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双相障碍和强迫症系列专业文章,第一篇讲的都是病因及患病率话题。但在这个抑郁症系列里,我想先讲一讲在大众眼中以及在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眼中,“抑郁症”分别意味着什么。
因为抑郁症太特殊了,关于它的争议和讨论不仅存在于精神科临床,也广泛存在于大众舆论中,甚至后者更加突出。从一开始人们不认识抑郁症,到对抑郁症有所误解,再到现在大家动不动就把“抑郁症”挂在嘴边,甚至“不抑郁,不时尚”。
从客观上讲,大众对抑郁症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但直至目前仍存在一些偏差。甚至,因为大量的宣传而导致很多人走进了另一个极端——把很多问题过分归咎于抑郁症。
为此,针对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问题,以下我谈谈几个看法。
01、到底有没有抑郁症?
到底有没有抑郁症?这个问题放在不同的群体里面,答案很可能不完全一致。
对于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而言,抑郁症实际上称之为“抑郁障碍”,属于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放在大众里,看法就不一致了。
国内大众对抑郁症的认识过程是比较缓慢的。经过近十年来的国家大力的宣传、普及,也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重视,“抑郁症”这个“新生疾病”才逐步得到较大部分人的认可。
上个世纪,多数人对抑郁症并没有客观的认识,否认有抑郁症这个病。在他们眼里,所谓的抑郁症患者其实是:抗压能力差,意志薄弱,矫情,过于敏感,自寻烦恼,钻牛角尖,小心眼儿,心胸狭隘,不听劝,一根筋,轴,懒……他们认为这是思想问题,不要没病喊病,找借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实话,这种观点即使放在当今社会,也还是大有市场的,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体里。
这种观念是完全的无知和愚昧吗?我认为不是。
确实,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患病之前,其身边的人可能就有这种感觉:这个人比较敏感,多疑,容易生气,动不动喜欢哭,又有点自卑,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
这是大众用通俗的角度对抑郁症的解读,描述了一些抑郁症的表象和特征,当然,很大程度上是误解。比如,许多家属认为孩子患抑郁症后特别“懒”,实际上患者是“有心无力”,也就是说患者有改变或者行动的意愿,但是没有力量和能力付诸于实施。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抑郁症不是病”这种认知错误反映了现行抑郁症诊断中的尴尬问题。
“抑郁症”(或者说“抑郁障碍”)是症状学诊断,患者并没有可检测到的特异性器质性病变或者生化异常。也就是说,诊断抑郁症不需考虑病因(需排除躯体疾病、其它物质等特殊原因导致),只要患者的感受或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达2周,即可诊断。
以下是现行最权威的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版(ICD-10)对抑郁症(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DSM-5
A.在同样的2周时期内,出现5个或以上的下列症状,表现出与先前功能相比不同的变化,其中至少1项是下列的1.或2.
1.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流泪)
2.几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乐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
3.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来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
4.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5.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6.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7.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的、不适当的感到内疚(可达到妄想程度,并不仅因为患病而自责)
8.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犹豫不决
9.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B.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它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它躯体疾病
D.不能用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或其它精神病性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E.从无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
ICD-10
1.发作需持续至少2周。症状如下:
A.(1)心境低落
(2)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3)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稍作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
B.(1)集中注意的能力降低
(2)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
(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4)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5)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6)睡眠障碍
(7)食欲下降
2.在患者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狂或躁狂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
3.患者的工作、社交和生活功能受到影响
4.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或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
轻度:至少具备A和B中各两项
中度:至少具备A中的两项和B中的三项
重度:具备A中的所有三项和至少B中的四项
很明显,两者的诊断标准其实是差不多的,医生一边问诊,一边再根据经验在心里对照打勾,再辅助以常用的心理测量问卷,一般就能作出判断了。
换言之,抑郁症是很容易作出诊断的,如果就诊者对诊断标准和心理测量问卷有所了解,故意捏造回答内容,的确可以假装“得病”或“没病”。
而又因为无法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物理检查发现确定性异常改变,只能以问诊为主,医生的判断自然也有很大的主观性。
而且,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医院的精神科大夫主张采取药物治疗,但仅对不到半数的患者有效;社会机构中有采取心理咨询的,信教的,运动的,饮食的……作用因人而异,质量参差不齐。
总而言之,对于抑郁症是怎么来的、应如何高效康复,精神医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而精神医学的认知和解读又有很大局限性,这就难免让老百姓们有所质疑。
所以,如果想更彻底地消除大众对抑郁症的质疑和误解,必须从精神医学、科学心理学(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社会学、教育学、脑科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综合性深入研究,在抑郁症病因、诊断、治疗、康复、预后等方面找到较确切的答案。
这应该成为国内外精神医学临床和研究人员努力的方向,临床实践中,应该大力倡导多学科诊疗(MDT),这也是我们晴日心身医疗正在努力的方向。
02、不是所有”抑郁“都是抑郁症
在精神科临床中,虽然对抑郁症的诊断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这种主观性比起其它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而言,是相对较小的。只要就诊者符合抑郁症的症状群,症状的持续时间足够,排除其它疾病比如双相情感障碍导致的抑郁发作,就能诊断抑郁症,争议相对较小。
但大众所说的抑郁症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和症状概念,往往只要感觉这个人有点低沉、抑郁,行为举止有点异常,那可能就会说“这个人估计是抑郁症了”。
所以大众所说的“抑郁症”其实涵盖面很广,可能包括了普通人群的心情低落,未达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恶劣心境,也可能包括了双相情感障碍(也有重度抑郁症发作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等。
更糟糕的是,由于大众对抑郁症这个名词特别熟知;又或者说,在众多的精神心理障碍中,大众唯独对抑郁症是熟悉的,便将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都归到抑郁症名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几年出现的很多社会恶性事件,滥杀无辜的,弑母的,捅死同学的,跳楼自杀砸死人的,媒体记者们一追踪,只要发现施害者曾被诊断精神疾病,甚至发现病历纪录上抑郁症或抑郁障碍字样,网络上随之就会出现一大片排山倒海般的、对抑郁症患者的骂声。
这种谩骂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被诊断精神疾病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抑郁障碍),就算曾诊断抑郁症,也不代表其施害行为是源于抑郁症。
单纯抑郁症的患者自卑、自罪、自闭,除非出现了以为自己或他人受到威胁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否则他们一般没有伤害他人的动机和行为,更不会报复社会。相反,他们倾向于自我伤害,极力避开人多的地方。
而能作出极端的、攻击性行为的患者,很可能并不是抑郁症,抑或是抑郁症伴有其它精神心理病症,最常见的是人格障碍。曾轰动一时的章莹颖案件中的凶手克里斯滕森在回答法官问题时称自己在服用抗抑郁药,然而从他残忍的杀人行为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抑郁症患者,而是人格障碍患者。
但大众对人格障碍往往没有意识,直接忽略,很多不理性的声音便只针对“抑郁症”开炮。媒体的记者也没有相关知识,没有意识在报道中进行挖掘,去发现事实背后的真相。
话说回来,其实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卫生从业人员,对人格障碍的相关问题也认识不足。DSM-5中提倡3轴诊断法,从3个向度去评估就诊者的心身状态和功能。
但国内主流精神科临床诊断仍是单轴诊断,只有第一轴诊断(即主要诊断,如抑郁症、强迫症、成瘾等),缺乏第二轴诊断,即人格改变或者障碍方面的诊断。
所以,很多曾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的犯罪者,导致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是人格障碍,尤其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但翻阅他们的病历资料,往往只有“抑郁症”的诊断,但并无人格障碍方面的诊断和分析,给媒体、舆论和大众留下极大的误解空间。
当然有个别特殊情况,最常见的是产后抑郁症导致的谋杀;这不限于产后女性,也可能是男性,无法承受生活重压,先把妻儿杀掉再自杀。
从表面看,这些患者夺取了他人生命,但从心理上看,他们是不忍心自己离世后最亲近的人会遭受痛苦,从心理学上,这不是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扩大性自杀。
总之,必须澄清,不是所有大众看起来的抑郁都是抑郁症(抑郁障碍),更不能把所有异常的、极端的行为和问题都归咎于抑郁症。希望大家以后再看到一些恶性事件报道时,要有所意识;更希望主流精神科的多轴诊断能早日完善,向社会呈现更全面的疾病真相。
03、“玻璃心“不该被指责
很多人称抑郁症患者“玻璃心”,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群体。
爸妈骂几句,就跳天桥了;不让玩手机,就跳楼了;老师管教一下,就厌学休学了;爹妈打几下,就要断绝亲子关系了……网友说,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脆弱啊。
这样的评价其实很肤浅、很不公平。
我们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指导下,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进行的大量临床实践发现,单相抑郁,也就是单纯抑郁症的心理根源是遭受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在病情演变的过程中,患者先是自卑、缺乏安全感,继而可出现偏执型人格改变,敏感、多疑,极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言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玻璃心”是表象,其背后是长期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后心理处于超敏状态,即使一点点小刺激也可引发很大的应激反应。当心理创伤导致的负性情绪累积到临界点时,压死骆驼的可能只是别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一根稻草。
希望大家一定要有意识,不要只从表象去看待和描述这些受害者,更不要贬低和指责,“玻璃心”这个词最好少用。
对于以上的认知误区,希望读者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要端正了态度和认知,我们在接下来的文章里谈抑郁症的病因、根源和治疗才真正有意义,才能做到更加理性和客观。
下周的抑郁症专业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析抑郁症的根源和遗传率问题,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