)为近代中国造船工业培养了一批优秀技术人才。

(4)最重要的影响则是留学生归国后,传播了西方的*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三)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的教育意义

第一,传统教育再次受到冲击

第二,留学教育可以培养一批新式人才

第三,学习西方*治学说、哲学等社会科学介绍到中国。

四、“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系统提出“中体西用”理论的是张之洞,这一理论体现于年所著的《劝学篇》。全书分24篇,分内、外两篇,内19篇外15篇。《劝学篇》颇合光绪皇帝之意,零“广为刊布”,由此,“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便于海内”“中体西用”随之“举国以为至言”,成为晚清中国思想的主流。而张之洞撰成的《劝学篇》,围绕着“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二)张之洞《劝学篇》

1,“中学”、“西学”具体内涵

在《劝学篇》中,张之洞充分阐述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劝学篇》分为内外两篇,内19篇外15篇。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而通篇主旨则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此后的中国教育改进提供理论模式。

“中学”也成为“旧学”,中学指封建经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他基本的主张在于“明纲”,在三纲之中,他又特别强调“君臣之纲”的重要作用,以这一纲领作为反对维新变法运动的重要依据。

“西学”指“西*”、“西艺”两方面。“西*”中有推崇“刑狱立法”(法律制度),他极力反对那些能动摇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治学说和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化。“西艺”即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举办西学的目的在于“治世变”。

(三)“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1,初学西方

2,对近代教育的影响

“中体西用”是创办中国近代新教育的知道思想。此外,极大的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新式教育进一步的推广扫清了障碍,也为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及制度,从而对清末教育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3,局限性

“中体西用”为洋务派提供了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基本方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的教育只重视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的知识。

08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一、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一)兴办学堂

维新派把学堂作为推动维新运动的重要手段,变法之前办了许多学校,最著名的有“万木草堂”、“时务学堂”两所。

1,万木草堂

年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于广州,这是变法派的第一所学校。

2,时务学堂

年由湖南的维新派人士*遵宪、谭嗣同、江标和支持维新的官吏陈宝箴等人创办的,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廉才常为助教。

3,通艺学堂

年,严复在北京创办

4,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工学

年,津海关道盛宣怀呈请在天津开班中西学作为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

(二)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年,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开“办学会”风气之先。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以新学“开民智,新民德”。

维新派广设报馆“去塞求通”,年康有为等在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还有康有为等在北京创办的《强学报》。

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年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师招聘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