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带娃火医院
"医生,我娃娃有时候说不清楚,是不是舌系带太短了?"
“哥哥”变成“嘚嘚”,小狗变成“小斗”,虽然我们作为旁人听上去确实觉得很萌很“可耐”,但小朋友飘准的普通话却让爸妈十分的闹心。
其实,在学龄前像视频中这位小朋友发音不医院是比较常见的,绝大多数孩子只要早期进行干预都能得到有效地纠正,因此家长也没必要过分担心。
至于,小朋友为什么说话不清楚?哪些情况需要要看医生?这些问题想必是不少家长好奇的。
今天,医院石春雷主任为各位家长解答一下!
小朋友话说不清楚往往是这两点
小朋友说话不清晰的情况,专业说法叫做构音障碍。
一般来说,构音障碍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器质性构音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
器质性构音障碍
简单来说,就是小朋友的发音器官存在问题,比如说舌系带过短、唇腭裂、听力异常、出生时缺氧导致的脑瘫等情况。
舌系带过短好理解,舌头下面的那根筋要是过短,会导致小朋友舌头出现抬不起来导致个别音不清晰的问题。
有的家长可能就会疑惑了:那听力异常跟发音有什么关系?
首先,家长要明白一点,听得到跟听得清是两回事,如果小朋友的听力存在问题,那么他接收到的声音信息就会出现偏差,听到的都是错误的声音,小朋友再去模仿的时候自然就会说错。
因此,儿科医生在给发音不清晰的小朋友检查时,首先进行的就是行为测听,优先排除掉听力异常的情况。
之后,再观察小朋友是否存在唇腭裂、牙齿缺失等结构性问题,有的需要手术治疗。
另外,部分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舌系带过短会不会影响小朋友说话?
舌系带过短确实会影响部分需要舌上抬的发音,不过是否需要进行手术需要经过医生专业评估后才能确定确定,上面视频中的小哥哥,g、k音就不是舌系带的原因哦。
至于最后一种由于出生时缺氧导致脑损伤引起的语言发育不良,这类小朋友往往需要到儿童康复科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也就是说小朋友无论是构音器官还是耳朵等“硬件功能”都是正常的,但还是出现了说话不清楚的现象。
通常这跟小朋友所处的发育阶段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在学习说话的时候,声母的掌握顺序也是不同的。
这张拼音声母,表各位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比如,视频中的那个萌娃,在说“哥哥”和“小狗”这个词语时,并没有把声母“g”说清楚,而是将“g”发成了“d”,因此说成了“嘚嘚”和“小斗”。
按理说在他在3岁半的时候就应该掌握声母“g”的,但是由于这个小朋友已经满4岁了,因此需要在医生进行纠正训练了。
如果家里的小朋友说的词语符合对应年龄段应该掌握的并且也能较为准确发出来,那么家长就可以不用担心。
怎么预防
一般来说,功能型构音障碍只要家长及时发现,及时干预,都能够很好的纠正过来。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只要做到这两点都能有效地预防。
1.鼓励小朋友多说
小朋友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非常重要,因此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十分重要。
在交流的过程中,小朋友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大人说话时的口型,当发现小朋友一些词语说错了,家长也一定要及时的指出,不要认为孩子长大后就会自我纠正。
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有发不清楚的音,多给孩子正确的示范,让孩子有多听多看的机会。
另外,家长也不要止步于孩子说清楚就行了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要多鼓励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哪怕家长能意会孩子的意思,也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样做不仅可以训练小朋友的口齿,还能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家长与小朋友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及时纠正一些口语问题,也能强化他们的表达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了。
2.饮食方面多啃、多嚼
小朋友发音不清晰跟他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一定关系。无论是说话还是吃东西,都需要用到我们的口腔。
但是,现在有的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比较高,很多小朋友都已经上幼儿园了,家长还是让他们吃一些过于精细甚至是不用咀嚼的食物。
长此以往,小朋友的口腔不能得到充分咀嚼锻炼,就很容易造成口腔肌肉力量不足,进而形成构音障碍。
在儿科,这类因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小朋友也不少见,因此家长平时还是需要注意小朋友的饮食,尽量让他们多咀嚼。
另外,年龄特别小的幼儿,家长不要长时间给宝宝使用奶瓶或安抚奶嘴,建议在1岁左右更换为吸管杯,2岁彻底更换为敞口杯饮水饮奶。
总之,不管小朋友属于上面哪种构音障碍,都要做到尽早发现、早治疗,其中功能性构音障碍家长可以参考上面的表格,根据小朋友的年龄自行筛查,只要能掌握年龄范围内该掌握的声母,就不用担心。
平时家长要陪小朋友多说话,及时发现错误的发音,并做好正确的示范,通常小朋友都能很好地学会正确发音。如果已经过了相应年龄段,甚至是依旧没能掌握正确的发音,这个时候我们医院进行纠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