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药物达不到疗效的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可以采取精神外科微创手术突破困境。精神外科微创手术是通过对大脑边缘系统中情感环路异常传导的神经核团进行靶向、系统的调控,改变其异常传导的神经环路,平衡递质分泌,恢复正常的传导功能,从而控制或消除复杂的精神症状。
01
手术可以改善哪些症状?
术后患者常见的如冲动暴躁、无故伤人毁物,攻击性强、妄想、思维混乱言语异常等症状都能明显的控制或消除,患者意识清晰,能正常与人沟通交流,语言清晰且条理清楚。
02
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符合以下情况:
1、医院确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cCMD或DSMg或ICD系列;
2、3-5年,用药效果不佳患者(包括用药效果差或无效)副作用明显;
3、各方面体征良好;18岁以上至60岁;
4、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03
手术后还要不要服药呢?
任廷文博士指出:一方面,精神疾病绝大多数为终身性疾病,按传统治疗,即使终身大剂量服药,也控制不了症状,术后少量服药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突然停药,易引起撤药症状(尤其抗胆碱作用),手术后逐渐减药至停药,能使脑内与精神活动相关的神经递质达到新的平衡的稳态环境。所以,术后适应性药物治疗对进一步康复很有必要。
其实不单单是手术治疗。在药物治疗时,患者病情得到了好转,也一样还是要吃药的。原因是在精神障碍康复的过程中,即使是同一种药物,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都不同。在治疗初期,用药是为了改善症状;在病征已消退后,药物的角色是为了巩固康复。
事实上,利用持续的药物治疗去巩固康复效果,并非精神科治疗独有。例如,一些癌症即使属于早期,在手术治疗后,医生亦会让病人持续服食药物以巩固康复效果,减低病发风险。
所以,持续的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一份保护:巩固康复效果,大大减低病发的风险。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以保持健康和预防再一次生病,例如一些人容易着凉,所以每次进入商场或戏院都会加穿一件外套。这道理就和精神康复采用药物治疗来预防病发一样。
目前,我院脑科中心开展了视频会诊活动,有需求的患者及家属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