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节
01、有没有过躁狂/轻躁狂发作?
02、暴躁易怒可能不是真正的轻躁狂/躁狂
03、疯狂购物、进食不等于轻躁狂/躁狂
04、吃了抗抑郁药后“转躁”是不是双相?
05、从多学科角度看两者的区别
抑郁症(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是最容易被混淆、也最容易出现诊断争议的精神心理障碍。
而且,抑郁症又被称为“单相抑郁”,双相障碍又被称为“双相抑郁”;光看这两个名字,很多大众就已经搞不明白了。
尤其是双相Ⅱ型与抑郁症的鉴别诊断。双相Ⅱ型的轻躁狂程度较轻、时间较短,识别起来有较大难度,也容易“过度识别”。
不少精神科大夫为此头疼,很多患者家长面对双相Ⅱ型的诊断时,心中也疑虑重重,“我的孩子真的是这个病吗?”
到底患者是抑郁症还是双相障碍,主流精神科在临床中是怎么鉴别的?有多大的可能没鉴别出来?
以下基于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结合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临床心理干预实践,作出深入的分析。
01、有没有过躁狂/轻躁狂发作?
抑郁症有3条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症状,也可以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由于核心症状突出,临床中多见,抑郁症的诊断在精神科临床实践中几乎没有争议,医生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而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了2大方面:抑郁发作和轻躁狂/躁狂发作。其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与抑郁症是一致的,只不过要求抑郁发作的程度达到重度,也基本没有争议。可关键就在于躁狂/轻躁狂发作的判断。
以下是躁狂和轻躁狂的判别标准:
躁狂发作的判别标准
轻躁狂的判别标准
如果患者有一次躁狂发作(可以有、或没有重度抑郁发作),就可诊断为双相Ⅰ型;如果患者有过轻躁狂发作,也有过重度抑郁发作,就可诊断为双相Ⅱ型。
从上面的两张图片可以对比出,躁狂和轻躁狂的主要区别在于持续的时间(4天vs1周),还有症状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躁狂发作是比较明显而且突出的,家属能感觉到患者比患病前更加兴奋、亢奋,话多、语速快,不断改变计划和目标,明显夸大自己的能力。所以,双相Ⅰ型与抑郁症的鉴别诊断相对比较清晰。
可是,轻躁狂发作的识别和判定就难得多了。其时间短,偏离正常的程度小,患者虽然也有点盲目自大,但往往未达到非常亢奋的地步,而是给人一种愉悦、自信、积极的感觉,甚至可以感染身边的人。
他们的想法和计划虽然有那么一点不切实际,但也有一定现实基础,不明就里的人可能对其信服。
所以,患者家属很难觉察患者处于轻躁狂发作状态,甚至可能以为患者的病彻底好了,都感到非常开心,也就更加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带患者去看病了。
因此,对于患者有没有过轻躁狂发作,精神科大夫往往只能通过问诊来判断,问患者、家属的印象中,患者是否有过相关行为症状。
那有时候患者、家属的回答比较模棱两可,医生判断时就较难把握了,也更有可能掺杂进医生的主观因素和个人经验。这是导致双相Ⅱ型与抑郁症较难鉴别的原因之一。
02、暴躁易怒可能不是真正的轻躁狂/躁狂
上面的躁狂/轻躁狂诊断标准里都包含有“易激惹”。
到底什么是“易激惹”?在精神科大夫群体内部,对此也没有一致的共识。
大部分精神科大夫认为,如果患者在得病后,脾气明显变得更加暴躁易怒,甚至在家大吼大叫、砸东西、打人,那这就属于易激惹,进而判断这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症状。
可是,有的精神科大夫并不认同。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医学颜文伟教授曾指出,躁狂的主要症状是“高兴愉快”、“欣喜若狂”,这种情绪能感染他人,“有的医生,不管什么疾病,只要病人发脾气、冲动,就认为那是躁狂,加用碳酸锂或德巴金,说是情感调整剂,可以调整情感,那是不对的”。
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孙学礼教授在《双相情感障碍及其非典型症状识别与优化治疗方案共识》一书中,也针对“激惹”和“激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以防卫为目的的攻击为“激越”,以掌控为目的的攻击才能称为“激惹”。孙学礼教授形象地比喻“激越”类似于狗的攻击,“激惹”类似于虎的攻击。
结合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经验,我更加认同颜文伟和孙学礼教授的观点。真正的易激惹出现时,患者的内心是自高自大的。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想法过分自信、甚至自负,所以容不得别人提出半点质疑和反对,进而生气、暴躁。
而在轻躁狂/躁狂发作的其它时候,患者表现得愉悦、高兴,对未来充满计划和希望,自我感觉良好,丝毫没有抑郁发作的迹象。
可是,很多患者的大发脾气、暴躁易怒、砸物打人并不属于这种情况。他们是因为极度的痛苦、绝望而感到愤怒,是大量负性情绪积累后的大爆发。
而且他们平静下来以后并没有高兴、愉悦,而是像发脾气之前那样,继续情绪低落、消沉,自卑、自我否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这种状态,我们认为是患者在极度压抑、痛苦下,因大量心理创伤被激活的“激越”状态,而不是“易激惹”状态,不能作为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诊断依据。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更加准确的诊断可能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希望更多的精神科大夫也能注意到这一点,即使患者对比患病前更加容易情绪激动、发脾气、有暴力行为,这不一定就是易激惹、就是轻躁狂/躁狂,更不一定就是双相障碍。
当然,虽然精神科大夫之间意见不完全一致,但也不能说某一方是误诊,这是临床中对症状的理解不同,患者和家属最好不要因此质疑精神科大夫。
而且,如果仅从控制症状的角度来看,治疗双相障碍的常用药“心境稳定剂”,对于激越状态也是有缓解作用的,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改善社会功能。
我们在临床中曾接诊过一位被其他权威精神科大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但我问诊后,发现他其实没有真正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但有过大发脾气、暴躁易怒的的激越状态。
他一直服用德巴金(丙戊酸钠,一种双相障碍患者常用的心境稳定剂),情绪也十分稳定。有一次他与女友去酒吧,期间有一名男性对其女友搭讪。
患者回忆,换做以往,他一定会大发脾气,甚至可能跟那人打架。但当时他的反应从表面上看比较平静,只是赶紧拉着女友离开了酒吧。他说:“我当时内心是有火的,但好像被压制住了,发不出来”。但因为这貌似“理性”的举动,反而让女朋友认为他非常懦弱无能,结果与他大吵一架。
还有不少患病后出现激越状态,在家里砸东西、对父母大发脾气的青少年来说,服用心境稳定剂后,虽然心情还是一样糟糕,但脾气缓和多了。
可见,心境稳定剂可以抑制患者在应激状态下的情绪反应,这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既可以降低意外发生的风险,也可以减轻患者因情绪剧烈波动而感受到的痛苦。
03、疯狂购物、进食不等于轻躁狂/躁狂
成瘾疾病、或者类似于成瘾的行为,有时候也容易被精神科大夫认为属于躁狂/躁狂发作。比如物质成瘾、暴食行为、疯狂购物等。
成瘾行为中的愉悦、放松和兴奋感与躁狂/轻躁狂有很大区别。
躁狂/轻躁狂发作往往持续好几天,在这一段时期内,患者的整体情绪是高兴、愉悦的,思维奔逸、精力充沛、爱夸夸其谈,自我评价过高,遇事过于乐观。
但成瘾行为则不同,成瘾疾病的患者只有在想到、准备实施、以及实施成瘾行为时有兴奋的体验,对其它事物或自我评价方面并没有过度乐观。而且成瘾行为结束后,他们通常又陷入内疚、自责、痛苦的状态。
就拿暴食行为来说,国外有学者将暴食相关的病症看作“食物成瘾”。患者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压抑,又缺乏有效、健康的解压途径,而暴食几乎是他们唯一的解压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一想到吃美食,马上产生心理渴求,有暴食的冲动,心里兴奋、期待,然后难以遏制地开始暴食,非常享受进食时放松、愉悦、不用想一切烦恼的美好感受。但进食后,他们又非常后悔、自责,情绪剧烈波动,更加自责。
这就明显不是轻躁狂/躁狂发作,而是暴食障碍或者神经性贪食症的症状。
还有疯狂购物。孩子得病后花钱大手大脚,总在网上买东西,不让买就发脾气,这是不是疾病症状?是不是轻躁狂/躁狂发作?很多家长迷茫和恐慌。
其实并不一定。在父母眼中孩子“过度”购物,有可能是亲子双方的消费观念不一致,也可能是孩子内心压抑,借购物来排解苦闷。
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认为自己能力超强,未来肯定会挣很多钱,自信心爆棚,认为现在多花一点没关系。这就涉及到真正的轻躁狂/躁狂发作了。
有的孩子甚至有“学习成瘾”的表现。我们最近接诊的一位患者,他在中学阶段非常拼命地学习,即便身体疲惫,他还会强迫自己提起劲来、保持兴奋感继续学习。
我们在深度催眠下发现,他疯狂地学习的原因竟然与一个视频有关。他在中学阶段,曾经看过一个网络视频,核心内容是一位年轻人问高僧,“取得成功后会有什么感觉?”
高僧说,“你自己在水下潜行,屏住呼吸直到极限,再猛然抬起头露出水面呼吸,那便是成功的感觉。”
这位患者理解为只要能达到极限,就能体验成功的感觉。所以他不断强迫自己玩命般地学习,希望达到极限后能体验成功。这种表现从表面来看,容易被误判为轻躁狂发作,但实际上并不是。
另外,轻躁狂/躁狂也有可能是躯体疾病引起的,最常见的比如甲亢。对于这一点,大部分精神科大夫已经有意识,诊断前会让患者先接受相应的躯体检查,排除这方面的可能性。
04、吃了抗抑郁药后“转躁”是不是双相?
在临床中,部分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比较敏感,抗抑郁药在其生理层面上发挥的作用显著,情绪迅速改善,甚至有兴奋、话多、过分乐观等轻躁狂症状。
可如果减药或撤药后,轻躁狂症状很快就消失,那么这很可能是抗抑郁药诱发的,而不是真正的轻躁狂,不能诊断为双相障碍。
事实上,即使不谈药物因素,临床中对于“抑郁发作之后立刻就出现轻躁狂发作,到底是不是双相障碍”,这也是有争议的。
国内目前最权威的精神医学巨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指出:
如果紧接在抑郁之后出现短暂的、符合轻躁狂标准的轻度心境高涨和活动增加(有时显然是由抗抑郁药治疗所诱发),根据ICD-10标准,仍应保持抑郁症诊断。
这段话意味着,有的抑郁症患者在缓解期感到比较愉悦、开心,活动增加,这是比较正常心理现象,而不是双相障碍。
也就是说,我们精神科大夫应该注意患者出现轻躁狂、类似轻躁狂背后的心理活动和原因。如果有正常的心理因素或药物因素,不应该诊断为双相障碍。
有的大夫在问诊中不够仔细、耐心,当然,也受到客观时间的限制,只要一发现患者有类似于轻躁狂的症状,就倾向于得出双相Ⅱ型的诊断,这是不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的精神科大夫认为只要患者出现轻躁狂症状,无论是不是抗抑郁药物诱发或心理因素,都属于双相障碍。如果症状不典型,那就是非典型双相。这也很可能导致过度诊断。
在临床中我遇到不少这样的例子,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其中一个高中生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该患者因长期遭受学习压力、家庭矛盾、人际矛盾等问题,出现重度抑郁发作,就诊于国内医院。
医生开了抗抑郁药,发现他服用后情绪明显改善,心情变得很好,与同学聚会、社交非常活跃。复诊时,医生认为他有轻躁狂症状,改用双相Ⅱ型的药物治疗方案,抑郁药停药,增加心境稳定剂。结果,患者的情绪一下子非常低落,一度有强烈的自杀念头。
我问诊时详细问他,当时吃了抗抑郁药后,为什么特别开心?
他说,本来得了抑郁症后非常悲观、消极。但用了药以后,情绪好一些了。再加上一贯严厉的父母有所反省,更加尊重他的感受。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压抑、痛苦之后,这些改善令他内心充满了希望,并且认为自己的抑郁症已经完全康复了,所以非常高兴!
可后来抗抑郁药一停,加上心境稳定剂的作用,他的情绪大幅度下滑,极度低落,并出现灾难化思维,认为自己患上了“重性精神病”(双相障碍),肯定治不好了,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其实该名患者“轻躁狂”背后,有药物的作用、父母态度的改变、抑郁症缓解期的正常心理活动,还有他的错误认知(以为抑郁症完全好了)。这并不是真正的双相障碍。
05、从多学科角度看两者的区别
我们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出发,尤其是结合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临床心理干预经验,深究患者的内心活动,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更容易被区分开来。
抑郁症的患病根源是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患者长期感到压抑、自卑,不断自我否定,陷入负性情绪驱使下的单向思维,甚至是灾难化思维。
他们还可能变得敏感多疑、容易把别人的好意当坏意,出现偏执型人格改变。当他们过去的大量心理创伤被激活时,就会出现大发脾气、打人毁物等激越行为。
而双相障碍的患病根源里也有叠加性心理创伤,还有部分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双相障碍患者重度抑郁发作时,也会自我否定,陷入灾难化思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因为他们曾有过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比如成长过程中遭受过过度夸奖,所以在情绪比较稳定,境遇比较顺利,或处于抑郁发作缓解期时,他们的心理活动容易走另一个极端。
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前途一片光明,自我评价过高,自高自大,甚至自负,制定很多目标和计划。他们只想好的不想坏的,陷入了正性情绪驱使下的过度乐观中,对现实困难预估不足。
而正因为对现实困难预估不足,所以他们在执行计划中很容易碰壁,最后虎头蛇尾,或者无法兑现。当挫折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又容易出现自我否定、消极低沉的重度抑郁发作,如此恶性循环。
其实,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双相障碍患者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心理创伤。
我们接诊过的患者启林,他在高中时学习十分卖力,经常挑灯夜战。高中3年他都是优等生,老师、同学都认为他能考取“北清复交”等重点大学。
结果启林高考发挥失常了,只有不到分。他盯着这个数字感到难以接受,妈妈看到了也非常惊讶,还说了一句“怎么才考这么点分数”。
这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他不得已上了一间普通本科院校,并寄望于通过考研“一雪前耻”。大学四年他一心扑在学习上,在同学中沉默寡言,表现得性格内向和自卑。
最后他终于保研成功,而且性格和情绪来了个度“大转弯”。他变得非常亢奋、精力充沛、喜好社交,主动找同学打牌、打游戏,而且很爱炫耀。
启林的父母不淡定了,“这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不爱说话、不爱出门,现在吹牛都不打草稿,兴奋得有点不正常了!”他们带启林到北大六院就诊,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其实,启林之所以出现轻躁狂发作,是因为高考失利后长期压抑,憋着一股劲刻苦努力,最后达到目标后感到扬眉吐气、兴奋无比。就像“范进中举”一样,可谓“喜极而疯”。
总的来说,在抑郁症与双相障碍的鉴别诊断中,由于现行的精神医学、尤其是传统精神病学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