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www.znlvye.com/受访专家:马宁,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常务副主任、医院公共卫生事业部主任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遇到精神健康问题困扰的可能。随着社会发展,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节奏也随之加快,虽然物质条件相比以前更为丰富,但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也带来了精神压力。精神障碍其实并不罕见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精神障碍其实并不罕见。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大概全球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存在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在10-19岁的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每7个人中就有1个存在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①。精神障碍,即我们的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以及智力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跟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遗传等生物学因素有关,也与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点等有关。精神障碍需要进行规范专业治疗,很多患者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精神障碍的范围很广,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常务副主任、医院公共卫生事业部主任马宁介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厌食症都属于精神障碍;此外,比如中风后的抑郁、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等,一些躯体疾病也会导致精神症状。比精神健康问题更可怕的,是大众的误解!虽然总体人群相当庞大,但社会上普遍对精神障碍患者存在着一些刻板印象,如“非理性”“工作能力差”“有攻击性”等,同时因为害怕被贴上这些“标签”受到歧视,不少精神障碍患者忌讳就医,甚至在寻求治疗后仍感到不安……与精神障碍带来的实质性伤害相比,患者首先受到的伤害可能源自大家的误解和疾病污名化。马宁主任介绍,对于精神障碍的污名和歧视其实非常普遍。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公共污名、自我污名、关联或附属污名以及结构或组织污名。1.公共污名:公众对于精神疾病存在一些误解,这些误解包括认为精神障碍无法治愈、精神疾病患者无法胜任工作,甚至认为精神疾病具有传染性等。2.自我污名:即大家常说的“病耻感”。它的根源来自公共污名。当患者内化这些刻板印象、歧视与偏见时,便形成了自我病耻感,个体因此产生自卑心理,自觉低人一等。3.关联或附属污名:患者家属或身边人士也内化了这种歧视与偏见,叫做关联或附属污名。4.结构或组织污名:在社会文化里,对患者的偏见与歧视行为。比如,某一些公共场所写有精神障碍患者不得独自入内等标语。精神障碍污名会给患者带来多重负面影响,比如畏惧外出,不敢就医、求职和交友。当患者逐渐与社会隔离,他们的功能状况往往会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马宁主任介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出现自我污名化的现象,要比抑郁症患者、焦虑症患者高。”相关疾病的公众认知有待加强。打破精神障碍病耻感,我们能做什么?“病耻感”极大地阻碍了患者正常就医、回归社会。因此,消除污名和歧视至关重要。马宁主任介绍,精神障碍污名的消除主要有三个举措,即知识教育、社会接触和结构改变。1.知识教育:当前公众对于抑郁和焦虑的认知有所增长,但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仍然有限,广泛的科普宣传十分必要。“对疾病了解越多,对它的偏见和歧视就越少。”马宁主任说,在公共污名方面,由于对疾病的宣传不足,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患者自身,都容易接收到疾病的负面信息。若公众能够了解到,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恢复良好,这将有助于减少公共污名,进而减轻患者的自我污名感。2.社会接触:是指存在有精神障碍问题的个体与普通人群之间进行接触,现阶段社会接触是减少污名化和歧视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包括面对面接触,如邀请患者做讲座分享康复经历,同时也包括在线接触、影视作品接触等形式。3.结构改变:改变现有制度、文化、政策里的一些歧视和偏见。消除精神疾病的污名化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法律规章制度的调整、财政投入的加大;规范媒体宣传报道;大力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提高服务可及性;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和污名消除培训等。在消除精神健康问题污名化和歧视方面,马宁主任多年来也一直在探索与努力。年启动的“严重精神障碍社区同伴支持项目”,目前已在全国25个省份个社区开展,马宁主任介绍,同伴支持项目主要针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同伴支持”在于那些曾经历过相似困境并成功克服的个体,能够为正在面临相同挑战的人提供宝贵的支持、鼓励与帮助。目前,该项目已纳入民政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未来也将惠及更多精神障碍患者。参考资料:①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