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我叫斯然,来自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个小县城。对,没错,我是一个精神病,但别那么敏感,我从来不把自己当精神病。我得双相情感障碍障碍三年了,但可能在更久之前,疾病的种子已经埋下。我为什么会得双相情感障碍,每个得病的人可能都问过自己和医生这个问题,我也是。所以,我想从这个问题讲起。是不是敏感的人,更容易抑郁性格与这种情感病有关系吗?我想,多少还是有一点。初中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叛逆又敏感的人。初一,翘课、喝酒、上网吧和逃课,样样精通。我记得很清楚,英语老师曾亲口对我说,你就是一个小太妹,没出息的。这种评价让我很受伤。初二分班了,开始很认真学习了,觉得整天玩没意思,再加上我是个虚荣的人,认真学习会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喜爱,让我很受用。但同时,我又一直自卑,那时候一脸青春痘,脑子里总在想自己不够漂亮,和好朋友在一起觉得自卑,很多疑,很不安。伴随着身边烟花爆竹声入耳,我想到了我的高中,我病情的第一次发作。高一那年暑假,我去学校写作业,在黑布隆冬的楼梯转角处被一个高三的男生袭胸了。其实当时我没什么感觉;是开学后不久,我在教室听到同学在议论这件事,脑子一下子就炸开了,不受控制,很耻辱的感觉。回家后大哭,那晚真是一宿没睡。之后,整整几个礼拜,我都不在状态,脑子里一直在想:万一别人知道这件事是发生在我身上怎么办?我还清白吗?我这辈子是不是就是一个受害者?这些想法就这样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让我紧张不安,痛苦不已,我怀疑自己当时已经抑郁了。然后,我终于受不了了,主动和我爸妈说要去市里看心理医生,然后我妈就陪我去了。咨询了一小时,我是哭着进去,哭着出来的。其实,时间过去那么久,心理医生说了那么多,已经都记不清了,我就记得一句话: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这句话,陪伴我度过了这漫长的春夏秋冬。我也非常需要这句话。(当时第一次去精神病院,好奇之下拍摄的走廊照片)其实,当时医生已经建议我吃药,但是我拒绝了,觉得药物的副作用太大,自己也没有严重到药物治疗的地步。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就重视起来,听医生的建议开始治疗,现在我的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后来,我就不受控制了看过心理医生之后,我对外表现得越来越自然,就好像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其实我知道,这只是我控制地很好。我自己开导自己,对自己说,上课这45分钟,你不能想其他的,课后的时间随便你怎么想,我都不管你,爱想什么想什么。实际上,之后的高中生活我过得非常压抑,没有任何朋友,很僵硬,很自卑。就是靠着这样一种自制力和控制力,我终于如期毕业,考上了一个二本。大学换了一个环境,身边换了一群人,我也就好起来了。我以为我会平静安稳地度过我的大学生活,但没有。大二那年暑假,我去学车,教练也是够恶心的,在教我开车的时候摸我的手,我瞬间觉得自己被侵犯了,恶心。但是当时我没有大声呵斥他,我只是一个小女孩,我没有勇气。然后我就回家告诉我爸了,我爸是个暴脾气,不用想,他去找驾校的人理论了,结果是驾校同意退钱,我不用去学车了。其实,现在我再叙述这件事时,也会觉得,这不就是被色狼摸了手吗,有啥?至于怀疑自我、怀疑人生吗?但是,很多事,我们以后来者的眼光去议论和评价的时候,是不正确的,也是没资格的。重要的不是你的感受和想法,是我的,是当时的我。真正触发我的病情的是我大姑姑,有一天晚上她来我家找我,意思是我小题大做了,说你确定教练是摸你了吗之类的。我和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很激烈,那是我二十几年来唯一一次这么大声说话,情绪这么激动,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平常我很清醒,自我控制能力很强,说话也轻声细语的,但当时就像脑子的壳离家出走了,放开了所有束缚。后来啊,我就不受控制了。一个礼拜之后,睡梦中我总会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第二天醒来就开始疯言疯语,在家的时候还休克过一次,把家人都吓得不轻,医院。但我们这小县城,根医院,没办法,医院先电击治疗,醒来的确正常了不少。第二天,医院,入院治疗。(斯然提供的住院费用单)如果能不发病,我愿意一辈子吃药对于双相这个病,我该怎么去描述它呢?现在我处于缓解期,要现在的我去回忆那段“不正常”的时光,着实让我难受。但是,我还是想讲出来,我想要告诉所有得病的人,你并不是一个人在难受;我想要告诉不了解这个病的人,这个病到底是怎样一种难受。双相真的很痛苦,你去百度一下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情况,条条都中,条条都在同时发生。继续说住院。住院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会让我觉得,我正在被治疗。(斯然住院时参加过的工娱活动)能吃药治疗的病情是很好的,痛苦的是发病。记得原来不知道在哪看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只看很多精神问题的描述,好像每一个正常人都曾有过,但是当这些症状一起发作,没人能承受得住这种痛苦。双相的发病就是这样。发病的时候,我无法入睡,那种煎熬,是真的感觉一天都过不下去,脑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是别人的。脑子里就像有无数匹脱了缰的野马,千万条想法在脑子里乱蹿,情绪起伏很大,一下高兴一下难过;一会儿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我怎么那么差劲,我真是对不起父母;一会儿觉得自己能做新闻联播主持人,可以赚好几个一千万。记住:是一会儿。也就是说,我的脑子,我的心情,就在这样短时间钟波动起伏,在一种深刻的怀疑自我和深深的不安中,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僵硬。真的,如果能不发病,我愿意一辈子吃药。住了半个月院后,开学时间到了,医生看我病情比较稳定,让我一天吃两粒碳酸锂,放我出院了。可能是她高看了我,低估了病情吧。大三那年暑假,我又发病了,再次入院治疗,这次住院就是做脑电疗,又住了半个月。(住院期间,斯然拍摄的院外风景)这次住院让我想通了很多,原来,我一直很介意别人的看法,自己也总是想很多,很多想法特别悲观消极,然后情绪就不受控制了;尤其是,嘴上对自己的病好像不太在意,其实内心还是非常担忧。其实,对于正在发病的我来说,我什么都做不了。我也建议大家什么都别做。对,“什么都别做”,让它“平静的”过去,不要去反抗它,你要学会去接受它,不要让它损害你的脑器官,同时结合药物治疗。我就是这样做的。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勇气和有条件慢慢变好。我时常在想,如果不得双相,我是不是会更好?但是没有如果。既来之则安之。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过好每一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工作和不断地学习。对药物的一些个人看法结合我三年的双相经验,我始终觉得,发病了就得去治,我也始终相信药物的作用。两次发病,我真得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变“笨”了,有点难听,但我想这也是大家的感受。发病它会让我的大脑受到创伤,会让我深刻地怀疑自我,会让我无法很好地表达自我,会让我要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从零到有的去学习怎么生活!这就是疾病的可怕之处。吃药没有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就是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但这主要是疾病发展的影响,而不是药物;而且,吃药能让我少发病。这之后,我一直在努力遵循医生的建议吃药复诊,只要能让我不发病。在大四那年觉得自己状态不对,主动接受了三个月心理治疗。去年我刚毕业,毕业后我考上了县城的机关单位,我现在的药量是一天2个碳酸锂,2.5mg奥氮平;奥氮平对我很有用,会让我很稳定。我本人已经很满足了。现在,我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焦躁不安了,因为我的焦躁不安对我的病情没有任何意义,我不想做任何没有意义的事情。从高中到现在,我接受过心理咨询,在县城接受过脑电击治疗,接受过三年药物治疗。我是一个精神病,但是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精神病。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我都会去经历、去体会和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是存在的,我不应该有那么多束缚和不自由。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啊,去学习,学着怎么更好地生活。也请你一定要给自己勇气,你可以是自己的老师!你可以去考试、去旅游、去学一项技能……你才是最有资格和权利定义自己生活的那个人。没错,你可以去做任何你想做同时又不伤害自己的事情,你是有这个自信的。人生啊,由自己定义会更好、更美和更甜!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希望给与大家一些能量。最后,祝你身体好,祝我们都好。医生回信名字:医院:医院科室:精神医学科职称:主任医师斯然小友(看起来,似乎比我小一些,就这么称呼,不介意吧?)的自诉,让我有了很多感触,也想与你,与你有相似疾病的朋友们分享。你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谈及了发病的风险因素,谈及了疾病的康复经验,谈及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我想很多人都能从中收获很多。现在就让我从医生的角度与你进行些许交流。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尽管说,双相障碍的发病,可能与性格特点、生活诱因等有关,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疾病,有它切实的生物学基础。有它神经生理过程、免疫内分泌过程自身异常的基础。由此,既然得病了,咱就面对它,与它战斗而胜之,生活就会继续前行。如同你所说,“人生啊,由自己定义会更好、更美和更甜!”!前行的道路上,医生、家人都是你和各位病友的帮手,与你携手前行。治疗上,斯然小友用了碳酸锂和奥氮平等治疗药物,做了改良电抽搐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再次说明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呀。既然生病了,咱就坚持治疗,认真对待。一般而言,双相障碍的治疗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中间会随着疾病治疗的发展过程,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药物等治疗方式的调整就交给医生。斯然小友也感受到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还是颇高的,我们应该对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信心,对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有恒心。生活上,正如斯然小友所说,自己定义自己。生活是自己的,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还是要靠自己掌握,靠自己努力。疾病必然只是生活的插曲,我坚信,即使患病,我们还是要尽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和规划前行,必要时适度调整就好。父母和家人是您坚强的后盾。他们会在我们需要时及时帮到我们。但我还想对家人说的是,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对于生活过程,病人即使他生了病,生过病,他一样会有哭泣,会有喜悦。家长应该接纳他们有一定程度的非常的快乐和非常的悲伤这样的变化,实在拿不准,就可以咨询专科医师。不要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