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患病率6159你每天睡得好吗丨
TUhjnbcbe - 2025/6/12 17:01:00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ask.bdfyy999.com/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根据目前调查数据显示慢性失眠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6%—15.9%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本期嘉宾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邓延峰睡眠的重要性睡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恢复稳定和处理信息,保证每个器官系统正常生理功能运转。1.促进生长发育:睡眠对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尤为重要。若发育早期阶段,干扰睡眠会导致长期的行为改变。出生后前3年睡眠时间缩短的儿童,在6岁左右出现多动症和低认知睡眠的概率大大增加。睡眠质量与神经元的发育高度相关。2.恢复稳定:睡眠在维持体内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保存能量、清除代谢碎片、恢复体力。3.处理信息:睡眠期间具有学习的能力。睡眠是记忆长期巩固的必需条件之一。睡眠中的记忆痕迹神经元被重新激活,从而巩固和加强在清醒时期获得的新的记忆信息。睡眠的阶段与周期人类的睡眠粗分为两大类: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正常成人完整的睡眠是NREM及REM交替发生。睡眠一般是从NREM开始,再转入REM期,大概90分钟完成一个周期,再进入下一个NREM到REM,一个晚上完成4—6个周期。人类不同年龄阶段睡眠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新生儿需要睡眠16—20小时;儿童需要10—12小时;青少年需要9—11小时;成人需要7—9个小时;老年人需要6—7个小时。什么是失眠1.失眠:指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和适宜的睡眠环境,依然出现睡眠起始或睡眠维持困难,导致个体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存在日间功能受损的一种主观体验。典型的白天症状包括:疲劳、心境低落或易激惹、全身不适和认知损害。注:存在睡眠相关症状,但没有白天功能损害的情况,不考虑失眠障碍的诊断。2.失眠障碍的分类:短期(急性)失眠障碍:起病往往有明确诱因,比如,生活事件、可预期的压力事件、疾病,睡眠紊乱和相关日间症状持续不到3个月。慢性失眠:难以入睡或者睡眠维持困难、过早醒来和(或)经历片段式睡眠;每周≥3天晚上,并持续3个月以上,通常需要花≥30分钟入睡,或者在醒来后需要花≥30分钟入睡。日间影响:无法专心做事和(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和(或)产生明显的困扰。3.失眠的原因慢性失眠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6%—15.9%,任何年龄、任何性别均可发生,尤其女性、老年人罹患内科疾病、精神疾病、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者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中更多见。慢性失眠有随着年代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引起或诱发失眠的原因众多,常见的有: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精神疾病、神经系统和躯体疾病、药物与食物、睡眠节律变化、生活行为因素、性格特征等。老年人:常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衰老和睡眠调节能力下降的基础上,各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及心理应激作用等均可导致老年人失眠。女性:除了常见诱因外,女性受月经期、孕期、更年期生理期影响。在不同生理期,血液中性激素(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的生理性波动可显著影响睡眠。儿童失眠:分离焦虑、卧室过于黑暗或梦魇。另外,儿童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如自闭症、多动症等。青少年: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离异、校园霸凌等)、高竞争快节奏的学习方式、考试的心理压力,患有精神障碍等。失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失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影响:1.身体健康方面:-免疫力下降:失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心血管疾病:失眠会增加患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代谢紊乱:失眠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导致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异常。-消化问题:失眠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胃痛、消化不良等问题。2.心理健康方面:-情绪问题:失眠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抑郁等问题。-认知能力下降:失眠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下降。-人际关系问题:失眠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导致人际关系问题。-自杀倾向:失眠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而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失眠障碍该如何治疗与患者讨论睡眠问题,了解其对睡眠的期望值,介绍治疗的短期及长期目标,介绍药物治疗的优缺点,对睡眠相关基本知识进行宣讲。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中首选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魏天浩
1
查看完整版本: 患病率6159你每天睡得好吗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