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标准与规范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
TUhjnbcbe - 2024/6/29 16:33:00
白癜风在线咨询 http://www.xftobacco.com/m/

标准与规范

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摘要

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数字疗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认知碍疾病的预防、诊断、干预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技术,亟需临床、科研、监管部门及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对认知数字疗法的应用形成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系统回顾和评价了国内外认知数字疗法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综合各领域专家意见,提出了8条认知数字疗法临床应用推荐及多项针对监管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认知数字疗法的良性发展。

认知障碍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持续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表现为感知觉、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逻辑推理、执行功能、语言功能、情感和社会认知等认知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损害,并可能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减退、行为改变的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为痴呆前阶段,是指具有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但日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我国认知障碍患者数量众多,成人中60岁及以上人群中现有MCI患者约万,患病率高达15.5%,痴呆患者约万,患病率约6%[1];儿童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患儿约万人,患病率达6.26%[2];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已达万[3],这些疾病导致的认知障碍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目前,认知障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仍在研发中,数字疗法作为一种新型非药物治疗或辅助措施,为认知障碍的诊断、预防、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手段。

基于已发表的《认知训练中国专家共识》[5]、《认知训练中国指南(年版)》[6]及数字疗法最新研究证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牵头并组织来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监管部门及产业界从事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老年病学研究的专家团队共同制定本共识,针对数字化认知评估、干预和风险管理,以及数字疗法政策监管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评价,旨在提出认知数字疗法的临床推荐意见,为认知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一、共识制定过程

本共识的撰写工作自年3月启动,针对数字疗法在认知障碍疾病领域的学术论文、行业报告及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充分检索,在国内外医学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中,通过以下关键词进行检索:“cognitiveimpairment”“dementia”“neurocognitivedisorder”“Alzheimer′sdisease”“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utisticspectrumdisorder”“digitaltherapeutic”“digitalhealth”“cognitivetraining”“virtualreality”“informationand

1
查看完整版本: 标准与规范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