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constipation)是指一种(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年)》从诊断到治疗、诊治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可行的规范化诊治手段,同时明确了基层医生对慢性便秘患者转诊的建议。关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基础治疗(1)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①膳食:增加纤维素(5~35g/d)和水分(1.5~.0L/d)的摄入。
②适度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③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每次大便时间不宜过长(10min/次)。
()认知治疗: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因素等。加强患者的自身认知,对慢性便秘的治疗有重要帮助。有研究对难治性便秘患者进行认知治疗,结果显示71%患者的主观症状得以改善,特殊心理评分也显示出显著改善的结果。
药物治疗便秘经过4~8周的基础治疗无效,可酌情选用相应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轻重及便秘类型选择药物。轻、中度便秘患者,可选用容积性或渗透性泻药,必要时联合使用;重度便秘患者经容积性和渗透性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联合选用促动力药或促分泌药。慢传输型便秘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缺乏便意,可选用容积性、渗透性、促动力泻药,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排便障碍型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粪便干结、排便不尽感,生物反馈是此型的主要措施,也可适当使用渗透性、容积性泻药;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应注重心理治疗,可选用渗透性泻药。
便秘的常用治疗药物有:
(1)聚乙二醇散:适用于成人及≥8岁的儿童便秘的症状治疗。口服:10g/次、1~次/d,或0g/次、顿服,每袋内容物溶于一杯水中后服用。可用于糖尿病或需要无糖饮食的患者。
注意事项:大剂量用药可能会出现腹泻,少数有腹胀、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停药4~48h即可消失,随后可减少剂量继续治疗。禁用于小肠或结肠器质性疾病患者、未诊断明确的腹痛症状、对药物过敏者以及果糖不耐受患儿。()乳果糖口服溶液:主要用于慢性或习惯性便秘。乳果糖除了具有渗透性泻剂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益生元的作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在肝性脑病中也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其用法用量见表4。
注意事项:治疗的起始几天可能会出现腹胀,通常继续治疗可消失,当使用剂量高于推荐剂量时,可出现腹痛、腹泻,此时应减量。长期大剂量服用导致腹泻,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需减量。禁用于半乳糖血症、肠梗阻、急腹症等,与其他导泻剂同时使用需谨慎。
(3)比沙可啶肠溶片:用于急、慢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口服。6岁以上儿童1片/次,成人1~片/次,1次/d。整片吞服。
注意事项: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服药前后h不得服牛奶或抗酸药。偶可引起明显的腹部绞痛,停药后即消失。长期服用可导致结肠黑变病,因此建议短期、间断服用。禁用于6岁儿童及孕妇、急腹症、炎症性肠病患者。(4)利那洛肽:是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可激活肠上皮细胞的鸟苷酸环化酶?C受体。主要用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临床研究也证实其在难治性便秘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利那洛肽可显著增加患者每周自发排便次数,改善排便费力和粪便性状,并可有效缓解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该药在胃肠道中代谢,极少吸收入血,安全性较好。成人口服1次/d,每次剂量90μg,至少餐前30min服用。不建议18岁以下儿童应用。
(5)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用于治疗成年女性患者通过轻泻剂难以充分缓解的慢性便秘症状。口服,可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服用,餐前餐后均可。成人1次/d、mg/次。老年患者(65岁):起始剂量为1次/d、1mg/次,如有需要,可增加至1次/d、mg/次。
注意事项:一般每日剂量不超过mg,超过剂量可能不会增加疗效。治疗4周后无效者,应该重新进行评估。禁用于对该药过敏者、透析患者、有严重肠道疾病者或近期接受肠道手术者。使用前应排除继发性原因导致的便秘,并确定患者在至少6个月时间内使用轻泻剂(包括容积性、渗透性、刺激性泻剂)且症状无法充分缓解。
(6)益生菌及益生元:慢性便秘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研究发现成人慢性便秘患者中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等有益菌群的数量显著减少,同时大肠埃希菌、金*色葡萄球菌等潜在致病菌数量显著增加,且这一趋势与便秘的严重程度相关。补充含双歧杆菌、乳杆菌、枯草杆菌等益生菌的制剂,尤其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复合制剂,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道蠕动和胃肠动力恢复改善便秘症状。目前推荐其作为慢性便秘的长期辅助用药。益生元是一类不被吸收但可促进肠道优势菌生长的寡糖类物质。以乳果糖为代表,其一方面可作为渗透性泻剂治疗便秘,同时又作为益生元促进肠道优势菌的生长,通过双重机制治疗便秘。
(7)开塞露:用于小儿、老年体弱便秘者的治疗。用法:将容器顶端刺破或剪开,涂以油脂少许,缓慢插入肛门,然后将药液挤入直肠内,成人1支/次,儿童0.5支/次。
注意事项:刺破或剪开后的注药导管开口应光滑,以免擦伤肛门或直肠。对此药物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应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3中医中药中医的辨证施治有可能对便秘的症状有所改善,既往报道中成药制剂、汤剂等中药以及手法按摩、推拿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但缺乏疗效的评估,仍需有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4精神、心理治疗对于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精神、心理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严重者可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和/或转至精神心理科接受专科治疗。尽量避免选用多靶点作用的抗抑郁、焦虑药物。除此之外,盆底肌功能障碍所致便秘,可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明确有器质性疾病时,可考虑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肠道功能及形态学异常。
5特殊人群的便秘治疗(1)老年人:老年人便秘主要与缺乏运动、因病服用相关药物有关,治疗手段主要为改变生活方式、尽量停用致便秘的药物。容积性、渗透性泻药为首选,严重者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
()妊娠妇女:适当运动、多饮水、增加膳食纤维为主要治疗措施,可选用安全性好的乳果糖、聚乙二醇、容积性泻药。比沙可啶少见致畸的报道,但会引起肠痉挛。应避免使用蒽醌类泻药和蓖麻油。
(3)儿童:基础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合理饮食和排便习惯训练,对于粪便嵌塞者,可选用开塞露或温生理盐水灌肠。乳果糖、聚乙二醇、容积性泻药证实有效,安全性好。
(4)糖尿病患者:便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可尝试使用容积性、渗透性和刺激性泻药。
(5)终末期患者:终末期患者发生便秘与运动和进食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等有关。预防性使用泻药极为重要,可使用刺激性泻药或联合渗透性泻药或灌肠药。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等.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00,19(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