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方案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方案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年1月-年11月于我院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按照手术操作流程,对照组予以系统护理,研究组予以多元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方案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多元化护理方案;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微创手术
ApplicationEffectofDiversifiedNursingPrograminPatientswith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
KONGLing-qin
(DepartmentofOtolaryngology,FeichengPeople’sHospital,Feicheng,Shandong,China)
ObjectiveToanalyzetheapplicationeffectofdiversifiednursingprograminpatientswith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MethodsAtotalof88patientswhounderwent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inourhospitalfromJanuarytoNovember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They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studygroupbyrandomnumbertablemethod,with44casesineachgroup.Allpatientsweretreatedaccordingtotheoperationprocess.Thecontrolgroupwasgivensystematicnursing,andthestudygroupwasgivendiversifiednursingprogram.The
Diversifiednursingprograms;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Minimallyinvasivesurgery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是耳鼻喉科的一类常见微创术式,以出血少、损伤小的特点,最大限度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然而,微创并非无创,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临床上规避或减少风险,促进康复成为耳鼻喉手术的主流思想。医学界认为[2],术后康复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患者心理状况、對疾病的认知程度、遵医行为、护理干预等,任何一个环节缺失或遗漏,都直接影响到康复效果。近年来,医疗行为越来越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各类风险事件,还能提高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符合术后快速康复理念[]。传统护理模式以整体及系统护理为主,其护理内容大体类似并且形式单一,无法适应现代手术护理的发展。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有学者认识到鼻内镜手术的护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层面、多因素、多环节的,根据术后康复的各项影响因素,予以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4]。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年1月-年11月于我院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88例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究多元化护理方案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鼻内镜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年1月-年11医院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男0例,女14例;年龄26~49岁,平均年龄(6.10±5.86)岁;体重48~71kg,平均体重(57.72±4.02)kg;受教育年限9~20年,平均年限(14.89±2.82)年。研究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6.74±6.05)岁;体重47~7kg,平均体重(58.16±4.57)kg;受教育年限9~21年,平均年限(15.21±.01)年。两组性别、年龄、体重及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综合分析确诊为鼻窦炎,完善术前临床检查,择期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②年龄≥18岁;③完全了解手术内容及护理内容,能配合护理干预;④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鼻部手术史;②合并颅脑外伤、面部外伤、先天性发育畸形、凝血障碍者;③急危重症患者;④合并老年性痴呆、卒中后遗症、先天性聋哑等疾病者;⑤自理能力丧失者;⑥缺乏基本的认知及理解能力、长期卧床者;⑦合并原发性精神障碍、长期药物依赖史者。
1.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手术操作流程,由同一组人员完成手术,术后进入观察室。
1..1对照组予以系统护理:按照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术前1d告知患者及家属鼻内镜手术的麻醉内容,提高患者对本病的基础认知,指导术中配合护理要点,由护理人员与患者详细交谈,了解其心理波动情况,及时疏解;术中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相互配合,作好保温、减压工作;术后注重营养、饮食及用药护理,进行术后护理指导。
1..2研究组予以多元化护理方案:首先组建1支多元化护理干预团队,纳入5年以上经验的执业护士,分析鼻内镜手术前后的各项护理内容,通过查阅文献、集中会议或既往案例分析,寻找多元化护理依据,制定干预策略;①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分析鼻内镜手术的操作、并发症及自我护理事项,借鉴指南或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将健康教育内容简化,入院时采用宣传画册、视频、音频或网页链接等形式发放,术前d集中授课,由手术医师系统讲解;采用实景演练的形式,假定患者已经进入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手术过程,期间加以引导,多次重复护理操作,加深印象;运用案例模拟,选取1例典型的手术案例,运用图片或文字逐一讲解围手术期每个环节及具体护理内容,使其更为形象化;②健全心理干预体系:设置1名责任护士,入院时主动与患者交谈,掌握患者的喜好、饮食习惯及家庭关系、性格特点,术前1d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处理;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建议家属全程陪护,予以足够的关心和关怀,非治疗期间鼓励患者听音乐、阅读书籍或欣赏窗外风景,转移注意力;③鼓励术后早期康復:患者取半卧位休息、抬高头部(减轻头部充血),术后6h开始流质饮食、饮水,根据耐受情况,逐步过渡至半流食、普通饮食(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方案);术后早期被动活动肢体或按摩肌肉,鼓励患者尽早自主活动,从小关节-大关节,逐步扶床下地行走;④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护理人员明确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及防治要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是否眼痛、视力下降或眼睑病变,对于有高危风险者,作为重点观察人群;⑤加强术后持续护理: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交代出院后复查的时间及地点,保留患者的联系方式(家属联系方式),运用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4.1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鼻腔粘连、鼻内出血、术后感染、眼周出血、视神经损伤。
1.4.2护理满意度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对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总分为分,按照问卷评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90分)、一般满意(70~90分)和不满意(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在我国罹患鼻部疾患的人群居高不下,近年环境污染的加重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鼻部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一类常见病及多发病[5]。现代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手术可以充分保留鼻腔内的结构,解除痛苦,且疗效显著。有研究认为[6],鼻内镜手术的护理内容是多方面,单一护理模式无法解决围手术期的各类问题,护理效果较不理想。多元化护理的概念由国外护理学家Leiningr提出,其核心是满足患者所需,首先注重基础护理,进而满足患者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多元化护理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有多项研究也证实[7,8],运用多元化方式可以减少鼻内镜手术患者的不适感,提高自我效能。
手术对于非医学人群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名词,一旦准备接受手术,心理必然出现巨大的波动。有报道显示[9],约50%以上外科手术患者会表现为恐惧和焦虑,约40%表现为内心惴惴不安,这无疑加重了交感神经异常及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现代医学已经将心理健康列为评价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保证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将心理变化维持在可控范围,成为一类亟待解决的难题。健康教育是了解手术内容和知晓各类护理要点的主要途径,也是护理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10]。传统的健康教育内容繁多,以护士讲授和指导为主,缺乏医患之间的交流;而多元化护理方案改变了传统单一传授的死板模式,通过双向交互,更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同时配合情景模拟、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使健康教育内容更具实践性,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健康行为[11]。
临床上鼻内镜手术的操作难度并不复杂,但由于鼻腔特殊的生理结构,毗邻关系十分复杂。尽管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属于一类微创术式,但术后并发症十分常见,如鼻腔粘连、鼻内出血、眼周出血及皮下气肿、视神经损伤,影响术后早期恢复。因此,除了常规的饮食、用药指导外,需要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严密监测病情,防止鼻内并发症的出现[12]。多元化护理方案强调预见性护理,提前预知手术患者的风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风险。研究认为[1],大多数鼻内镜手术患者仍需持续的术后鼻腔治疗与护理,若不进行干预,存在复发的高风险,因此术后遵医行为和及时复查仍是延续性护理干预的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多元化护理方案干预后,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与传统护理措施比,通过多元化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加了解手术内容及自我防护要点,提高了个人的防护意识,可以避免某些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多元性护理方案更加注重术后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家庭支持、社区支持、现代化信息支持等,使术后护理内容更加全面,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14]。卢卉芳[15]研究也发现,多元化护理干预后,鼻内镜术后的并发症风险相对下降,其发生率减少。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多元化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满意度与个人舒适度、自我感受、情绪调节、周围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并非单一因素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当经历鼻部手术创伤后,心理承受力下降,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此时格外需要外界护理措施的干预[16,17]。采用多元化干预措施,可以尽可能满足患者多方面的护理需求,使各项护理措施更为全面、系统。因此,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改善,证实了多元化护理方案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多元化护理方案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对早期恢复有益。目前,关于多元化护理方案的应用报道较少,其确切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廖倪.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7(15):18,20.
[2]邢媛媛,张屹冰,李莹.模块式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40(1):-.
[]高冬梅.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的影响[J].系统医学,,4(18):-.
[4]胡丽萍,奚玮,谭永红,等.多元化护理方案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9(4):10-1.
[5]张琳静,高山,孙文艳.—年我国中西部战区某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空军住院病员疾病谱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4():15-.
[6]陈淑惠.综合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4(6):-.
[7]管水萍,陶蓉,茅志娟,等.多元化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18(2):17-,.
[8]王媛媛,吕冬梅,刘晓风.多元化康复模式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8(14):14-16.
[9]冯娟,王燕,阳玉萍,等.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42(8):-.
[10]倪杨,韩宇,卢涵宇.不同健康教育在鼻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1(1):4-7.
[11]王艳红.多元化护理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4(8):-,17.
[12]张艾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18(5):-.
[1]張惠荣,张晓岚,陈丽,等.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实践[J].护理学杂志,,(17):8-40.
[14]朱桂姬,邓水珠,陆清梅.综合护理对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康复及安全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15(24):94-96.
[15]卢卉芳.多元化护理干预在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6(20):-.
[16]姜映华,刘红松,杜玲俊,等.护士多元化文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4):-.
[17]李娜,鞠丽丽,冯德香,等.护理干预对减轻鼻部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