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4岁的婷婷(化名)得了怪病,三天两头呕吐,最多时一个月发作3次,每次呕吐5-6天,最多时一天呕吐20多次,多为胃内容物和清水,即使不吃任何东西也吐,吐得天昏地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婷婷是得了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周期性呕吐也叫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疾病,其特征表现是反复、固定特征的呕吐发作,间歇期正常或恢复基线健康状态。
该病多在儿童期起病,成人患病相对较少。儿童患者发作可以延续到成人。
“周期性呕吐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文献报道,大多数周期性呕吐患者和偏头痛相关,这表明两者可能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线粒体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高反应性、内分泌敏感性、食物过敏等有关。
因此,在学术上,通常认为这是一种变异性的偏头痛,或者叫特殊类型的偏头痛。这些患者若干年后可能会发展成偏头痛”。
目前,周期性呕吐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主要是依靠病史和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作出诊断。通常采用以下标准:
1.在任意时间段至少发作5次,或者6个月至少发作3次;
2.间歇性发作的剧烈呕吐,持续一小时至10日,两次发作相隔至少一周;
3.每次发作症状和模式基本固定;
4.发作间期能恢复至基线健康状态;
5.排除其他病因。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治疗上可分为缓解期的预防性治疗和发作期的对症支持性治疗。虽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预防或治疗药物,如止吐药、镇静药、情绪稳定剂、抗癫病药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孩子的呕吐的发作频率,力求以达到无发作状态。
来源|晶报APP综合FM93交通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