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相关疾病论坛》杂志病例分享
作者:杨翔
●病例介绍●1.1病史一般情况:患者Z,女性,24岁,汉族,大专文化,未婚,无宗教信仰,无职业。因“自言自语、猜疑、被动懒散3年,加重2月余。”于年9月19日首次住院。供史者,患者母亲,可靠详细真实。
现病史:据介绍,患者约3年前无明显诱因缓起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夜眠差,自言自语,猜疑,称有人说她,有时站在窗前说看到有人说她,时常在家叫喊,说有人打她。有时欲外跑,医院门诊就诊,诊断“精神分裂症”,予以“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治疗,病情一度有所缓解,症状减轻。但其父认为这是家人未信奉基督教所致,其母对服药态度也不积极,故基本上服药半年停半年。病情反反复复,缓解差,不能外出工作,不料理家务,与家人关系日趋平淡。8个月前再次停药,2个月前出现不语,发呆,配服“阿立哌唑10mg/日”,效果不明显,患者被动、懒散,家务事无法料理,个人卫生反复督促下料理,不肯洗漱,甚至月经来了也不料理,进食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欲外跑,家人无法管理,今来诊。门诊拟“精神分裂症”收治入院。病史中,否认有高热、惊厥、抽搐、昏迷史;否认有持续兴奋、话多、夸大、挥霍或心情差,悲观消极,自弃言行表现。近3天来,患者进食可,夜眠一般,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重大疾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系异卵双生之妹妹,顺产,幼年生长发育无异常;适龄上学,学习成绩及人际关系一般。大专毕业后患病,一直未能参加工作。病前性格:内向、敏感。
家族史:二系三代无精神异常病史。否认父母近亲婚配史,否认家族其他成员有癫痫、精神发育迟滞者。
1.2项目检查体格检查:神清,BP/73mmHg,P82次/分,心肺听诊(-),颅神经系统(-)。身高cm,体重48kg,BMI=19。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功五项、性激素水平、传染病组合、头颅CT平扫、心电图、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钾:3.25mmol/L。
精神检查:意识清,被动接触,表情紧张恐惧,问话不答,注意力不集中。情感反应不协调,意志行为减退,无自知力。
量表评估:BPRS评分48分,SANS评分69分。
入院后第三天补充精神检查:意识清醒,被动接触,可引出真性言语性听幻觉,思维散漫,情感不协调,意志明显减退,无自知力。
1.3疾病诊断入院诊断: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低钾血症。
1.3.1诊断依据
症状标准:言语性幻听,思维散漫,情感不协调,意志行为减退,无自知力。
病程标准:持续性病程3年。
严重标准:自知力缺如,无法正常生活及胜任工作。
入院时查血钾偏低,诊断明确,合并诊断。
鉴别诊断: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既往体健,无颅脑外伤史,无高热、惊厥、抽搐、昏迷史,精神检查无意识障碍。入院头颅CT、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查体无阳性体征。故可排除本病。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病情呈持续性,无消长规律。辅助检查未发现有重大异常指标。排除躯体重要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否认吸烟酗酒,否认吸*史。也不考虑本病。
心境障碍:虽有被动、少语、懒散,但无明显情绪低落体验,无乐趣丧失、兴趣减少,精神症状以情感不协调为主,故也不考虑。
1.3.2病情评估
躯体状况:良好。
精神状况: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衰退状态。
家庭支持系统:患者父亲信奉基督教,认为患者患病是因为没有信奉教所致。其母对服药态度不积极。(是否存在经济因素?)长期治疗效果估计不佳。
冲动及自杀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年轻女性,大专文化,未婚。夜眠好。
●治疗过程●第一周起始:阿立哌唑10mg/天(5mgbid)合并劳拉西泮2mg/天。3天后:增阿立哌唑20mg/天(10mgbid)。7天后:增阿立哌唑30mg/天(15mgbid)。此时给予患者喂食,督促进食。接触较前改善,敌对性明显减轻。幻听频率减少,思维散漫程度减轻。但仍被动、少语、懒散,个人生活料理差。
第二周:阿立哌唑30mg/天合并劳拉西泮1mg/天。患者能被动与人交流,幻听基本消失。偶有自笑,思维逻辑较前有条理。
第三周:阿立哌唑30mg/天合并劳拉西泮1mg/天。患者能主动与人交流,幻听消失。个人生活自理。思维逻辑无明显障碍。
第24天患者家属看过患者,认为患者病情大为改观,坚决要求出院,劝说不听,交待预后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家属仍坚持要求出院,予以自动出院(相关检查未能完成)。
●结果反馈●
治疗前后相关量表及检查结果:
出院后患者在家人照料下生活,被动服药接受治疗,但不拒绝服药。一直坚持服用阿立哌唑30mg/日治疗,病情较为稳定,进食睡眠好,个人卫生自理,与家人也能进行较好的沟通,无明显的紊乱异常言行。目前在一家小超市打工,半年前谈一对象,已结婚。
●病例讨论●
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特点及评估,拟定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考虑以下因素:
1、能同时兼顾阴性症状、阳性症状;
2、经济适用;
3、对未婚女性影响选择,如肥胖、月经的影响、孕期药物安全性等等;
4、无需镇静作用;
5、长期服药的安全性,如高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身体重要脏器影响;
6、患者对药物的接受度;
7、患者的病耻感;
综合以上因素,最终选择阿立哌唑作为抗精神病药物,辅以小剂量劳拉西泮以助眠,配合心理疏导、自知力教育,患者病情明显改善。而选择阿立哌唑的循证医学证据如下:
1、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对抗精神病药物分类与介绍中,指出有针对阴性症状有治疗适应症的药物有: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结合该患者存在的靶症状,故首选在这三个药物中进行筛选。
2、阿立哌唑作用受体表明[1],对D2、5-HT1A、5-HT2A受体有强亲和力,从而能有效控制阳性症状;同时也是D2受体部分激动剂,可以改善阴性症状、认知损害和情感症状;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改善阴性症状、认知损害和情感症状。
3、根据年,LeuchtS等在《柳叶刀》发表meta分析,比较了15种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相对疗效及耐受性[2],在疗效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阿立哌唑在十五种抗精神病药物中,体重增加、出现EPS、泌乳素水平升高、QTc延长以及镇静等因子中,副作用最小。
4、根据阿立哌唑的受体作用特点,及广泛的临床研究表明,阿立哌唑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症状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不会产生代谢综合征、对糖脂代谢无影响;无明显过多的镇静作用;甚至在孕期的用药也是相对安全的。对患者的症状改善、全病情管理有较好的认同度。
5、在对阿立哌唑的受体研究及相关文献临床研究发现,D2受体占有率与阿立哌唑剂量和血药浓度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10mg平均占有率为85%,30mg达91%),因此可以通过快速加足剂量提高血药浓度来抢占更多的D2受体,发挥更好的D2受体拮抗作用[3]。本病例中采用一周内快速加至足量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从临床表现、量表评估来看,都起到快速起效、症状改善明显的特点,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第三版.年.
[2]LeuchtS,etal.Lancet.;():-62.
[3]YokoiF,etal.Neuropsychopharmacology.;27(2):-59.
特别提示
最近在后台收到不少读者的留言,无法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