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7日,由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滨州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邯郸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九个单位联合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高校联合-听觉言语康复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会议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观看人数多达人次。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听觉言语康复的理论与实践”,会议内容包括康复体系建设及标准专题、听觉康复专题、言语语言康复专题这三个部分。会议邀请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委、副主委等知名专家、学者及学科带头人作大会发言。
会议开幕式由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高立群教授主持。高教授表示,即将过去的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而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也为语言康复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跃进教授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为大会致辞。曹教授传达了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高残疾康复服务质量”的会议精神,并指明这不仅仅是对康复工作者的要求,也是为专委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曹教授也对专委会在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可以携手并进,为“人人享有康复”做出共同的努力。
专委会主任委员孙喜斌教授以“凝心聚力共建学术平台,助力高校康复学科快速发展”为主题为大会致辞。孙教授从“专业人才培养、从业标准建设、高校课程建设、国际交流和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对专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同时指明要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海迪主席提出的四点要求为方向开展好下一年的工作。
康复体系建设及标准专题由谢欲晓教授主持。首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昭鸣教授向大家分享《儿童健康发展促进与综合康复体系建设及其ICF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在ICF框架下如何去构建儿童保健与康复体系,通过ICF在儿童康复管理中的应用,量化数据,从而达到明确治疗计划和进行治疗效果监控的目的。
紧接着是高立群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语言治疗职业能力标准建设》。高教授先是解释了语言病理学到沟通科学的发展历程,又指出了我国目前语言康复治疗学科的发展现状存在着康复需求大、专业人才少、行业管理混乱等问题。最后,高教授从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应起到主导作用和建立跟国际标准衔接的专业标准和学科课程体系这两点指明了我国语言治疗职业能力标准建设努力的方向。
专委会委员王树峰博士向大家分享了《听觉言语康复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王博士首先说明了听觉言语康复领域目前存在的困境,接着给出了解决困境的方法之一: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王博士多角度的阐述使得听众对职业技能等级评定的内容、制度和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进行听觉言语康复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的必要性。
会议的第二个专题“听觉康复专题”由王树峰博士和田岚博士主持。首先,是孙喜斌教授向大家分享《听障儿童早期干预及听能管理》。孙教授从听力评估的精准诊断、辅听装置的精准验配和听能管理的精准效果这三方面说明了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其中孙教授特别提到了“”计划,即“1”个月发现,“3”个月诊断,“6”个月干预。听了孙教授的分享,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紧接着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刘建菊老师向大家分享《语言障碍儿童听力筛查》。刘建菊老师介绍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语言障碍儿童听力筛查的不同,并且表明仅仅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不够的,常规健康儿童也应该在4岁、5岁、6岁、8岁和10岁进行听力筛查。刘建菊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常用的听力筛查工具,不仅强调了听力筛查的重要性,还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北京联合大学的刘晓明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她和她的学生卢宇一起进行的《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判断研究》。刘晓明教授从背景意义、对象与方法、实验与结果以及结论这四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她们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并且结合她们的实验结论给出了十分具有可行性的教育建议,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很大的福利。
听觉康复专题的最后一个做分享的是滨州医学院的杨影教授,她的分享题目是《听力障碍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杨影教授先是向大家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关于听障人群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接着又以抑郁-压力-焦虑自评量表(DASS-21)为例介绍了心理评估工具的用法。最后,结合年的特殊变化,分析了疫情期间听障人群的心理变化特征,并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