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第一章之十四
TUhjnbcbe - 2021/2/26 19:31:00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第1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七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与免疫相关的精神行为障碍(2)

一、神经梅*(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神经梅*的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疑诊麻痹性痴呆患者首先进行梅*血清学筛查(RPR、TRUST),筛查阳性可行脑脊液梅*血清学检查(TPHA、TPPA)确诊。

2.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麻痹性痴呆患者早期阶段可出现类神经衰弱症状,但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神经衰弱不具有智能减退及人格改变等麻痹性痴呆的特征性症状。

(2)精神分裂症:麻痹性痴呆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但妄想内容以夸大妄想为主,且内容荒诞离奇、愚蠢可笑,不具有系统性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无智能减退,神经系统也无阳性定位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

(3)心境障碍:麻痹性痴呆可表现为情感障碍,如情绪不稳、易激惹、夸大、兴奋、抑郁、罪恶妄想等躁狂或抑郁表现。但是,心境障碍患者情感反应是协调的,起病年龄相对较低,且无人格和智能缺损,也无对应的神经系统和实验室检查的阳性表现。

(4)额颞叶痴呆:额颞叶痴呆早期也可以出现精神症状和人格改变,晚期记忆损害明显,但其伴有运动系统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头颅MRI和血液、脑脊液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五)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1.治疗原则

(1)及早发现,及时规范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2)剂量足够、疗程规则。不规范治疗可增加复发风险,促使晚期损害提前发生。

(3)定期随访跟踪观察。

(4)对所有性伴侣同时进行检查及治疗。

2.梅*的治疗方案

(1)首选青霉素治疗:水剂青霉素G,每日~万单位(每4h静脉滴注万~万单位),连续使用10~14d。

(2)替代方案:头孢曲松2g,每日1次,静脉给药,连续10~14d

(3)青霉素过敏者:①多西环素mg,每日2次,连续使用30d;②盐酸四环素mg,每日4次,连续使用30d(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③红霉素mg,每日4次,连续使用30d。

(4)对症支持治疗:①加强护理、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②对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突出患者可适当给予苯二氮?类药物和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首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2.5~5mg/d,喹硫平50~mg/d起,根据病情需要逐步调整剂量;③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可给予抗抑郁药物。情绪不稳定者可给予心境稳定剂;④癫痫发作患者可使用癫痫药物对症处理。

(六)疾病管理

规范驱梅治疗后,麻痹性痴呆患者病情可得到明显改善,属于可治性痴呆。针对麻痹性痴呆的全病程管理,务求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定时随访、监测疗效。对于以精神障碍或进展性痴呆为首发表现的患者,精神科医师应注意与麻痹性痴呆鉴别,尽快完善梅*血

清学筛查,诊断明确后及时驱梅治疗,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梅*血清学指标及精神行为症状的变化,评估患者躯体情况,加强疾病健康宣教,同时注意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第一章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