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上把情感障碍定义为:一种具有持久的、反复发作的心境障碍。患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可伴有焦虑、抑郁、烦躁、易激惹、自卑、易激惹、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可伴有失眠和早醒。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情绪高涨或低落持续超过4周;或者一个月内心境高涨或低落持续超过3周;或者一个月内有3次以上(含3次)重大刺激的心境低落或情感高涨;或者连续3个月内没有出现上述症状;或者伴有至少一项明显躯体症状(如疼痛);或者伴有至少一项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的加重;或者有一项不能耐受的躯体疾病症状(如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有一种情感障碍,是具有持续性情感低落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其核心症状就是抑郁症,并且其持续时间越长越严重。下面来了解一下抑郁症是怎么回事吧!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抑郁症的遗传因素占10%,其程度随抑郁症病程的增加,并伴有躯体化症状和人格特征。抑郁症患者中,父亲患病的概率约为30%-50%,母亲患病的概率约为20%-40%,患有遗传性精神病的概率约为40%-50%。另外研究还发现抑郁症患者有30%-40%的家庭成员患有精神病而不自知。研究还发现抑郁症患者中的抑郁症症状比普通人更严重。有家族病史或精神病史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提示抑郁症与遗传因素有关。
2.社会环境因素
不良生活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关系、婚姻家庭、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各种冲突、人际关系等。抑郁状态与童年和少年期抑郁状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儿童期是情感发育及心理成熟阶段,抑郁状态是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持续紊乱及其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成人期抑郁状态与生理心理变化密切相关,包括生理、心理功能的正常演变等一系列生理、心理过程及其变化都会影响情感、意志、行为的正常发生和发展并维持到成年期;同时,抑郁状态也是心理行为发生、发展中需要较长时间心理治疗和康复过程的重要精神心理基础,是决定能否恢复到正常生活的重要标志。成年人期抑郁状态与成年期抑郁状态密切相关,是抑郁障碍持续恶化并恢复成轻障碍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躯体不适和/或精神障碍。
3.躯体疾病
抑郁症与躯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有许多躯体疾病会影响到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如脑出血、脑肿瘤、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病、肾病等,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特别是那些老年抑郁症患者,更易发生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抑郁症与脑出血、脑肿瘤有密切关系,抑郁症又与慢性心力衰竭、脑梗塞、严重肝病及糖尿病有关。另外当老年人有各种躯体疾病时(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也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出现,这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更为常见见。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合并有抑郁症状时,其主要症状是抑郁加重、心境障碍以及相关身体活动减少或丧失,在一定程度上可出现躯体疾病引起情感上或行为上改变。
4.心理社会因素
(1)性格因素:许多抑郁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可能与他们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有关。许多患者有长期或慢性的抑郁经历,这些经历使他们难以适应外界环境,从而出现了抑郁情绪。(2)生活环境因素:有不少患者常处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环境中,这种环境通常也被称为“社会弱势群体”,这些人群往往是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之一。这类人群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果遇到困难容易产生自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