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姚家怡液态青年
作者
姚家怡
在精神健康科普浪潮下,人人都或多或少成了半个专家,看医生成了理所当然的正确选项,可是看医生具体是怎样的、被诊断后可能遇到的状况等等,却在现有的科普中缺失了。
6月25日晚上,在上海市长宁区的“闲下来合作社”——一个由防空洞改造成的社区空间,一本名为《精神科初次就诊指南》的册子完成了它的发布仪式。
这本册子由公益组织刺鸟栖息地和公共空间BelongingSpace联合制作。在简介中,刺鸟栖息地自称为非主流精神健康公益组织。其创办人,也是册子作者小卡告诉全现在,在主流精神健康科普中,有病就去看医生,是一种被反复传播的“正确”,而她并不想太过武断地说出这句话。
左下方是《精神科初次就诊指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小卡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系,在研究生期间修读过医疗人类学课程,并做了两年的抑郁症相关田野调查,其后也一直在组织相关的活动。年1月开始,她便全职做精神健康的公益工作,自称是个“独立社工”。
日常工作中,小卡几乎每周都会收到咨询——我要不要去看医生,这些咨询者或是自觉精神状态不好,或是怀疑自己是某个精神疾病的患者。
根据原国家卫计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年)》,截至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万人,其中73.2%的患者接受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随访管理及康复指导服务。
其中,抑郁症是目前最为人所熟悉的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也显示,抑郁症是世界范围内造成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人老是说精神疾病像感冒,或者说精神疾病就是病,就跟身体疾病一样。我觉得这个有点像是为了去污名化,有点强行(类比),因为精神疾病真的不太一样。”小卡认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医院得到精神疾病的诊断结果并不是一件平常事,而且精神疾病与人的精神世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也不太可能完全被当成生理疾病来看待。
当一个人考虑到精神科求医时,往往既有顾虑,也有对治疗的期待。小卡指出,但现实情况中,一些患者看病时是找不到人商量和陪伴的,而医患之间也存在信息差。
复旦大学精神医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袁心崧为《精神科初次就诊指南》做了审阅,她告诉全现在,因为医疗系统的复杂性,在“怎么看医生”这个问题上,能给出的具体回答往往是有局限和不准确的,医院找专家,这样比较不会“踩雷”,可是要面对挂号难的问题;建议配合心理咨询,但是咨询师擅长的领域差异很大。
“(指南)它的角度还挺巧妙,它从一个去理解、关心患者的角度切入,相当于不是去答这个问题,而是去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