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恋物情结是不是一种精神障碍?
年,社会学家通过匿名的调查问卷发现:大约30%的人在生活中都有过至少一个以上的特殊癖好,具体可以表现为手足脚、类人玩偶、仿真模型、异性装扮……等等,种类五花八门。心理学家霭理士认为,个体身上对于一些带有暧昧色彩的物品所产生渴望、痴迷等异样情绪,和自身爱欲的错误表达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欲望的主要作用对象共有三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趋势,常见的有暴露、躁郁、虐待等。身体的某一部分,常见的有手、脚、腿、体液、气味等。身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物,常见的有内衣、袜子、围裙等。恋物的成因,和后两类对象密切相关,虽然看着有些羞耻,但实际中对于判断恋物是否构成精神障碍有一个重要标准:是否引发了自身的某些痛苦,比如频繁的冲动、幻想等;是否对生活造成了某些损害,比如给别人带来困扰,名誉或道德危机、社交受损等。如果没有以上特征,恋物充其量只是一个癖好,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疾病。02恋物癖,更深层次的心理成因是什么?
特殊的情绪唤醒心理学家丹尼尔通过研究发现,我们大脑中有一块特定的区域来管理这些可恋物,早期的一些特殊经历可以在情绪唤醒的过程中留下深刻记忆,此后遇到相似物时可以瞬间激活这些烙印,引发兴奋。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们叫做“铭印”,指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固化某个时期所习得的行为模式以及对某些事物的观感,这些影响会下沉到人的潜意识层,造成某种特殊的情感唤醒。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幼年的某些经历让他们把有关爱和欲望的铭印刻在了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某些物品身上,恋足、恋物情节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并且本人无法加以控制。某种心理防御机制一个会对袜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产生强烈的痴迷感的人,大概率无法在亲密关系中收获足够的安全感和控制感。心理学家路易斯认为,与其说恋物行为是人一种阴暗的自我满足,其背后的真实动机更像是一种心理防御。生活中的恋物者大多猥琐而胆小,他们不敢将自己的情感向一个具体的人表达出来,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不确定:对方可能拒绝自己,甚至连朋友都没得做。可如果把自己的爱和欲望寄托在一些颇具暧昧色彩的物品上,不确定就会转变为绝对掌控,没有风险,更没有后顾之忧。在征服这些物品的同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同时也征服了对方。参考资料:《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