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33775.html作为高等工程教育近距离的观察者、思考者和实践者,湖南工程学院曾永卫教授近二十年来,一直在探求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并寻求自己的答案。其专著《卓越工程师培养论》,正是立足现实国情,并力求贯通中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经世致用的典范力作。作者通过丰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回答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三个核心问题。一、工程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是什么?作者首先对卓越工程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指出“卓越工程师”是一个相对概念,“卓越”是一种“比较”优势,是指工程师群体中较为优秀或者说是出类拔萃者,也可以说是某一类型工程师中能力、业绩、人品和素质的佼佼者,是工程专业人才中最有能力、最具竞争力和最顶尖的人才,具有“伟大心灵”、“工匠精神”和“卓越的工程能力”。严格说来,一个工程师是否卓越,是要靠他的工作胜任力、工程作品、工作业绩和社会评价等来说话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卓越”是一个结果,是人们对工程师职业成绩的肯定和褒扬,是一个工程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全书所论述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更确切地说是培养工程专业毕业生即后备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未来“卓越工程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意义上的“卓越”主要体现在:伟大的心灵和家国情怀,杰出的工程专业知识和能力即专业素养,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较好的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工程伦理责任意识。对于卓越工程师的成长规律,作者梳理并归纳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给出的回答是:卓越工程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性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卓越工程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其他职业群体一样,工程师从普通到卓越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懈追求、不断历练、不断成熟的过程。同时,卓越工程师的成长过程受到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及个体个性特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工程师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所起的作用又各不相同。而其中工程(专业)教育、个人的个性特质(如心态平和、谦虚谨慎、勤奋努力等)和工程实际环境是影响卓越工程师成长的核心要素。归纳为一句话,卓越工程师的成长规律就是:良好的高等工程教育+个人的勤奋努力+有利于工程师成长的工程实际环境。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规律,作者指出衡量高等工程教育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有两个:一是要看它是否符合工程的本质属性;二是要看是否符合工程师培养的规律。作者进而从学术上对现代工程师培养即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出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一是从工程师培养定位上,注重学术型或应用型工程师等分类型培养;二是从工程师培养目标上,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从工程师培养方式上,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四是从工程师培养方法上,注重“做中学”等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五是从工程师培养视野上,注重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六是从工程师培养价值选择上,注重工程伦理责任的培养;七是从工程师培养质量评价上,注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八是从工程师培养师资上,注重教师的工程经历。以上是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逐步形成并日益彰显出来的共同的培养规律。作者强调,遵循工程师的培养规律,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批判性地吸收、借鉴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强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深刻的启示,对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中国工程师与工程教育真正的差距在哪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我国工程教育又表现为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工程教育普遍缺乏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多年的难题。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指标仍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调查表明,有80.7%的美国工程师可在全球受雇,而只有10%的中国工程师能满足同样的要求。对于工程教育质量,“业界”的共同反映是:工科毕业生普遍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岗位适应慢,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凡此种种,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尤其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我国迫切需要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中国工程师与工程教育与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强国相比,真正的差距在哪里呢?作者对中国工程教育问题进行了整体反思,提出了我国与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五个方面的主要差距:一是培养目标定位。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还不够清晰,不同类型学校目标趋同,特色不鲜明。欧美等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根据学术型与非学术型等不同工程师类型的特点,实施精准的分类指导。二是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我国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践严重不足,使得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这两条驱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链条运转不灵,这是制约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师培养的主要问题。欧美等高等工程教育强国最为成功的经验是充分地发挥了行业协会、企业的作用,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确保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也正因为企业参与度高,工程师培养中至关重要的“工程性”和“创新性”培养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三是课程与教学内容。我国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更新不快,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欧美等高等工程教育则紧跟产业发展脉搏,适时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并推动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四是工科教师队伍。我国工科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工程经历,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欧美等高等工程教育强国都十分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要求教授不仅需要较高的理论水平,还需要充足的实践经验,而实践经验来源于丰富的工程经历。五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我国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缺失,工程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欧美等高等工程教育则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有效的实践能力评估机制,对工程师培养起到了导向和保障作用,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和缺点,不断提升培养模式对企业需求的适应性,使得培养出来的工程师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我国在工程师培养方面与德、美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各工科院校都注重理论与工程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验与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尤其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严重不足。学生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学位,对实验与实践技能能力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学以致考”代替了“学以致用”,使得工科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实际的需求严重脱节,再加上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体制性障碍与机制性瓶颈”,导致产学研合作教育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水平,使得从学校走出来的工科学生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人才不对接”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工科院校自身定位不够明确,在办学方向上“面向工程”意识不够,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上基本类似,缺乏特色,培养目标较模糊,培养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层次不够分明。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专业目录与课程体系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和重视。最后,我国企业对工科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也不够健全,使得我国对工科人才的培养缺乏必要的“工程性”和“创新性”。三、面对新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该何去何从?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加速进行,新经济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要在反思与借鉴自身问题的基础上,集思广益,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师培养目标、体系、方法和途径。全文归纳了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理念、行动路线和技术路径:一是树立卓越工程教育观。主要包括: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对接产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等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工科学生的伟大心灵、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集成创新,注重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专业融合),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多主体协同培养,重视个性化学习能力培养。坚持创新精神,注重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的培养。二是落实成果导向教育(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