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首次发作常在20岁以前,终身患病率在1.5%~6.4%。
近年来人们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了解有了很大的增长,也认识到之前很多单相抑郁,甚至精神分裂症有可能存在误诊。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症(单相抑郁)在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上有很多不同,如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如非必须,最好不用抗抑郁药物,因为可能会出现躁狂发作的情况。
一名19医院复诊。她对医生说医院看过自己的问题,医院诊断是抑郁症,给开了抗抑郁的药物。医院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也给开了抗抑郁药物。
因为女孩就医前很长时间就存在强烈的轻生念头,甚至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出现过自残的行为,医院都确切的将问题指向了抑郁发作,并先后给出了抗抑郁药物的治疗计划,可女孩吃了一段时间药,抑郁情绪并没有好转,反倒觉得更加兴奋,兴奋过后又更加绝望,来院前一天晚上,用小刀在自己的上臂划开了20多道口子,给我看伤口时还可以看到明显的红肿。
医生在同女孩深入的交谈中,明确了女孩的诊断,确实是双相情感障碍,而且19岁的女孩竟然有不少于10年的病史。
女孩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双双外出打工,女孩从小在没有父母的环境中长大,而且很小的时候还遭遇过很不好的事情,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至今无法忘怀的阴影。
还未成年时女孩就出来工作,和身边的朋友一段时间玩的很好,整天喝酒游玩。但过一段时间可能就完全不想外出,不想和人接触,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悲惨,家人也不关心自己,未来没有任何希望,2年前还曾因为觉得活着很辛苦,对未来不报任何希望而割腕自杀过。用她自己的话讲,觉得自己“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恶魔”,“一只脚在天堂,另一只脚在地狱”。
女孩的诊断确实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由于存在明显的家庭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得不到有效情感支持的她,不止一次的想到了轻生,或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释放压抑与绝望的情绪。
那为什么抑郁到自残和轻生的女孩,在服用了治疗抑郁症的药之后没有任何的缓解,甚至还出现了更加兴奋,更加痛苦的体验呢?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服用抗抑郁药的风险
首先,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时候确实可能出现转躁风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我国学者的一篇研究表明,首次抑郁发作和反复抑郁在抗抑郁药物的作用下发作转相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的几率也有5.8%。
女孩的病史中存在明显激越的表现。从临床精神病理学的角度出发,存在激越性的抑郁发作比较更容易出现转躁的可能。
一项研究发现,激越性抑郁大约20.3%会出现心境的波动和交替,而非激越性抑郁几乎仅有7%出现类似现象,可以看出,激越性抑郁出现心境波动的危险性接近为非激越性抑郁的3倍。
所以专家中也有一种说法:激越性抑郁从一定程度上很可能就是双相障碍的混合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就不能用抗抑郁药物吗?
其实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并非不能使用抗抑郁药物,只是说非必须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
在《精神障碍诊疗规范》中提到,对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使用抗抑郁药必须检测转躁及快速循环的风险”,“既往有抗抑郁药诱发躁狂/轻躁狂发作史、混合发作或以混合状态为主要表现、近期出现快速循环特征等情况应避免使用或慎用抗抑郁药物”,“务必强调,双相障碍患者不应采用抗抑郁药单药治疗”。医生们的理解是,除非有严重的抑郁,或强烈的自杀观念,不得不尽快使用抗抑郁药物干预,一般是不应该首选抗抑郁药物去治疗双相抑郁的。
实际上目前主流的双相障碍治疗指南中多是以富马酸喹硫平这样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或是丙戊酸钠这样的心境稳定剂,或是两种药物的联合,作为双相抑郁治疗药物的一线推荐。
在临床工作中,也曾经遇到一些,第一诊断是抑郁症的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期间出现明显转躁的表现,甚至这些患者和家属在出现转躁现象的时候,都认为自己的抑郁症出现了“顿悟”一样的缓解。
实际上这一类从抑郁相转换到了躁狂相的转躁表现,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表现,至少一定不会是“好转”。从情感高涨、精力旺盛的躁狂状态转换为情感低落、精力匮乏的抑郁状态,即使因为服用抑郁药的缘故,也足以说明患者的情感并非普通人的稳定状态,而这种波动恰恰就是双相情感障碍最主要的特征。
所以,一名抑郁症患者使用抑郁药物出现“转躁”,那么就可以认定他的诊断需要修订为双相情感障碍。
“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恶魔”。女孩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内心写照,非常贴切的形容了情感的波动。但女孩的“天堂”并不代表着救赎,而是预示着“疯狂”,以及即将到来的“寒冬”。
其实,像女孩这样情感存在明显不稳定性的患者,即使处于抑郁发作当中,也并不适合使用抑郁药物,因为会加重情感的波动。临床上通常都是选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境稳定剂去治疗患者的情感不稳定性。所以,在充分的沟通下,医生帮助她选择了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去治疗。希望女孩的情感能够真正稳定下来,也希望女孩能够回到原本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