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时分,年仅十一岁的男孩小明感觉胸闷气促睡不着觉被送到了桐乡一院急诊儿科!小明主诉“透不过气”,表情痛苦,但是除了呼吸偏快外,口唇红润,氧饱和度正常,做了常规的体格检查也无任何阳性体征。
接诊的儿科徐朋医生考虑小明的胸闷气促是“癔症”表现,于是他一边安慰小明,一边下医嘱让护士给他推注了安定注射液,同时叮嘱小明“闭上眼睛休息一下,这个针用下去10分钟就起效!”
徐医生把小明的父亲约到了医生办公室,仔细询问了最近几天小明的学习生活情况,是否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交待好病情后徐医生又忙着接诊其他病人,接诊间歇再去看小明时,他已呼吸平顺安然入睡。次日随诊小明已经无任何不适。
据徐朋医生介绍,最近儿科病房里也接诊过类似症状的小男孩,因为“不停的咳嗽”来住院治疗,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也没有发现阳性体征及异常指标,通过一定的心理暗示和药物疗法,男孩的“不停咳嗽”戛然而止!最后,医生也考虑“癔症”。
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症的发病常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具有“癔症性格”的人容易发病,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富有夸张表演色彩,富于幻想,急躁,任性,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癔症的症状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小明的“透不过气”在安定的和徐朋医生的暗示“过十分钟起效”的作用下,就真的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专家说
徐朋医生介绍,“癔症”一直是成年人发病比较常见,特别是更年期和青春期女性,但上述两病例均是男性儿童。由此,徐朋医生提醒: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普及度越来越高,孩子的心智趋于早熟,加之学习、生活压力等诸多因素,“癔症”的发病也越来越低龄化,建议社会、家庭要多关心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健康,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癔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缓解的,但易复发,要积极消除可诱发该病的心理社会因素,特别是对癔症性格的患儿,平时要给予更多的关心,遇到事情多做细致的思想开导,随时疏导消除不良情绪。家长对患儿非适应性行为经常给予迁就或不适当强化,均不利于康复。治疗用药期间要求家长应保持镇静,避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