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发炎的大脑》
本书作者爱德华布尔莫尔,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剑桥神经科学学会联合主席,沃尔夫森脑成像中心主任,剑桥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爱德华布尔莫尔通过对神经成像和其他神经科学数据集的图论分析,在理解大脑连接性和网络方面发挥了国际领先的作用,发表了约篇科学论文,其研究成果被高度引用,是全球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之一。
他是神经科学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世界专家,目前专注于免疫精神病学,同时正在领导一个学术-工业联盟,开发治疗抑郁症的新型抗炎药物。布尔莫尔教授还作为海外学术大师参与了我国复旦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中心、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等重大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
在这本改变游戏规则的书中,爱德华布尔莫尔教授站在免疫—精神病学的新角度,揭示了精神抑郁和身体炎症之间联系的突破性的新科学。作者试图说服我们,炎症和某些类型的抑郁/疲劳综合征可能相互关联,也就是说,通常由心理学家/精神科专家负责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可能也与医学问题有关,特别是那些涉及炎症机制的——巨噬细胞和它们产生的细胞因子。
他解释了精神障碍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在免疫系统中产生的,并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观察思想、大脑和身体,不仅指出了一些新的抗抑郁药物,而且指出了一种新范式——并行处理精神和身体上的健康障碍,而不是像我们目前所做的那样分开处理问题。
接下来我从两个部分来介绍一下本书,第一部分:抑郁症的全新发现;第二部分:哪些炎症与抑郁症有关。
1、抑郁症的全新发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算,全球大约有.5亿名抑郁症患者。这意味着大约每14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人饱受抑郁症的侵蚀。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预计到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排名第一的疾病。但我们应对抑郁症的方法非常有限,近0年里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所以,一些学者提出,我们需要探索新的视角来应对抑郁症。
过去的传统医学认为,人的免疫系统和人的大脑是完全两个独立的系统。但作者提出,抑郁症很可能与我们的免疫系统有密切关系。当自身免疫系统出现状况时,大脑就有可能受到影响而表现出炎症,进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类疾病。
1、抑郁症与炎症的关系
年,作者还在接受医师培训,遇到了一位50多岁的患者,作者叫她P夫人。P夫人得了一种叫“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性疾病。她患病多年,手上的关节已经变得肿胀,并且发生了严重的变形。膝盖里的胶原蛋白和骨头也遭到严重破坏,走路变得很困难,不能再正常工作。不仅如此,A夫人还经常失眠,精力也很差,没有什么事情能使她感到欢乐,成天沉浸在悲观的念头里面。
作者当时给出的诊断是A夫人不仅患有关节炎,她还患有抑郁症。因为她符合抑郁症的一些特征,但是当时常见的医学观点认为,她抑郁是因为心理导致的。因为她知道自己患有慢性炎症性疾病。所以导致心情不好,才导致病情恶化,身体渐渐失能。这么说,好像也说的过去,当时作者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直到0年后,作者因为牙龈发炎而经历了短暂情绪低落后,他忽然意识到,当初P夫人的抑郁症或许还有另一种解释,患上了抑郁症可能不是因为她“想太多”,更多的或许是因为身体发炎,是发炎直接导致了抑郁症。
这有什么科学依据呢?要完全相信炎症会导致抑郁,我们需要知道两个大问题的答案:第一,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炎症变化如何能一步步改变大脑工作方式,从而使人们感到抑郁的呢?
第二,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首先会发炎呢?炎症反应本该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它演化出来,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战胜疾病。但为什么身体的炎症反应会让我们感到抑郁呢?
这就要提到一个书中的实验了,它可以帮我们解释这两个问题:从年至年,在这20多年中,免疫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数千次的实验,目的就是想弄清楚炎症和抑郁症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他们分别采集了重度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的炎症生物标志物,“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的浓度,来一探究竟。
什么是“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呢?细胞因子是指血液中的炎性蛋白,而血液中的炎性蛋白,学名细胞因子,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将信号从身体传递到大脑和思维。而“C反应蛋白”,是特指肝脏对这些细胞因子的反应。
他们检测对比了血液样本后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的浓度总是比健康人要高很多。但要说明一点,检测结果并不意味着每个抑郁症患者都必然发炎,也不意味着每个发炎的人都一定患有抑郁症。这些实验只是表明,抑郁症和炎症在一起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炎症和抑郁症之间有密切联系。
那么炎症和抑郁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于是,年科学家对布里斯托尔和英格兰西南部1.5万名儿童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9岁时没有抑郁、但轻微发炎的儿童,年满18岁时抑郁的可能性明显更高。这是数十项相关人类研究和数百项相关动物研究中的一项,这些研究均表明,炎症可以预测、预示抑郁或抑郁行为。
这个实验耗时近10年,10年间可能发生很多事情,会影响实验结果。于是,研究人员缩短了实验的时间间隔再次进行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更让科学家们相信,很可能就是因为炎症才导致了抑郁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炎症是怎样导致抑郁症的,确切的生物学机制又是什么?
2、炎症与大脑的关系
科学家们利用核磁共振的脑成像技术观察到,当抑郁症患者看到一张表情悲伤的脸时,大脑中负责情绪的的杏仁核和扣带回等区域,要比正常人看到这张脸的活跃程度更强烈。除了大脑结构,神经信号方面也存在差异。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血清素”这种神经信号的化学物质要比正常人要少。
研究人员猜想,是不是身体出现了炎症,从而更强烈地激活了大脑中负责情绪的区域呢?后来,科学家们想到了一个方法,对人来说既是相对安全的,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这就是通过接种疫苗,在人体中引起短暂的抑郁状态的炎症休克,然后进行观察。
科学家们发现,当一些参与者注射了伤寒疫苗后,血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会快速上升,引起短暂的、轻度的抑郁症状,比如感到轻微的疲惫、烦躁、情绪低落等等。这时对他们进行核磁共振脑成像扫描发现,扣带回皮质活动明显增加。(接种伤寒疫苗后的1—2天内,炎症反应会自然消失,那些伴随而来的、短暂的抑郁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炎症对大脑的影响,科学家们要更进一步,去观察大脑中更小单元,也就是“神经细胞”发生了什么。不过,通过实验手段了解这些更深入的细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科学家们不得不把重点从人类转移到了大鼠身上。
科学家将一剂细菌毒素注入大鼠的血液中,大鼠进入了急性炎症休克的状态,发炎的大鼠变得不那么活跃了,食欲减退,睡眠也被打乱。看起来,这只大鼠好像是因为发炎而患上了抑郁症。从生理学角度解释背后的原理,是细菌毒素使大鼠产生了炎症反应,大鼠体内的巨噬细胞被激活,释放出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随着血液循环,把炎症信号传递给身体中其他的巨噬细胞,当然也包括大脑中的巨噬细胞。
大脑中的巨噬细胞会变得更愤怒,更活跃,并开始释放细胞因子,在大脑中有效地呼应或放大身体的炎症状态,随时准备进入战斗。巨噬细胞会对无辜的旁观者和周围组织的神经细胞造成连带伤害,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更容易死亡或萎缩;和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像血清素的供应也很可能被破坏或中断,而这些破坏最终会导致我们的精神状态或行为更趋向于抑郁症的表现。
2、哪些炎症可能与抑郁症有关那么我们身体中有哪些炎症会与抑郁症有关呢?首先,是各类炎症性疾病,比如关节炎、糖尿病;其次就是脂肪,脂肪组织中有大量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会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另外,压力。压力会带来精神压力,比如生活的重大事故,让人紧张的压力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患抑郁症的概率会比正常情况下高出9倍。
压力、炎症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更多时候是循环的,一种恶性循环。那些小时候就压力过度的人,比如被虐儿童,他们长大后迫于社会压力,身体发炎的几率明显更高。而炎症反应增加,会进一步促使大脑发生更大的变化,导致更严重的抑郁。然后,抑郁症本身就会导致在未来产生更多的压力风险,如此循环往复。
那么我们应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处境呢?
1、药物治疗
针对抑郁症,除了心理治疗外,过去最常见是使用“百忧解”之类的药物治疗。这种药自年上市以来,就备受欢迎,巅峰时期大约有万名患者都在使用这种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之一,《财富》杂志甚至还把它列为“跨世纪代表产品”之一。
很多人期待着,越来越多像“百忧解”这样的药物能不断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处境。但“百忧解”问世后,类似的药物治疗方式并没像人们预想的那样蓬勃发展。
“百忧解”这类药物的原理很简单:人为什么会抑郁?人们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当中,常常伴随着血清素分子数量较少。于是,人们就通过提高血清素的水平,来应对抑郁症。但作者认为,这种药无法根治抑郁症,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血清素减少必然导致抑郁症。
传统治疗方式存在局限,作者认为未来的抑郁症治疗应该走个性化路线。对于一些炎症表现不太明显的患者,可以结合当前的方法,通过提高血清素水平来改善抑郁状况。但针对前面提到的P夫人那样炎症性疾病和抑郁症共病的患者,可以着重从抗炎的角度进行治疗。
2、非药物治疗
例如刺激迷走神经。目前已知的是,迷走神经可以控制人体脾脏内的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如果在人体内植入电子设备刺激迷走神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反应会得到很大缓解。既然刺激迷走神经能够起到缓解炎症,也就很可能进一步改善炎症性抑郁症。
作者预测,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或许会有新一代生物电子设备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它来检测血液中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等生物标志物,进而干预抑郁症的发病。
最后,我们还可以学习压力管理,比如冥想、正念这些方法,避免进入恶性循环。从生理角度来说,像“正念”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抑制免疫系统的基因表达,最终达到降低抑郁风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