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人类社会活动节奏加快,面临的精神压力剧增,往往引发紧张、焦虑、急躁、忧虑、失落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波动对胃肠道功能有很大影响。
在临床上,因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导致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占消化科门诊量的50%~70%,这部分患者通过常规检查没有太大的器质性异常,但是却饱受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疼痛影响,久治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生气就胃疼,一紧张就拉肚......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胃肠可以说是对情绪最敏感的器官,同时也是心情的「晴雨表」。无论是紧张、焦虑、抑郁还是过度兴奋,肠胃都会敏感地接收到这些情绪的信号,并因此而受到影响。
无论生活工作多忙,一定要“思虑有度”
思在五行属土,在五脏属脾,中医情志理论认为,“思则气结”,多思伤脾。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让大脑高度紧张的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而脾胃运化失职,还会让人食欲大减,饮食不化,体态上也不健康。
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一生下来,所有赖以生存的活动都要靠脾胃。而养脾首先要调控自己的情绪,使心情舒畅。
从养生角度讲,无论生活工作多么繁忙,一定要“思虑有度”,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放松身体、心情,这样才能避免情志对人身之本的侵害。
一日三餐一定要规律
一日三餐要定时规律,才可以形成固定消化液分泌高峰。如果不按时吃饭,分泌出的胃酸没有及时被食物中和,高酸状态也容易导致消化性溃疡。
不要带着情绪吃饭
伴着气愤的情绪进餐会影响人们神经的调节,从而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造成食物消化吸收不完全,极易导致消化不良。同时,生气时大吃大喝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极易发生胃炎、胃穿孔、胃溃疡等疾病。因此,生气时不要勉强自己大吃大喝。
传承古方健脾胃温和食养
先秦百家的胜西子砂仁内金压片糖/果冻组方传承自唐代著名医家王焘的著作《外台秘要》中的榧子丸配方,其中原料都是采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制作的,陈皮可理气健脾、缓解胃肠胀气;砂仁可开胃助消化、祛湿化痰缩小大肚腩;鸡内金能增强胃动力;白芷能美容养颜。每次两粒,让你远离胀痛酸寒,养出健康好脾胃。
胃肠功能的改变是人体情绪变化的一面镜子,既然胃肠疾病的发生与负面情绪脱不开关系。那么,我们就放开胸怀,平息易怒暴躁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