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老年精神障碍、老年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严重损害老年人生活质量。但专家表示,很多老人及其家属对此缺乏正确认知和有效应对措施。
“如老年抑郁症,很多子女带老人来看病,只说老人不开心,但其实抑郁状态已持续一段时间,程度也比较严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院)老年精神大科主任陈斌华坦言。
71岁的沈大妈3个月前出现记忆减退,变得少语少动。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但服用药物后,治疗效果不明显。随后,家人带沈大妈到杭州七院老年记忆障碍门诊就诊,接诊医生将沈大妈收治入院。
第二天,陈斌华带团队查房时发现一个细节,沈大妈的老伴跟医生说话时,沈大妈斜着眼神朝老伴瞟了一眼,脸上没有表情。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慢、进展慢,而沈大妈起病急,3个月时间进展到这么严重,不符合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特点。”陈斌华说。进一步问询后,他发现沈大妈诉说时言语和表情不对劲,包括睡眠、胃口、反应、精力等都有问题。再结合病史和做过的检查,沈大妈最终被诊断为老年抑郁症。
“明确诊断后,我们对症药物治疗辅以心理疏导。住院不到两周,患者情绪明显改善,记忆、反应也明显变好。”陈斌华说,通过对症治疗,老年抑郁症预后是比较好的,但如果被当作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就会延误病情。
陈斌华表示,子女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