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917/4698007.html癔病性昏厥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症的一种病症,一般昏厥时间较短,醒后无后遗症,但也有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者。癔病性昏厥多见于女性。多有活泼、敏感而不够坚定的性格特征。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昏倒复醒后,受刺激又可复发。发病时主要表现为突然仆倒,呼之不应,问之不答,推之不动,或有神识朦胧,全身僵直,或有手足不规则舞动,面部表情紧张,发作时间可长达数小时。仆倒环境多较安全,常在有人在场的情况下发病。无口吐涎沫、二便失禁等,血压、脉搏等正常。发病后可有肢瘫、失音、遗忘等症状。平常有忧郁、焦虑、烦躁、喜叹息等神情症状。各种有关检查,无器质性病理基础,或虽有某些轻微变化,但与症状的显著性极不相称。癔病,原称“歇斯底里”,常由于情感矛盾,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临床特征是不能以神经系统的损害来解释的感觉障碍、知觉障碍、记忆障碍和意识障碍。本病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症状改变和消失。发病年龄多在16-35岁之间,女性远高于男性。其发病同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性格特征等有关。
癔病与中医学所称的“薄厥”、“气厥”、“脏躁”、“奔豚”、“梅核气”、“郁症”有许多相同之处。病因病机主要为七情内伤,阴阳失和,气机紊乱,躁扰五脏。针灸治疗癔病具有较好疗效。辨证
既可有精神异常和类似神经疾病的各种症状,又可以有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但在同一患者身上,往往仅呈现1-2种症状。每次发作表现相似,多在原来症状的基础上加重或减轻。1、感觉障碍:常表现为躯体感觉缺失,触觉异常及视、听觉障碍。特点为感觉障碍的部位、边界、程度可由暗示影响而变动,并常与运动障碍相伴随。2、运动障碍:常表现为肢体异常运动、瘫痪和言语功能障碍。障碍常常是单独出现,起病急,病程短,如及时治疗,易于恢复。
3、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厌食、贪食、呕吐、呃逆及血管运动功能障碍,以呃逆为常见,当有人注意时呃逆声宏亮,连续不断无人注意时,呃逆可减少或自行停止,且患者并不以此而感痛苦。在精神因素影响下,尚可出现食道痉挛,肠麻痹,心动过速、气急、尿频、尿急、假孕等。
4、精神症状:常在精神因素刺激后迅速发病,以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与情感失调为常见。意识障碍以朦胧状态多见,如神游症、梦行症、遗忘症、癔病性假性痴呆。情感失调以情感反应特别强烈为特征。治则:癔病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紊乱,故治疗当以调阴阳、理气机为关键,滋阴益气、养心安神为首要环节。取穴当以背俞、手厥阴、足太阴经穴为主。但在治疗前,先要了解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消除顾虑,宽心悦情,治疗中配合语言暗示,多能提高疗效。
针灸 : 主穴:膈俞、肾俞、心俞、内关、三阴交。
配穴:神志朦胧加人中、中冲、劳宫、涌泉。四肢震颤或瘫痪加肩髎、曲池、合谷、后溪、环跳、阳陵泉、昆仑、太冲。木僵加百会、大敦、照海。口噤加颊车、下关。失语加哑门、廉泉、通里、间使。失明加睛明、风池、太阳。耳聋加听会、中渚。失眠加印堂、神门。梅核气加膻中、丰隆、行间、神门、鱼际。呃逆、厌食、肠胀气加中脘、足三里。辨证论治:1、气机闭塞证:精神刺激之后,突然发作昏厥,过时复醒,无后遗症,平常精神抑郁,喜太息,苔薄白,脉弦。行气开窍。2、气郁痰阻:平素情志不舒,受精神刺激后发作昏厥,醒后常自诉咽间有物梗塞不畅,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苔薄白腻,脉弦滑。理气化痰。3、气滞血瘀证:精神刺激后,突然发作昏厥,面唇紫红,移时苏醒,胸胁胀痛或刺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涩。理气化瘀。4、惊恐伤神证:卒受大惊恐之后,乍然昏倒,四肢厥冷,苔薄白,脉弦。镇惊安神。
其他治疗: 1、在解释性精神治疗基础上,配合适当的暗示治疗。平时加强情志陶冶,解除思想负担,要尽力做到胸怀广阔,心胸坦然。2、体针疗法:针刺人中、涌泉等,或取人中、合谷、太冲、足三里等穴,强刺激。3、单方验方:(1)脑乐静,30ml/次,3次/日,口服。(2)白薇10g,当归10g,*参15g,水煎服,1剂/日。仅供有缘人参考。谢谢!张宏恩
疗疾救难慈心怀德此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