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游戏障碍列为精神病,网友调侃别怕,大学已
TUhjnbcbe - 2025/5/8 16:35:00
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一觉醒来,世界多了不少精神病人。而且,这些精神病人成为游戏公司的敛财对象。刷屏吐槽的同时,也是普遍的担心。不过,偶尔玩一把游戏的,也无须过多担心自己有病,这病不是你想得就能得的。这让电竞比赛从事人员无所适从。新浪微博网友

oran_cc:“呵呵,电竞堪忧了,赢了是电子竞技,输了是精神病。”-06-:38:17来源:东莞时间网网络游戏也有网友调侃,别怕,现在的大学已经开始招收电子竞技成绩优异的学生了。从这几天的舆论看,人们对“游戏成瘾”说法有不同的看法。网游的概念是清楚的。网游就是网络游戏的简称。网游与单机游戏不同。网游的媒介是互联网,主要玩法是在线且多人协作,玩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所以,网游也叫在线游戏。但是“网瘾”这个概念尚无科学界定。根据资料看,一般来说,网瘾就是网络成瘾,指的是网络使用者过度使用网络的病症。可是,怎样使用网络才算“过度”,进而被确认为“网瘾”?年,有关专家提出“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为网瘾”的判断标准,但随后遭到卫生部的否定。研究网瘾的界定标准、治疗规范,由卫生部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来做,研究结果并未出来。事实上,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有关“网瘾”的科学界定。北京大学从事精神病学研究的专家黄悦勤认为,网络游戏成瘾不可以随便下结论。既然精神病学要把“网瘾”作为一种病症来研究,那就得有学术研究的科学态度。首先界定“网瘾”的内涵。其次,只有搞清网瘾的内涵,才有可能提出认定网瘾的具体标准。否则,搞不清网瘾的内涵,怎么能提出科学认定标准,又怎么能提出规范性的治疗规范。我们的社会上,已经出现过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的用暴力矫正所谓网瘾的专门学校。这不只是对所谓“戒网瘾学校”的极大讽刺,也是对模糊不清的所谓“网瘾”说法的嘲弄。学校设置课程,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明确学科概念。如果学科概念不清,我们连自己要研究的基本范畴都糊里糊涂,还怎么开发和建设课程。医学研究也好,精神病学研究也罢,要把“网瘾”列入精神疾病的范畴,研究者和卫生部门,总得要说清楚什么是“网瘾”吧?否则,研究者、管理者、受众对网瘾一头雾水,还怎么认定什么是网瘾,什么又不是网瘾?看最近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所说的不是什么“网瘾”,而是“游戏障碍”。但是,有人看到“游戏障碍”就想当然地说“游戏障碍就是网瘾”。我们应该知道,汉语词语中的“瘾”和“障碍”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汉语词语“瘾”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不良癖好”,二是指“对某事兴趣浓厚”。这实际上说明,如果某人是对某事物兴趣浓厚,并持续钻研,并非坏事。例如,对电子竞技兴趣浓厚的人,有权利对其钻研。而“障碍”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二是指阻挡,三是指佛教所说的扰乱人的身心的烦恼和困惑。从语词含义角度讲,世卫组织所言的“游戏障碍”跟“网瘾”风马牛不相及。报道说,世界卫生组织所说的游戏障碍具有的特征是:无法控制想玩游戏的冲动,与日常生活相比更重视游戏,即使出现健康受损等问题仍然继续玩。如果给家庭、社会、学业及工作造成严重障碍,这些症状至少持续12个月,则可以诊断为患有游戏障碍。不说网络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所谓“网瘾”特征,单是对比一下前文所引的“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为网瘾”的判断标准和世卫组织所说的“这些症状至少持续12个月,则可以诊断为患有游戏障碍”的结论,我们就不难发现,世卫组织提出的“持续12个月”和国内某些专家提出的“每周上网40小时”的说法差异极大。比较而言,我们认为,“游戏障碍”提法要比“网瘾”提法更明白一些。不知网友对此怎么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戏障碍列为精神病,网友调侃别怕,大学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