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为一场世界大战。
就中国而言,1月底,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4亿人口曾经一度在家中关禁闭2周,武汉整个城市一度被完全封锁。病毒已经在欧美和世界各国蔓延起来,截止3月17日,已经有个国家受到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威胁。全球至少11个国家宣布关闭国境,意大利等6个国家封锁全境。
3月18日,当记者提问“你认为在抗击病毒方面,美国已经处于战时状态了吗?”特朗普回答说,“我的确是这样看的……在抗击疫情上,我是战时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启动冷战时期的《国防生产法案》,美国初次启动该法案,还是用于应对朝鲜战争。
历史上,一战二战对人类世界的影响,可能也没有这么大。
在我看来,冷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随着人类掌握的武器杀伤力越来越大,这个世界已经不允许大国之间发生强烈的直接武力对抗,否则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从年开始的冷战,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次全面战争,直到年结束,历时44年。冷战直接导致了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东欧局面,从美苏争霸,演变为美国主导全球、一股独大的格局,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这次因新冠肺炎病毒引发的全球抗疫大战,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形式不同,这次世界大战并不仅仅国家之间的战争,人类面对的是同一个敌人。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既然是战争,就不仅仅是人类和病毒的对抗,背后也有各国政治、经济利益的角逐。这次疫情不仅会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改变,也会对很多人的价值观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这篇文章,我想谈谈自己对这次疫情之后世界格局的一些猜想。
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格局不可持续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在美国的主导下,获得了70年的和平,也获得了70年的繁荣。是美国带领各国,在二战的废墟上实现了重建。中国能有40年的飞速发展,除了中国人自己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包容和接纳,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
但是,美国构建的以美元和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必然要面对美国的债务和贸易逆差越来越大的事实。这是无法逆转的,也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美国可以通过铸币税和经济周期来薅其他国家的羊毛,但是这点红利对于美国的国债和逆差的增长速度来说,杯水车薪。
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高达80%,这并非好事,说明很多美国的产业都是干着不劳而获的事情。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如同美国人对毒品的依赖一样严重。年美国次级贷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全世界为此买了单,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国家没有走出这场危机的阴影。
在全球化不断扩张的背景下,美国的问题会比较小,因为新增市场会带来新的增量,为美元的扩张留下足够的空间。虽然美国接纳中国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美国的繁荣,双方是互惠互利,并不存在一方占了另外一方的便宜。
但是,当全球化进入停滞状态,世界缺少增量的加持,这个世界就会陷入瓜分存量的困境。特别当面对中国不甘心屈从于美国的全球化秩序的安排,在各个领域对美国的地位和利益形成挑战,这会加剧美国的矛盾和危机。
是随着全球化越来越深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资本、产业全球化分工越来越发达。美元为中心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也越来越没有必要。而看过《美国工厂》之后,我想很少有人能乐观地认为,制造业还能大规模回归美国。
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下,特朗普横空出世,如同《皇帝的新装》中的小男孩,他指出了问题所在,但是并没有灵丹妙药。特朗普也无法创造性的增量,只能以《文明的冲突》和“修昔底德陷阱”来打击中国,向其他国家敲竹杠。
特朗普刚上台的时候,美国的左派知识分子、纽约、硅谷、洛杉矶为代表的全球化最大的支持者们,感到了深深的失落,但是他们很快就欣然接受了特朗普的礼物。因为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下,短期美国的确得到了很大的好处,特别是华尔街在特朗普的引导下,欣欣向荣。问题是,特朗普通过欺压其他国家得到的红利,一样是不可持续的。
美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泡沫,特朗普鼓吹的孤立主义、美国优先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病毒,这种病毒比疫情对人类世界的危害还要严重。现在特朗普泡沫已经被戳破,在过去的2周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4次熔断,在此之前,美国股市唯一的一次熔断是发生在年。
美国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危机,疫情危机,更是特朗普政府的信任危机,是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经过3年多疯狂的折腾,特朗普泡沫一日之间被打回原形,道指抹去了特朗普上任以来的所有涨幅,特朗普执政的合理性荡然无存,他给全球带来的混乱在疫情的冲击下,表现的更为明显。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选择特朗普,美国人也没有更好的方案,民主党那边是78岁的“瞌睡虫乔”拜登,还有79岁的桑德斯。两位成长于60年代的耄耋老人,恐怕不能给美国带来什么新的希望。
美国中心已经成为全球化进一步推进的障碍,而不是全球化的推动力。以美国为中心,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化格局,已经无法适应世界发展的需求,不可维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美国的衰落开始。
中国道路已被证明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关于制度的争论就像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美国发送动贸易战,他们的基础是中国应该接受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不仅美国这样认为,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也认为中国最终必须选择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这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保留自身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同时,又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探索出来的发展模式,不仅让14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更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样本。
面对疫情,中国模式又体现出了非常高的效率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可惜的是,中国针对疫情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并没有引起西方国家的重视和尊重,最终导致了西方世界在一个月后,一样陷入了中国武汉曾经面临的困境。
正是因为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体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导致美国发起了针对中国的全球贸易战。从价值观层面,有人认为这是《文明的冲突》,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相互不兼容;从利益层面,有人认为这是修昔底德陷阱,老大和老二必然会通过“战争”来重新划分利益。
事实上,美国发起的针对中国的围追堵截和打压,在道义上并站不住脚。
就拿美国重点打击的华为来说,美国一直强调华为对西方世界是严重的威胁,是科技霸权。佩洛西对欧洲说,“如果你们想要建立一种价值观与尊重人权及其他方面的集体意识,那就不要接近华为。”选择华为就是“选择独裁而非民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莹驳斥,中国早期“所有的技术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而中国保持了它的政治体制,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取得了成功,没有受到技术的威胁。可为什么如果把华为技术引入西方国家的5G,就会威胁政治制度呢?您真的认为民主制度这么脆弱,华为区区一家高科技公司就能威胁到它?”
美国指责华为的设备可能会让中国窃听世界,面对这样的指控华为选择公开自己的源代码,并且愿意与各国政府签署无后门协议。美国的指控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根据斯诺登披露的绝密材料,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于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甚至连德国总理默克尔、巴西总统罗塞夫等国家元首都被长期监听。
中国现在已经完全控制住了疫情,面对欧洲日渐失控的局面,中国必将从防御阶段转向进攻阶段,利用自己无与伦比的制造能力,还有在抗击疫情中的实践经验,为欧洲提供物资上的支持,甚至派医务人员深入欧洲腹地进行全球救援。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负责任大国的地位,更有利于在情感上和道义上得到欧洲国家的认同。
在这样的局面下,美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对于中国进行打压,在其盟国将会越来越失去市场。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和美国优先终将破产。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将成为不得不面对和接受的事实。
疫情如同一张考卷,所有的国家都需要答同样的试题,结果非常有可比性。对比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举措,以及产生的后果,我想大多数的中国人对于中国的制度、模式,以及西方的制度、模式,都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有更清醒的认识。中国的制度和模式依然有很多问题,但是相比于西方的制度和模式,中西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对错之别,更不存在善恶的分野,大家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局限性。
只要中国人能理性客观地认识到这一点,面对中国存在的问题,不要动辄归咎于体制、归咎于文化、归咎于信仰,中国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当数以十万计的留学生、海外华人,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选择了登上飞机,回到祖国,这样的经历必将增强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认可与信心。
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他让信息更加透明,社会更加公平,政府运作效率更高。而疫情的发生,会让更多中国人意识到,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大数据支持的健康码,中国人的行动能力将会受到巨大的制约;如果没有互联网平台和内容,中国人自我隔离期间将会多么的枯燥,中国的孩子将无法通过网络上课,企业员工无法通过网络协同办公,我们在家中也无法通过网络买到生活必须的食品和物资;如果没有互联网媒体,李文亮医生事件,就不会让社会产生深刻的反思。
接下来,中国肯定会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企业运营、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数字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最发达的国家。
没落的欧洲
欧洲正在衰落,很多去过欧洲的中国人都有这种感觉。几乎没有更新的城市建设,懒惰的民众,偷抢骗横行安全问题严重,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移民和穆斯林问题日益严重。
不过很少有人能想到,欧洲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在疫情面前,欧洲的沦陷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截止3月19日,欧洲已有人因新冠肺炎死亡,超过亚洲地区报告的例死亡病例。要知道,整个欧洲人口不过7.4亿,仅中国人口就有14亿。可见疫情在欧洲失控的程度有多严重。
究其原因,今天的欧洲高举价值观的大旗,却离科学精神越来越远。我形容现在的欧洲是,德先生在裸奔,而赛先生衣衫褴褛。中国一个多月的抗击疫情的努力,没有引起欧洲人的重视和警觉,直到欧洲疫情爆发前,欧洲的领导人、媒体和民众都对疫情表现出了不以为然的态度。
相比于美国的政治正确,欧洲的白左价值观对社会危害更甚。16岁的“气候女孩”通贝里就是典型的代表,这样一个充满无知且罔顾社会现实的未成年人,居然被欧洲人追捧为社会偶像。而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欧洲人表现了极大的抵抗,推出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法GDPR,让很多互联网公司不得不退出欧洲市场。
欧洲对自己文化和价值观上的迷恋,让我想起清末的中国。中国对于自己上千年的文化和传统也充满了自信,对于西方的科技斥之为奇技淫巧,最终被活生生蹂躏了上百年,天朝上国沦落为东亚病夫。
疫情终将过去,但是欧洲的没落很难逆转,如同二战后一样,欧洲已经满目疮痍,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人或者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欧洲难以走出这样的低谷。
希望在非洲
世界如果要重获繁荣,必须找到新的增量。面积和人口都居第二位的非洲,可能有这样的潜力。
中国和非洲一直保持着独特的联系,毛主席曾经说,是亚非拉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近几十年,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3年一届的中非合作论坛成为连接中非的重要平台。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酸溜溜地抹黑中国,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一方面体现了西方的酸葡萄心态,毕竟非洲曾经被欧洲殖民数百年,另一方面的确说明中国在非洲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非洲要摆脱贫穷与动乱,中国是最好的榜样。相比于美国要改变其他国家的制度、文化,要求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标准。中国人更相信和而不同,到什么山长唱什么歌,愿意尊重当地人的文化传统,价值信仰。
非洲真正需要的是稳定的社会秩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能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用特朗普的话来说,这些没有谁比中国更懂了。今天,在非洲搞基础设施建设,帮助非洲搭建网络设施,建造工厂,打造市场,这些工作也只有中国有能力、有实力、有意愿帮助非洲完成。
现在,中国在非洲资助超过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超过1万家中资企业在非洲开展业务,非洲的国际建筑承包市场中,中国占到近50%的份额。
虽然很多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骨子里对于黑人为主体的非洲充满了鄙夷的态度,但是让12亿人口的非洲,摆脱混乱的社会秩序和贫困的威胁,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责任,更涉及发达国家们自身的利益。
希望中国能成为非洲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希望。
这次疫情,不仅仅会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更会改变很多人的价值观和信仰。
疫情进一步证实了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来没有如此真切。面对疫情,全世界的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这个共同的敌人。同样,面对世界经济的衰退,全世界的人民也需要团结起来,放弃彼此之间的成见,相互精诚合作,才能让经济走出低谷。
疫情,对于这些年风起云涌的孤立主义、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浪潮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希望疫情能如同当头棒喝,让越来越极端的政治家们能够放下傲慢与偏见,恢复和平与理性,这才是政治家的觉悟。
世界格局已经在重构,疫情加快了新格局重构的速度和进程。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全球化已经不可逆转,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企业的关系,人和国家的关系,企业和国家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重新定位。
幸运的是,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今天是人类一场新的大航海,我们未知的领域不是大洋彼岸,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太空,而是由数字构成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的博大与浩渺,超乎人类的想象。而今天,中国是这场大航海中的领头羊,中国人正在以无与伦比的勇气,探索虚拟世界的边界。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选择了信仰神和上帝,是因为人类无法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做出更科学的判断,只能屈从于对未知的敬畏。随着人类对数据掌握能力越来越强,大数据将会帮助人类揭开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更多的秘密。
中国的道路,只是一个开始,远远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